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交|“1+N”网络推动科技成果“由智变金”

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昨天正式启动运行 。 展交中心是我市成果转化的核心枢纽 , 它汇集了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法务服务、科技金融等推动成果转化的全要素 , 与入驻的180多家技术转移机构一起 , 形成“1+N”的网络模式 , 推动我市科技成果“由智变金” 。
据介绍 , 展交中心面积总计2000平方米 , 分为序厅、科技成果展厅、示范区展厅以及临展对接厅 。 展交中心以展示促交易、以交易促转化 , 以市场化方式实现科技成果展示、交易、服务三大功能 , 可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链条服务 , 成为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站式平台 。
展交中心试运营一个月来 , 已有来自北京、重庆等地的30多个团体来津对接业务 , 与京冀的13家机构在成果共享、资本互通、科技招商、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 入驻展交中心技术转移机构达到180多家、技术经理人900多名 , 形成了市场化的成果转化体系 。
“我市在国内率先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 出台了释放科研人员活力等系列文件 , 形成了完整的‘法规+意见+配套细则+操作规程’政策体系 , 激发了科研单位和人员的活力 。 ”市科技局局长戴永康表示 , “下一步 , 要进一步打通成果转化的堵点和难点 , 真正让科技成果交易活跃起来 , 渠道畅通起来 , 收益展示出来 。 ”
近两年来 , 全市技术转移机构共促成技术交易项目2563项 。 2019年我市66家高校院所现金及股权奖励科研人员1.58亿元 , 科技创富效应初步显现 。 2020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113亿元 , 位居全国第十;占GDP比重位居全国第二 。
【展交|“1+N”网络推动科技成果“由智变金”】“我们将以展交中心作为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 , 继续打造高校院所类、行业类、区域类、服务类等四类技术转移机构 。 ”市科技局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副处长梁传辉表示 , “天津将与北京、河北等地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立足京津冀 , 面向国内外 , 推动要素资源聚集 , 形成市场化合作机制 , 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