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强调要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细化相关管理措施 。《通知》要求,要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纳入日常监督范围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 。
文章图片
要充分提高对睡眠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通知》提出了3个“重要时间” 。第一个是必要睡眠时间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10小时,初中生应达9小时,高中生应达8小时 。第二个是学校作息时间 。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 。同时强调,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有条件的应保障必要午休时间 。第三个是晚上就寝时间 。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 。同时,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 。控制好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学生晚上就寝时间,学生的必要睡眠时间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指出,早晨上课的时间,学校是能管得住的 。更重要的时间是晚上就寝时间,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看手机、玩电脑、沉迷网络等等,影响学生的就寝时间 。晚上睡眠的时间究竟能不能做得到,这就取决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取决于家长和学生的指导、合作、协商 。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力求保障晚上的就寝时间能够做到位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东斌表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该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 。我们也鼓励广大地方和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校的设施条件,探索各种各样有助于学生睡眠的好的经验和做法 。睡眠是个大事,我们应该能够达成共识,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舍本逐末 。
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书记、儿童睡眠障碍诊治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儿童睡眠学组组长江帆表示:广大中小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要充分提高对睡眠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增进对不同年龄段所需睡眠时间的要求以及健康睡眠习惯的了解 。《通知》中指出,学生每日睡眠应达时长,与国际公认的睡眠推荐时长相符 。这一要求落实到个体上,家长还需要掌握个体差异 。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需求范围在9-12小时,中学生在8-10小时 。教师和家长可与孩子加强沟通,一起制订适合学生个体的作息时间计划安排,同时可以从孩子的精神状态、自我感受等方面了解是否睡足睡好,并根据实际对作息时间做出调整 。
牺牲睡眠时间用于学习并不能换来学业成绩的提高
针对外在因素影响学生睡眠问题,《通知》提出了3个“中断机制”,要求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
第一是作业“中断”,要求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当然,教师要对此进行针对性分析,加强辅导,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第二是校外培训时间“中断”,要求校外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第三是游戏“中断”,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按照管理权限,会同相关部门采用技术手段加强监管,确保每日22:00到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
吕玉刚表示,学校要有健全的作业管理机制,各学科组也要对作业进行统筹,既把握合理的作业量,又提高作业质量,不要造成本来应该出去活动、在操场上蹦蹦跳跳的课间时间,也要让学生去完成作业,或者中午休息的时间也要去完成作业 。学校、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指导,特别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大辅导、答疑的力度,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
江苏省启东市教育体育局局长陆海峰提醒学校要避免割裂思考、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妥善处理好几组关系上发力 。一是“睡得少”与“睡得晚”“起得早”之间的关系 。学校要根据《通知》要求,合理确定作息时间,在作息公示中增强软实力,在作息执行中增强硬实力,不人为要求学生提前到校,不人为占用学生在校时间,同时,在严格执行作息中适当灵活变通,比如,为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进行妥善安置;二是“睡得少”与“作业多”“作业难”之间的关系 。学校要在课堂研究上下真功,用课堂的高效率赢得课业的轻负担;在作业管理上花心思,用设计的高品质赢得课业的轻负荷;三是“睡得了”与“睡得好”“长得好”之间的关系 。学校要与学生面对面,教育学生明白充足睡眠的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与家长心连心,引导家长做孩子充足睡眠的保障者;与社会手拉手,力所能及地参与到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工作中去,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
【IT|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同时江帆表示,家长应对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采取适当限制措施,同时也要以身作则,自觉维持良好作息,让儿童明确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养成自主维持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 。他们的团队研究显示,牺牲睡眠时间用于学习并不能换来学业成绩的提高,反而会造成执行功能等广泛损害,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学业表现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Tencent|原生版微信上架统信UOS应用商店: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银行|银行卡、社保卡可直接刷卡坐公交 上海公交开始试点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