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央视揭充电桩投资骗局 有人被骗上百万

“你只管出资 , 我们负责建站 , 你坐等赚钱 。”看到这里你真的觉得有这种好事儿吗?事情是这样的 , 最近 , 《经济半小时》栏目接到群众举报 , 称有人在推销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投资项目 。

央视采访人员在一家社交平台上 , 发现一个名叫“王美人新能源充电桩招募合伙人”的账号 。
账号负责人告诉央视采访人员:只要认购一根充电桩18万元 , 按照一度电收0.4元的服务费 , 一台120千瓦的充电桩一天使用5小时计算 , 一个月一根充电桩的服务费为7200元 , 其中投资人可以分得60% , 也就是4320元 。
然而采访人员在调查后发现 , “王美人”所在的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充电桩上标注的公司根本不是一家公司 。
而领充公司的宣传资料显示 , 公司拥有400多项与充电桩有关专利技术和17位院士的加持 。实际上采访人员在天眼查的系统中查询后发现 , 这家成立于2020年7月的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名下并没有显示持有专利 。
更可怕的是 , 合同上有关充电站配套设施收益的具体条款 , 与工作人员在宣传材料和口头承诺的并不一致 。
律师提醒这可能就是个集资诈骗案 。除了这个项目存在虚假宣传以外 , 还有可能存在更严重的问题 , 也就是一个桩多卖 。
对此网友也纷纷表示 , 现在的骗子骗术越来越高 , 大家还是要擦亮双眼 。
【警告!|央视揭充电桩投资骗局 有人被骗上百万】
警告!|央视揭充电桩投资骗局 有人被骗上百万
文章图片

充电桩产业为何频频出骗局?
关于充电桩生意的诈骗事件不是第一次 。
央视采访人员还爆料到 , 2018年10月 , 天津的董先生就和一家叫做“途客”的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 花160万元投资了充电桩 。但仅仅半年后 , 这位董先生就从每月坐等收益变成了“公司跑路 , 不得不报警求援” 。
2020年10月 ,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涉案企业打着新能源的旗号 , 向当地百姓大力宣传认购模式 。同样情况的是 , 当大部分受害人开始发觉时 , 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
多起诈骗案的背后其实是我国充电桩建设广大的发展空间 。
权威报告显示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5年位列世界第一 , 到2020年底有望实现500万辆的保有量目标 , 预计到2030年 ,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6420万辆 。
目前全国充电桩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41.8万个 , 车桩比例大概是3.3:1 , 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 , 未来十年 , 我国充电桩建设存在6300万的缺口 。
因此 , 如此大的市场前景让很多不法分子动了歪心思 。
充电桩生意好做吗?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 , 充电桩是刚需 ,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的同时 , 与之配套的充电桩建设却稍显落后 。
对于很多人来说 , 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 , 再看到如此广阔的市场空间 , 难免会想加入 。
经济观察报曾指出 , 想要入局充电桩生意的玩家来说首先要面临三个最基本的挑战:
一、被物业公司“卡脖子” 。
据了解 , 物业公司认为充电桩是挣钱的大生意 , 即便现在不挣钱 , 充电桩企业也是享受国家补贴的 , 因此必须得交“进场费或者管理费” 。而这项生意短期之内并不能快速盈利 , 企业因此承受了巨大压力 。
二、税收负担 。
目前公共充电桩有相当部分是在政府等机构大院、商场停车库、公交公司停车场等地 , 这些机构大多无法给提供电费发票 , 并且许多物业公司本身能够开电费发票但不愿意承担税点 。
三、提高利用率难 。
例如北京的车桩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但部分公共充电桩的利用率依然很低 , 主要是燃油车占位严重 。
而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丁锐曾表示 , 充电桩运营本身是一个重资产模式 。
所谓重资产 , 是指企业所持有的例如厂房原材料等有形的资产 。而重资产公司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 , 随之而来的是获得较少的利润回报 , 利润率较低 。
并且存在的运营风险为:

