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电池技术新突破?小米硅氧负极电池有何玄机?

在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的预热期 , 小米官方放出宣传物料“这两款手机将会采用全新的硅氧负极电池” 。 一时间看的广大网友一头雾水:现在吃瓜太难了吧?知识储备跟不上小米点亮科技树的速度 。 本期 , 我们就来为大家全面解析下小米旗舰机型使用的“硅氧负极电池”到底是怎样一种技术 。
01 硅氧负极电池不能算是一种新技术
首先 , 硅氧负极电池并不能算是一项新技术 。 这项技术在电动汽车动力已经应用 , 如前段时间蔚来发布的固态电池技术创新中 , 其中就包含采用硅碳负极技术 。

中关村在线|电池技术新突破?小米硅氧负极电池有何玄机?
文章图片
图1/3

提升电池容量主要有三种途径 , 分别是更换能够提升能量存储密度的正极材料、采用全新电池隔膜技术和更换能够提升能量存储密度的负极材料 。 当前 , 充电电池的正极材料创新主要是石墨烯正极材料 , 这种材料的作用是提升电池充电速度 , 无法有效提升能量密度;对电池隔膜技术的改造主要是让电池隔膜越来越薄 , 不过 , 过薄的电池隔膜很容易造成危险 。 因此 , 更换全新负极材料是提升电池容量性价比最高的途径 。

中关村在线|电池技术新突破?小米硅氧负极电池有何玄机?
文章图片
图2/3
【中关村在线|电池技术新突破?小米硅氧负极电池有何玄机?】
采用硅碳负极材料能够有效提升电池能量存储密度 。 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电池负极材料为碳材料 , 碳材料作为电池负极的特点是膨胀系数小(约10%) , 能量密度过低(理论克容量372mAh/g) , 虽是理想电池负极材料 , 但同体积下电池能量密度偏低;硅材料的理论克容量约4200mAh/g , 但膨胀系数高(约300%);而硅氧化物理论克容量达到了2615mAh/g , 膨胀系数约为160% 。 说人话就是 , 硅氧负极材料取得了电池能量密度与膨胀系数的平衡 。
采用硅氧负极电池 , 对智能手机提升很明显 , 这意味着同样体积下的电池会拥有更大的电池容量 , 亦或是控制电池容量将手机轻薄化设计 。 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选择前者 , 将电池做到5000毫安 , 保障续航 。
因此 , 硅氧负极电池不是一种新技术 。 但硅氧负极材料大规模量产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02 硅氧负极电池量产难度大
上一部分我们对比了碳、硅和硅氧化物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的理论克容量和膨胀系数 , 能够发现的是 , 碳材料的膨胀系数最小 , 为10%;而硅负极材料电池虽然能量密度高 , 这类电池很容易充电鼓包 。 上述三种电池负极材料安全性排名为 , 碳材料>硅材料>硅氧化物材料 。 我们总结下硅氧负极电池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充电过程中容易膨胀 , 不安全;其次是电池寿命短 , 能量密度下降快 。

中关村在线|电池技术新突破?小米硅氧负极电池有何玄机?
文章图片
图3/3

硅氧负极电池的技术难点主要是控制负极材料的膨胀 。 而这就需要在包裹材料、加工工艺、粘合剂等方面做出突破 , 这些都会影响整块电池的最终成本 。 另外 , 为了让电池充电时更为安全 , 小米在配置快充时没有选择120W快充 , 选择67W快充保障充电安全 。
总结
最后我们总结下硅氧负极电池的优缺点 。 优点:单位克容量大 , 可以让手机在同样的电池体积内具备更大的电池容量;缺点:负极材料膨胀系数大 , 充电安全需要控制 。
将硅氧负极电池这类电动车技术应用在智能手机上 , 能够看出小米还是下了心思的 , 需要注意的是 , 电动车电池与手机电池是两种不太相同的技术 , 因此不能算是下放 。 虽然硅氧负极电池算不得新技术 , 但确确实实提升了智能手机电池使用体验 。 尽管当前电池技术很难有大突破 , 但是我们还是期待电池技术的革命尽早到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