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一双鞋被炒贵30倍,炒鞋到底是谁的资本游戏?


BT财经|一双鞋被炒贵30倍,炒鞋到底是谁的资本游戏?
文章图片
图1/2
头图来源丨CC0
文丨庆秋
炒鞋又火了 。
这一次 , 被炒的是国产鞋 。 一双参考价为1499元的李宁球鞋 , 售价居然高达48889元 , 涨幅31倍!而且 , 很多被炒至高价的鞋子有价无市 , 想花钱都不一定买到 。
【BT财经|一双鞋被炒贵30倍,炒鞋到底是谁的资本游戏?】如此疯狂的鞋市 , 到底是如何炒起来的?
炒鞋是怎么火起来的?
80后炒房 , 90后炒币 , 00后炒鞋 。 如今 , 炒鞋被不少年轻人视为一夜暴富的捷径 。
确实 , “炒鞋圈”里不乏各种财富神话 , 比如21岁的华裔年轻人Allen Kuo , 就靠炒鞋实现了年入百万 。 还有人表示 , 前几年在股市被割的肉 , 靠卖几双鞋就能挣回来 。
炒鞋风气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15年前后 。 随着时尚联名款的兴起 , 以及对明星的追捧 , 球鞋在年轻人群体中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
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纷纷祭出限量版、抽签摇号等招数 , 将饥饿营销玩得飞起 。
2017年 , 耐克旗下AJ和时尚品牌OFF-WHITE发布联名款球鞋 , 售价1499元 。 两年时间 , 这款鞋就被爆炒到70000元 , 上涨46倍 , 暴利程度令人咋舌 。
2019年3月 ,AJ限量发售了一款樱花粉球鞋 , 定价1399元 , 需线上摇号购买 , 一共有30万人参与!而中签者少之又少 。
尽管这些限量、联名款比普通球鞋要贵上几倍、甚至几十倍 , 但只要数量足够稀少 , 就能成功勾起年轻人的收藏欲望和购买欲望 。
美国知名说唱歌手侃爷一手打造了 Yeezy帝国 , 不少国内外明星都公开秀过自己的椰子鞋 , 椰子鞋由此成为时尚潮人的标配 , 新款发售经常引发哄抢 。 侃爷凭此一年就大赚10 亿美元 。
货以稀为贵 , 球鞋的价格就这样越炒越高 , 鞋子一面墙 , 堪比一套房 。
而这次炒鞋潮的背景有些特殊:因一些跨国企业恶意抵制新疆棉花 , 国内消费者转而选择支持国产品牌 。
原是一腔爱国情 , 却被一些炒鞋客视为商机 , 试图在得物等网络交易平台上提价来大赚一笔 , 因此炒鞋的主角变成了李宁、安踏等国牌 。
对此 , 今日(4月6日) , 得物APP发布《关于大家关注的近期个别鞋款价格波动的情况说明》 , 表示对卖家所标价格波动过大的23款球鞋已进行下架处理 , 一旦发现恶意操纵价格的卖家 , 将进行包括下架商品、封号等在内的严肃处理 。
炒鞋产业链 , 谁是受益者?
如果说限量、联名、摇号这些都算是企业正常的市场营销手段 , 那么将炒鞋进一步推向深渊、一手打造出“投机游戏”的 , 是中间商们 。
只要有名牌的新款球鞋发售 , 就有“黄牛”们混迹于各大门店门口 , 不惜彻夜排队 , 将新款抢购一空 , 然后再至少加价30%以上 , 转卖到市场上 。

BT财经|一双鞋被炒贵30倍,炒鞋到底是谁的资本游戏?
文章图片
图2/2

不少年轻人会去挣这份快钱 , 奋战一夜赚上几千 , 但他们也只能算是“散户” 。 炒鞋产业链上有一群专业的团队“坐庄” 。
他们财大气粗 , 会雇几百人排队 , 专门瞄准限量款的黄金鞋码和热门配色进行批量扫货 。 消费者从商家正常渠道买不到 , 自然就有求于他们 。 而这些庄家手握大量球鞋 , 可以随心所欲地拉高行情 , 稳赚不赔 。
据第一财经报道 , 2018年11月 , AJ一款联名款球鞋发售 , 一个东北庄家专程飞到昆明“作战” , 雇了50人 , 每人200元 , 排队24小时 。 发售结束后 , 昆明仅有的26双限量鞋 , 他一人拿下21双 。 之后 , 这款鞋从发售价的1299元炒到了5600元 。
刨去雇佣费、飞机票等 , 这位庄家一天就大赚了7万元 。 如此暴利 , 门槛又低 , 怎会少得了逐利之人?
一位庄家曾向媒体表示 , 自己手下有近30个代理商 , 每个代理商一个月平均能挣1.3-1.6万 , 如果赌对了鞋款 , 一月几十万也不是梦 。
炒鞋圈流行一句话——现金为王 。 只要有足够的钱 , 就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垄断 , 坐庄者就可以操纵这个市场 , 轻松坐收高利 。
随着互联网兴起 , 一些网络转卖平台诞生 , 为疯狂的鞋市再添了一把火 , 它们自然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
互联网球鞋转卖平台为二级市场创造了交易便利 。 随着供需两端热情不减 , 自然也为平台带来了不小的流量和飞涨的成交额 , 从而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
其实 , 前文下架高价球鞋的得物APP也是这个产业链中的获益者 。 得物的前身是毒APP , 以鉴定球鞋真伪著称 。 2015年由虎扑内部孵化 。 据媒体报道 , 自从2017年向球鞋交易平台转型后 , 得物每月GMV成交总额已接近2亿元 , 更在一年内创下20亿~30亿元的成绩 。 尽管2020年初改名后 , 得物APP表示从鞋类要转型发力潮流全品类 , 但目前依然是国内潮鞋最大的交易平台 。
除此之外 , 还有一轮收割来自假鞋商 。 暴利驱动之下 , 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假货行业 , “鞋都”莆田早已臭名昭著 。
据了解 , 全球二手球鞋市场规模已达300-500亿美元 。 毋庸置疑 , 这是一个空间巨大且利润丰厚的市场 。
天下熙熙 ,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 皆为利往 , “炒鞋”风潮不会绝迹 。 作为消费者 , 需要清楚 , 这本质上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
庄家暗箱操作 , 泡沫太大 。 没有风险把控能力的人 , 轻易入场 , 当泡沫破灭 , 只会因不理性投资而落得“鞋财两空”的局面 。
从源头的品牌商 , 到中间的鞋贩子(散户和庄家) , 再到转卖交易平台 , 再到假货商 , 每个人都为赚钱而来 , 而真正买单、被割韭菜的 , 永远都是对鞋真正喜爱的普通消费者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