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映客重生打问号 唯快不破还是规模制胜

来源:北京商报
_原题是:映客重生打问号
3月结束 , 中国主流网络直播平台均发布了财报 , 大部分继续亏损或净利润下跌 , 映客算是个意外 , 营收、经调整后净利润双涨 。
不过论体量 , 映客在欢聚、陌陌等同行中垫底 , 财报中强调的营收占比近半的创新产品 , 在各自垂直赛道上也都没能进入头部阵营 。 一年来核心产品映客直播App的用户规模亦在行业前三之外徘徊 , 且数量级和前三名差距不小 。 小而美的特点 , 让映客在押宝未来的转型中更容易转身 , 但映客缺一个爆款撑腰 , “直播+”战略还得经历一段试错期 。
净利润回归亿元级别
在众多互联网公司财报中 , 映客的成绩并不那么突出 , 但是横向纵向对比之后就会发现 , 映客似乎进入了第二春 。
2020年 , 映客营收49.5亿元 , 同比增长51.4%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 , 经调整后净利润2.2亿元 , 同比增长209% 。 2020年上半年映客营收22亿元 , 同比增长48%;经调整后净利润8265万元 , 同比扭亏 。
如果这么比较还不明显 , 可以把时间线再拉长 。 2019年映客营收32.69亿元 , 较2018年增长15.3% , 经调整后净利润7146万元 , 较2018年的5.96亿元减少了88% 。 2019年 , 映客向创新业务加大投入 , 导致2019年上半年亏损 。 2018年 , 映客营收38.6亿元 , 经调整后净利润5.96亿元 。
对比这两年财报可以看出 , 映客在经历了短暂的亏损和净利润缩水后 , 净利润又回到了亿元级 , 且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 之所以强调双增长 , 是因为以陌陌、欢聚为代表的网络直播平台并没有这般表现 。
2020年欢聚营收132亿元 , 同比增长112%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 , 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持续经营净亏损为11.42亿元 。 2020年陌陌营收150.24亿元 , 同比下降11.7%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28.96亿元 , 同比下降35.5% 。 一个没有盈利 , 一个净利润下滑 。
在资本市场 , 映客也有利好消息 。 从2021年1月初的1.1港元涨到了截至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发稿时的2.27港元 , 增幅106.4% , 基本回到发行价水平 。
不过 , 2020年映客财报并不只有好消息 , 在平衡营收结构和维持毛利率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 。 根据财报信息 , 映客的营收结构基本没变 , 仍然严重依赖增值服务 。 2020年映客来自增值服务的营收48.4亿元 , 其他营收1.1亿元 。 和映客一样 , 欢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 相比之下 , 由于陌陌是社交产品出身 , 营收来源更丰富 , 由直播服务、增值服务、移动营销、手机游戏构成 。
再来看毛利率 , 2020年上半年映客的毛利率由29%下降至22% , 2020年全年映客毛利率由2019年的27.2%下降至24.2% 。 盈利能力略有下降 。
多线押宝有些许意思
其实 , 营收、净利润数据并不是映客此次财报强调的重点 , 映客更想让外界看到的是创新业务的成绩 。
按产品划分 , 2020年映客创新产品贡献营收20.7亿元 。 目前映客的核心产品包括映客直播App、视频相亲App对缘、兴趣社交App积目 。 此外 , 映客还陆续上线了多款语音社交App、品质社交、游戏社交、下沉市场社交等产品 。 映客创新业务是指除了映客直播外的其他产品 。
【新浪科技综合|映客重生打问号 唯快不破还是规模制胜】对映客而言 , 对缘和积目是两款重要的创新产品 , 积目是收购来的 , 对缘是自己孵化的 。 2020年初积目开始推动商业化发展 , 陆续上线了VIP会员、增值服务等功能 , 2020年全年营收近亿元 。
对缘商业化的节奏要比积目更紧凑 , 不过映客相关人士并未透露具体数据 , 仅对外公布了用户层面的信息:截至2020年底 , 对缘注册用户累计超千万 , 月均相亲百万次 , 红娘数量超1.5万名 , 同比2019年翻了12倍 。
但在社交和在线相亲赛道 , 对缘和积目与头部产品还有不小的差距 。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 , 2021年2月 , 对缘的独立设备47万台 , 环比下降0.4% , 在婚恋交友行业排名第七 。 积目并没有进入社交赛道前十名 。
“事实上 , 其他直播平台也在关注创新业务 , 通过各种手段上线新产品 。 比如陌陌的ZAO、欢聚的BIGO 。 映客创新产品的知名度相对要弱一些 , 不过从前段时间爆火的‘对话吧’来看 , 映客的行动很快 , 当时对缘能冲出来 ,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行动力跟上去了” , 比达咨询分析师李锦清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 。
唯快不破还是规模制胜
透过成绩看架构 , 映客在创新上的成绩 , 得益于映客的中台模式 。 所谓中台 , 可提供一系列成熟的产品、服务、运营解决方案 , 节省开发时间 , 是头部互联网企业的标配架构 。
映客财报显示 , 2020年映客的销售及推广开支、行政开支分别增长43.2%和30% , 但是研发开支仅小幅增长1.1% 。 映客内部人士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目前映客中台系统逐渐完善 , 不需要花那么大力气再去做开发了 。 映客最先布局的是技术 , 这两年也一直都在布局技术” 。
尽管映客跟上了创新战略也搭建了中台架构 , 但业内人士认为映客的主要问题在于规模 , 营收规模和用户规模 。
拿映客的核心产品映客直播App为例 , 艾媒北极星数据显示 , 2021年2月 , 虎牙直播月活用户2766.35万 , YY月活2542.74万 , 斗鱼直播2316.38万 , 映客直播App的活跃用户数1119.71万 , 而且这一排名从2020年2月开始一直未变 。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营收和净利润双涨 , 我认为营收和用户规模更重要 。 现在整个直播市场还有空间 , 一旦被抖音快手占据了所有份额 , 那小型公司就没什么机会了 。 映客应该趁着现在多积累用户 , 走差异化的路子” 。
其实 , 在网络直播领域 , 映客有先发优势 , 当年吸引了不少年轻用户 。 但王超认为 , “映客做秀场直播 , 把路子走窄了 , 抓住了风口却没有大作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