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滴滴首发无接管路测视频 多场景应用成为现实

4月8日 , 滴滴自动驾驶发布全球首支自动驾驶连续5小时无接管视频 , 视频自下午开始拍摄 , 历经白天、黄昏以及夜晚 , 测试车辆行驶于上海嘉定区 , 途径商业区、工业区、办公区和住宅区等多种场景 。

环境|滴滴首发无接管路测视频 多场景应用成为现实
文章图片

视频显示 , 公开道路上行驶环境复杂 , 有穿梭的行人、自行车、摩托车以及大型车辆等 , 在此环境下滴滴自动驾驶车辆经历了狭窄路段超车 , 无保护左转以及大型路口掉头等场景 。 5小时的路测过程中 , 滴滴路测车辆在环境感知、行为决策、运动规划与控制等各方面表现平稳 。
滴滴自动驾驶COO孟醒表示 , 仅自动驾驶的无保护转弯场景一项 , 滴滴自动驾驶团队就花费约4到5个月的时间来处理 , 因为转弯场景中有多处社会性交互 , 不同于人类驾驶员 , 自动驾驶车辆可能会犹豫不决地停在那里 。
对此 , “无人车之父”Udacity评价称 , “滴滴自动驾驶车的行为比大多数司机更小心一些 , 安全比赶时间更重要 , 我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 。 ”
【环境|滴滴首发无接管路测视频 多场景应用成为现实】近年来 , 自动驾驶成为车企和互联网巨头必争的领域 , 除滴滴外 , 百度、谷歌、特斯拉在该领域已拥有领先科技水平 , 腾讯、阿里、华为 , 以及宝马、奥迪、蔚来等知名企业也在布局 。
投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胡伯蒂(Katie Huberty)在1月份发布的研究报告中称 , 汽车移动市场规模为10万亿美元 , 以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苹果为例 , 只需要占领这个市场2%的份额 , 那么就能实现与iPhone业务收入相当的规模 。
不过 , 自动驾驶距离商业化还面临着多项挑战 。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 自动驾驶不仅需要整车完善的自动驾驶功能 , 同时还需要环境的匹配 。 目前最适合自动驾驶的场景是一些封闭性的场所 , 例如矿山、港口、机场、仓库等 , 而在公共道路上自动驾驶的落地 , 还有比较漫长的距离 。
而滴滴选择路测的上海嘉定区实际已经拥有完备的自动驾驶环境 。 滴滴在2020年6月就已落地上海市嘉定区 , 彼时已在上海面向公众推出载人测试服务 。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告诉采访人员 , 上海嘉定区是实施自动驾驶测试的“特区” , 道路智能化设施完善 , 各大车企的自动驾驶车辆都在此处进行过成年累月的测试 , 车辆的辨识路况数据库非常丰富 。
钟师认为 , 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未成熟 , 现实的应用场景千变万化 , 工程师只能从特定的场景着手攻关 , 一步步完善 , 现在优秀的车企都是在特定区域、成熟场景里测试 。 (《财经》新媒体综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