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在线办公平台怎么破局?

视频开会、共享文档、移动审批、电子证明……如今 , 上班并不一定要踏入办公室 , 掏出手机 , 打开电脑 , 我们就可以加入一场会议 , 或是和同事在“云端”共享任务 。 基于异地连线和远程操作技术的在线办公平台 , 使新型“无纸化”工作方式成为热潮 。
用户规模增长迅猛
拥有上千家门店、数万名员工的物美集团 , 防疫期间如何高效调度各地资源?据介绍 , 通过在线办公平台“飞书” , 物美内部搭建起一条“信息高速公路” , 将集团上下几万名员工联系起来统一协同办公 。 以北京地区为例 , 借助飞书文档 , 在京物美员工可以实时更新各提货站商品数据信息 , 方便总部快速掌握情况并制定采购计划 。
眼下 , 在线办公平台不仅频繁应用于各企业 , 还渗透到各项政务服务场景中 。 去年 , 上海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电子执照和电子印章在企业成立时同步发放 。 企业可凭借电子执照和电子印章在政务网络平台实现税务、社保等业务的“一网通办” , 为“无纸化”经营打下了基础 。
随着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 , “无纸化”远程办公正持续推进 。 业内人士指出 , 在线办公平台已成为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维持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互联网应用 , 用户规模增长迅猛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 截至2020年12月 , 中国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3.46亿 , 占网民整体的34.9% 。 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起远程办公机制 , 例如企业微信服务的用户数从2019年底的6000万增长到2020年12月的4亿;截至2020年12月 , 钉钉企业组织数量超过1700万 。
破解行业发展“痛点”
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 , 在线办公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北京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王鹏说:“目前各大互联网企业持续加码在线办公市场 , 但从行业整体来看 , 各类办公产品供应链的整合程度不高 , 资源共享程度相对较低 。 比如不同企业选择不同的产品服务 , 可能导致企业之间沟通时平台不兼容 。 ”
对于在线办公行业 , 有关专家还关注到安全层面的问题 。 2020年 , 某互联网公司就曾发生网络安全事件 , 公司一位业务主管分享到内部工作群的远程办公工具及电子表格文件被发现感染病毒 , 导致部门200多名员工电脑被感染 。 艾媒咨询首席执行官张毅对本报采访人员说:“当在线办公电子化后 , 安全就成为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 在线办公平台的信息沟通中 , 经常会涉及客户隐私与企业机密等方面的内容 , 这就对在线办公平台的保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 ”
安全之外 , 稳定的服务也极其重要 。 在防疫期间需求激增的情况下 , 部分远程办公软件就曾出现无法登录、应用卡顿、无法收发消息、视频会议中断等问题 。 由于各企业之间工作方式不同 , 远程办公软件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也是痛点 。 张毅指出 , 从整个在线办公行业来看 , 对于一些企业的定制化需求以及行业涉及到的深度商业服务 ,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缺乏 。 “这样的商业化创新 , 依旧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一道门槛 。 ”
推动平台互联互通
面对在线办公的发展瓶颈 , 应该如何破局?有关专家表示 , 应通过软硬件并进、相关各方共助的方式 , 树立健康稳定的在线办公新模式 。
相比传统工作方式 , 在线办公方式具有显著的成本和效率优势 。 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 , 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 , 打造“随时随地”的在线办公环境 , 在部分行业领域形成对线下模式的常态化补充 。 支持远程办公应用推广和安全可靠的线上办公工具研发 , 满足日常性多方协同工作、异地协同办公需求 。 同时 , 推动完善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数字应用的基础设施 , 为在线办公提供有效支撑 。
专家指出 , 中国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加速建设 , 使企业级应用的硬件、软件基础能力大幅提升 , 为远程办公生态化建设强化了海量数据处理、云存储和云计算等关键能力 。 用户规模稳步扩大和行业个性化需求增长 , 将共同推动远程办公应用加快平台开放 , 容纳更多的垂直功能接入 , 实现生态互联 。
【平台|在线办公平台怎么破局?】王鹏建议 , 加快实现不同公司不同产品的标准互通 , 打通数据壁垒 , 拓展在线办公的发展空间 。 同时行业主管部门应出台具体指导意见 , 支持建立行业自律协会出台相关标准 , 对在线办公行业进行评级、监督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