华为|从小米发布会看小米手机未来十年

3月29日晚上 , 雷军带着他的“安卓机皇”小米11 Pro等机型如约而至 , 这场发布会一直延续到3月30日晚间 , 以澎湃芯片和小米 MIX FOLD的亮相为终点 。

华为|从小米发布会看小米手机未来十年
文章图片

今年是小米创立第十年 , 这场发布会不仅对小米的意义重大 , 甚至有可能会改变未来中国手机市场的格局 。
这么说并不是空穴来风 。 2020年度在受疫情影响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总体下滑的情况下 , 华为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同比下滑21.5% , 市场份额下滑至14.6%落后于苹果 , 位居全球第三 , 而在2019年这个数据还是17.6% , 超过苹果 。 西方国家对华为的制裁是有用的 , 华为一边艰难求生一边缓缓吐出原有的市场份额 , 而这部分份额是小米、OPPO、vivo等苦苦等待多时的机会 。
从2020年前后 , 包括这三家公司在内的一种国产手机都开始主推5000价位上下的高端机 , 市场竞争趋近白热化 。 对比成立已久的OV两家 , 年轻的小米能否拿下这部分市场呢?这场发布会给了我们答案 。
一、小米11 Pro和小米 11 Ultra是全面打进高端市场的关键
小米在创立之初瞄准是中低端市场 , 打着“最高性价比”的旗号 , 以低价冲入市场并以相当快的速度收割了一群粉丝 , 站稳了脚跟 , 但中低端手机的门槛毕竟较低 , 随着其他的手机品牌涌入这个赛道 , 小米的日子并不好过 。
2019-2020年的手机市场变化最明显 。 在西方国家的大力打压下 , 华为不得已转战国内市场 , 2019年一年便推出了24款机型 , 从千元入门机到万元高端机都有 , 涵盖几乎所有人群 。 反观小米当年加上红米才一共推出23款机型 , 其中还有8款实际上处于无货半退市状态 , 在售机型价格也少有超过三千元的 。 华为“降维”打击小米 , 结果可想而知 。
2019年华为的手机出货量飙升 , 而小米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则是从2018年的四千九百万台左右降到三千八百八十万台左右 , 市场份额也从12.4%下降至10.5% ,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也传来了不太好的消息——为了与Realme争夺印度市场 , 小米不得已加大营销宣传费用投入 , 虽然最终保住了印度市场第一的位置 , 但同时也从盈利变为亏损 。
小米急需一款高端机敲开高端市场的大门 。
2020年 , 小米推出小米10正式进入高端机市场 , 虽然外界对这款机型褒贬不一 , 但是在年终时小米还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20年总收入同比增长19.4% , 净利润同比增长12.8% , 其中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长24.6% , 全球出货量达1.46亿台 , 同比增长17.5% , 位居全球第三 , 高端机战略成效明显 。
如果说小米10只是小米进入高端机赛道的一块敲门砖 , 那么小米11 Pro和小米 MIX FOLD则是小米开始飞速追赶的标志 。
今年上半年的赛场相对寂寥 , 华为P50据说推迟到了5、6月份发布 , vivo NEX也传出无限期延期的消息 , 高端机之间的火拼只剩下了OPPO Find X3 Pro和小米 11 Ultra 。 对比OPPO小米的优势又要显得稍微大一些 , 毕竟在高端机市场上 , 消费者可能更看重“科技感”而不是“时尚感” , 小米 11 Ultra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 , 功能、配置方面都胜过OPPO Find X3 Pro 。
但另一台被雷军寄予厚望的小米 MIX FOLD却显得不那么亮点 , 有华为、三星的珠玉在前 , 小米的折叠屏更大的意义或在于完善小米的高端手机江湖 。 不过其搭载的澎湃芯片却不那么简单 。

华为|从小米发布会看小米手机未来十年
文章图片

二、自研芯片为小米向高端转型奠定基石
从2014年小米宣布开始做芯片 , 到2017年小米推出首款芯片澎湃S1 , 再到2021年推出澎湃C1 , 看似好像花七年时间造了个“寂寞” , 但事实不尽如此 。
芯片制造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 , 华为从2004年开始造芯片 , 到2009年推出第一款智能芯片 , 再到2014年推出第一款集成芯片 , 期间花了十年 。 早期搭载自研芯片的华为手机也曾背负过“拖拉机”“暖手宝”等名号 , 可以说在芯片自研的路上被质疑是难免的 , 但拥有自研芯片将来才不会被“卡脖子” , 澎湃芯片对小米的意义就在于此 。
2017年推出的澎湃S1芯片是一款集成芯片 , 当时小米想直接弯道超车可惜没有成功 , 小米5C销量惨淡 。 芯片市场上已经有高通、三星、联发科、苹果、华为等一众玩家 , 全都有长时间的研发基础在 , 并不是半路出家的小米短时间能追上的 。 于是小米转移路线 , 于4年后推出了一款澎湃C1——一款专业影像芯片 。 选择往专业方向发展当然是“出圈”的另一种方式 , 往影像方向发展则是有两重原因:
(1)除了华为之外 , 国产手机的芯片基本使用高通或者联发科的集成芯片 , 受制于芯片厂商的技术、发布时间等因素 , 国产手机的发布时间也都相差无几 , 且各类机型彼此相差不大 。 自研芯片能自己把握手机发布时间 , 同时在性能上拉开与其他手机的差距 。
(2)ISP芯片直接影响到手机图像显示的质量 , 拍照、直播、社交等等功能都需要用到图像显示 , 同时ISP芯片的研发风险要小于SOC芯片 , 对于没有太多芯片技术积累的小米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
此外 , 此次发布会上高调推出澎湃C1对小米来说还有树立品牌形象的战略意义 。 此前小米一直被嘲讽为手机组装工厂 , 能独立研发芯片就说明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水平 , 对于小米树立高端品牌形象十分有力——挂出“安卓机皇”“安卓之光”等名号也是如此 。
小米11 Pro只是小米在高端机份额争夺战里的一个缩影 , 当“低端机”的形象深入人心时其实小米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这意味着随时可能被取代 。 只有成为高端机拥有领先技术才能在弱肉强食的手机市场中稳稳站住 , 小米如今正迈出最关键的一步 。
这次发布会上小米带来了多款首发技术 , 背后体现出小米摘掉“低端机”帽子的急迫 。 无论是小米 11 Ultra的首创硅氧阳极锂电池技术、67W闪充还是澎湃C1芯片 , 都体现出小米对于高端技术的探索 , 而市场也给出了其想要的答案:3月29日小米集团的收盘价为25.05 , 3月31日的开盘价为26.25 , 发布会带来连续两天的高开且目前股价还在持续上涨 。

华为|从小米发布会看小米手机未来十年
文章图片

只要不出现重大的战略错误 , 在未来的五到十年 , 小米必将与华为一决高下 。
【华为|从小米发布会看小米手机未来十年】文章来源:小谦笔记 , 转载请注明版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