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十周年颁奖盛典4月10日在京举办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凭借在计算机工程、自动控制、认知科学和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多项国际公认的领先成果 , 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 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周伯文 ,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蒋田仔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斩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 。
【李德毅|李德毅院士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2020年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共评出100个获奖项目成果 , 包括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1项 , 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3项 , 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20项 , 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8项 ,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24项 ,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17项 ,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3项 , 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16项 , 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8项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介绍 , 今年是“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设立十周年 , 为打造“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这颗人工智能领域学界与业界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过提名评选优秀的智能科学技术项目成果 , 调动和激励广大智能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 扩大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杰出贡献奖、专项奖芯片项目等九个奖种的授奖领域 , 相继募资1000万人民币奖金 , 用于专项奖励基金池的支持 。 实行“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提名制 , 突出“少而精”、“稀缺性”的奖励原则 , 完善提名工作办法及细则要求 , 授予“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荣誉证书 , 并颁发100万元人民币奖金 , 有效提升人工智能领域大奖的权威性和行业影响力 。 此外 , 为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领域赋能 , 首次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 , 授予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做出原创性和先进性成果的团队与个人 , 激励他们实现前瞻性基础及应用研究、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 奖项在鼓励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科学家或团队组织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 在我国微电子、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域产生了积极反响 , 填补了我国人工智能奖项设立芯片专项奖的空白 。
据悉 ,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 , 得到了人民科学家、数学大师、人工智能先驱、我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吴文俊先生的支持 , 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核准 , 于2011年1月6日正式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 具备提名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资格 , 被外界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 。 迄今 , 该奖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十届评审颁奖活动 , 先后授予426个单位及行业机构 , 391个创新成果和项目 , 1403名学者及专家表彰奖励 。
采访人员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获悉 , 今年恰逢“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设立十周年 , 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过在苏州工业园区永久落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选基地 , 同期举办“‘智创十年 赋能未来’——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十周年颁奖盛典暨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等系列主题活动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沈慧)
推荐阅读
- 探测|国内电力气象领域首个“院士工作站”落户上海
- 新药|朱兆云院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对病人最直接的帮助
- 老人|“为你们贴心的服务点赞!”96岁院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 月球|院士曾称2030年登月有望!航天局确认研发新一代载人火箭、重型火箭
- 国之|瞭望 | 为国之重器装上“千里眼”“顺风耳”——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
- 模式|樊建平院士:中国要有自己科技自立自强的模式,而不是紧跟西方
- 风险|中科院院士王建宇:商业航天很火但风险也比较大
- 空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空间互联网是商业航天的重要切入点
- 中国|信心满满!院士专家看好光明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 团队|深圳研究团队发明可快速修复活体材料,院士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