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8日 ,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脑机接口技术初创公司Neuralink对外发布了新的视频 。 在这段3分多时长的视频中 , 一只为“Pager”的9岁猕猴仅用其大脑就能控制光标在屏幕上移动 , 玩起“意念乒乓球”( MindPong)游戏 。
实际上 , 在今年的2月初 , 马斯克在音频社交应用Clubhouse上已率先透露了这一消息 , 当时称会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发布相关视频 。
最新的这份视频讲解中提到 , 猕猴脑部的运动皮层被植入了2个电极阵列 , 植入时间是在该视频拍摄的6周前 。 最初 , 猕猴使用控制杆来与电脑互动 , 并通过金属吸管品尝美味香蕉奶昔获得奖励 。 电极阵列可以记录猕猴使用操纵杆玩“乒乓”游戏时的神经活动 。
这些数据每25毫秒通过蓝牙传输到解码软件 , 解码软件建立了神经模式与猴子预期动作之间关系的模型 。 有些神经活动可能与操纵杆的向上运动有关 , 而另一些则可能表示杆的向下运动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解码软件可以仅仅根据大脑活动预测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
为了证明这一能力 , 科学家们简单地撤掉了操纵杆 。 可以看到的是 , 仅通过大脑活动和解码软件 , 猕猴实际上就可以控制光标 , 在屏幕里继续玩“乒乓”游戏 。
马斯克在社交网站上表示 , Neuralink的首款产品将能够让瘫痪的人使用意念玩手机 , 而且比使用拇指的人更快 。 不过 , 这个未来似乎还很遥远 。
值得注意的是 , 脑机接口(BMIs)技术现如今在全球的研究正如火如荼 , 而在研究的队伍中 , 2016年成立的Neuralink无疑站在舆论风口的最前端 。
【接口|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新进展:猴子用意念玩“乒乓”电脑游戏】2019年7月 , Neuralink首次对外宣布成果——一款脑机接口系统 。 其原理是用长得像缝纫机一样的机器人 , 向大脑中植入超细柔性电极来监测神经元活动 。 整个系统包含3000多个电极 , 它们与比头发丝还细的柔性细丝相连 。 Neuralink还定制了一款微小芯片 , 可以通过USB-C的有线连接方式传输数据 。
Neuralink方面当时介绍 , 公司的第一个临床试验将针对因脊髓上部损伤而完全瘫痪的人群 , 通过脑机接口将大脑信号传递给植入在耳后的一个小装置 , 再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 。
2020年8月 , Neuralink再次向外界展示了最新成果 , 用“三只小猪”演示了可实际运作的脑机接口芯片和自动植入手术设备 。 其中一只猪已经植入脑机接口设备两个月并活蹦乱跳 , 另一只曾植入电极又取了出来 , 最后一只则未植入任何设备 。
马斯克当时在直播中声称 , Neuralink的最终潜力几乎是无限的 , 例如可以用心灵感应召唤一辆自动驾驶中的特斯拉 。 “可以解决失明、可以解决瘫痪、可以解决听力” 。
马斯克在今年2月初还透露 , Neuralink正在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进行密切沟通 。 马斯克说 , “如果进展顺利 , 我们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初步的人体试验 。 ”
不过 , 需要指出的是 , 尽管Neuralink同步在开发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 称将尽可能小地减少对大脑造成的损伤 , 但马斯克和Neuralink尝试的这种侵入式脑机接口的方式一直受到部分科学家的反对 , 被认为是脑机接口领域的“激进派” 。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生物与生物工程学系、陈天桥雒芊芊脑机接口中心(T&C Chen Brain-Machine Interface Center)等团队的研究人员最近在神经科学顶级期刊《神经元》(Neuron)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 。 研究团队即认为 , 他们的目标是打破目前脑机接口发展的一个主要限制 , 也就是设备需要侵入性的脑部手术来读取神经活动 。
他们使用了功能性超声(fUS)技术 , 它可以精确地绘制大脑深处精确区域的活动 , 分辨率为100微米 , 单个神经元大小约为10微米 。
陈天桥雒芊芊脑机接口中心主任Richard Andersen教授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上述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Sumner Norman说 , “侵入式的脑机接口已经可以让那些因神经损伤或疾病失去运动能力的人恢复运动能力 。 ”不幸的是 , 只有少数最严重的瘫痪患者有资格并愿意将电极植入他们的大脑 。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人物|马斯克承认输给了巴菲特:曾尝试挑战喜诗糖果,但最终放弃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the|美国人的“圣诞热情” 连奥密克戎也挡不住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the|福奇:美国奥密克戎毒株疫情可能在1月底达到顶峰
- 车型|买车一定要有OTA?别克来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