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搭建平台 汇聚企业 滨海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快马加鞭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 滨海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快马加鞭 , 高端项目加速集聚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 这片热土已成为支撑天津打造国之重器、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重要落脚点 。
【天津|搭建平台 汇聚企业 滨海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快马加鞭】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启动
助推“中国信创谷”建设进入快车道
作为“中国信创谷”的主阵地和主平台 , 近日 , 滨海高新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项目在海洋科技园启动 。 飞腾、麒麟、长城计算机、360政企安全集团、天津启迪孵化器等11家企业分别与高新区管委会签署了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 与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产权公司签署了意向入驻框架协议 。
据了解 , 该项目位于高新区海洋科技园西中环以西 , 总投资17.55亿元 , 总建筑面积14.79万平方米 , 预计2024年4月竣工交付使用 。 项目建成后 , 将为信创龙头企业提速升级、动能转换提供载体和平台 , 同时也会为企业搭建产业生态建设、创新成果转化交流的桥梁 , 助推“中国信创谷”建设进入快车道 。
目前滨海高新区已经聚集了信创产业上下游创新创业企业1000多家 , 汇聚了飞腾、麒麟、曙光、360、长城、紫光云等一大批业内龙头领军企业和创新中心 , 形成飞腾—麒麟—长城—曙光“PKGS信创包”整体方案供给能力 , 实现了“IT基础设置—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网络信息安全—信创+服务”的全链发展 , 信创产业整体规模近460亿元 。
打造中国电子智慧科技产业园
智慧科技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为前沿科技应用培育了成长沃土 , 也为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 近日 , 生态城管委会、中国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滨海旅游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 三方将围绕智能制造、数字城市、医疗大健康等产业 , 打造中国电子(天津生态城)智慧科技产业园项目 。
该产业园选址生态城北部区域 , 总占地面积2000亩 , 总投资约140亿元 , 重点导入技术转化、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商业创新等高科技创新型企业 , 筑起创新产业制高点和高端人才聚集区 。 签约现场 , 园区还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意向入驻协议》 , 迈出建设发展的实质步伐 。
“在智慧管理基础上 , 园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 将为产业发展、企业沟通、人才交流等提供技术支撑 。 ”滨海旅游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昆介绍 , 园区还将打造“共享+智慧”的新型基础设施配套 , 集中建设共享仓库、企业孵化器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 同时加入智慧场景应用 , 以智慧化提高生产效能 。
终端产品快速发展
创新应用加快落地
围绕人工智能 , 滨海新区内终端产品快速发展 , 创新应用加快落地 。 几天前 , 天津经开区企业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国内首创240吨超重载自动导引运输车亮相 。 “其可用于中车风电6MW机舱室内装配线到室外仓库堆场运输 , 可说用‘智能’解决了风电行业在装配中的瓶颈 , 不增加人工就能将车间效率增加约60% 。 ”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
同样在经开区 , 由诺思(天津)微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项目“硅基MEMS压电薄膜及器件关键技术与平台”项目日前启动 。 企业技术负责人说:“作为项目主要产品之一 , 我们在BAW滤波芯片相关领域已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16项、PCT专利130项 。 预计未来3年内该MEMS量产平台将达到年产20亿颗芯片规模 , 为解决高端射频滤波芯片大规模国产供应提供保障 。 ”
瞄准智能产业 , 近年来经开区已拥有一批智能产业园区、智能创新平台及智能科技领军企业 , 在智能软件、智能工厂、智能装备等领域形成较强产业优势 , 推动了“泰达制造”向“泰达智造”加速转变 。
来源:天津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