  • 占用大量的资金 , 机会成本耗费大;
  • 大量折旧摊销费用 , 面临一旦转产、或者资源使用不足将面临大量损失的风险;
  • 较低的利润率将导致后续投入大 , 不断发生更新、维护的相关费用 , “瓶颈效应”让企业想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就必须增加大量的资金投入;
  • 较大的固定资产投入使得生产线需要不断更新 , 折旧率高 , 并且产品需要不断更新 , 新产品研发费用高 , 更新生产线投入也很大 。
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就意味着想到 , 电动车数量需要变多才能挣到钱 , 并且充电桩的故障率也要控制 , 不然也挣不到钱 。
更为“尴尬”的是 , 一般来说充电桩建设的场地不归自己 , 想租地盘得看停车场车位每月的租金多少来决定 。
充电桩安全吗?
我们回到前文提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投资项目骗局 , 就骗子的话 , 认购一根充电桩花18万元 , 一个月一根充电桩投资人可以分得4320元 。
对此有网友表示 , 一根充电桩能用4年吗?
警告!|央视揭充电桩投资骗局 有人被骗上百万
文章图片

笔者搜集资料得出:
  • 充电桩品牌良莠不齐 , 安装施工标准不同、操作规范程度会导致充电桩出现其他问专题 , 从而影响充属电桩的使用寿命 。
  • 一般充电桩会有1年的质保时间 , 质保期内厂家会专门会免费维修 。
  • 充电桩输出功率越大 , 充电时间越短 , 正常情况下的充电桩使用年限在7-15左右 。
  • 电动车充电桩寿命与很多因素有关 , 如日常的使用情况、充电的习惯、充电器的状况等等 , 选购正规原装匹配充电器 , 充电的同时对电池进行保养和修复 。
就算投资的充电桩可以用15年 , 但是4年才回本的速度属实不快 。
除了生意不太好做 , 大家还关注的是充电桩的安全性问题 。
百度搜索“充电桩安全隐患” , 有超出550万的搜索结果 , 其中置顶的几条消息中 , 明确指出超过7成充电桩存在安全隐患 , 可致触电死亡 , 或成“夺命桩” 。

警告!|央视揭充电桩投资骗局 有人被骗上百万
文章图片

2019年8月 ,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首次公布了充电桩产品风险监测结果 , 结果显示 , 70%的样品存在安全隐患 。
此次检测样本的采集 , 为研究院从市场采购9家生产企业的10批次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 , 其中有7批次不符合国标要求 ,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风险监测发现 , 样品有四个项目不符合国标要求 , 容易起火、导致使用者触电 。
检测样品中 , 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以下四点:
1、充电装置电压过高 , 有些能够达到770V , 远远超出家用电压 , 在人们使用过程中危险极大 。
2、充电桩接地不可靠 , 有些内部金属部件不能够完全接地 , 存在触电风险 。
3、充电枪插头没有可靠锁紧 , 有些没有电子锁装置 , 使得人们在拿下充电插头时 , 插头仍带电 , 极易发生危险 。
4、充电桩防水、防锈、密封性能不好 , 内部容易发生锈蚀 , 短路 , 导致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
而很多充电桩不但外部出现生锈的情况 , 连内部也锈迹斑斑 。检测人员表示 , 充电桩生锈说明企业没有按照标准生产 , 用的是防锈性能较差的零部件 。
就检测人员的分析 , 这些投入运营的充电桩之所以有诸多安全隐患 , 主要是因为充电桩的运营商没有做好定期的运营维护 。
写在最后
早在2018年8月 , 经济观察报发文表示 , 当年7月31日 , 充电桩企业深圳容一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不是第一个倒闭出局的充电桩企业 , 并且已经出局或面临出局的充电桩企业不下10家 。
就当时在中国充电联盟召开的行业会议上的信息可知 , 特来电、万帮、华商三优、云杉智慧、万马等龙头企业纷纷表示日子不好过 。
龙头企业都不好过 , 那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 , 想掺和充电桩生意得还是需要充分了解这个行业 。
此外 , 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不太可能真出现 , 能掉下来的可能不是馅饼是陷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