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海南自贸港新政助推商业航天!业内人士:希望打造成国际商业航天合作集散地

浩瀚寰宇、茫茫星空 , 总能引发人们的无限向往 。
【新政|海南自贸港新政助推商业航天!业内人士:希望打造成国际商业航天合作集散地】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 , 太空探索如今正在朝着“国家队”和“民营队”并举的方向前进 ,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 普通人也能实现“太空梦” 。
日前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其中提到优化海南商业航天领域市场准入环境 , 打造国际一流、市场化运营的航天发射场系统 , 统筹建设相关测控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 , 推动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卫星通信、量子卫星、芯片设计、运载火箭、测控等商业航天产业链落地海南等内容 , 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
作为中国首个滨海低纬发射基地 ,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要如何建设成开放性、国际化、军民融合的国际航天城呢?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开展商业航天服务的行业准入限制 , 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落地海南 , 背后的考量是什么?海南的商业航天新变局 , 未来如何展望?

新政|海南自贸港新政助推商业航天!业内人士:希望打造成国际商业航天合作集散地
文章图片

▲在文昌龙楼镇海边 , 可以清晰观看火箭发射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张炎良 摄
4月12日 , 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在国新办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建立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提到 , 海南加快建立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 , 打造南繁、深海、航天“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 。 海南要打造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商业航天高地的决心和魄力可见一斑 。
“希望海南能在特别措施的助力下 , 打造成国际商业航天合作的集散地 。 ”商业航天产业服务平台“未来宇航”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牛旼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为啥商业航天发展要聚焦海南?
海南具有发展商业航天显著的地理区位优势
“未来宇航” , 在已在海南开展诸多业务 , 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牛旼接受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海南发展商业航天 , 具有非常显著的区位优势 。
“海南纬度低 , 商业航天运载的发射 , 会更加经济 , 节省燃料 。 ” 牛旼说 。
同样在海南开展业务的国内知名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 , 也十分看重在海南发展商业航天的地理区位优势 。
长光卫星海南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济帅接受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 , 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 , 在海南建设卫星地面接收站 , 可有效解决我国南部和境外周边地区数据有效快速接收的问题 , 有效增强星座服务能力 。
朱济帅补充道 , 海南是我国“一带一路”的海上门户战略支点 , 也是我国公共外交的重要基地 , 在海南发展遥感卫星应用产业可有效地面向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输出空间信息产品 , 如农情监测、农业金融等产品 。
此外 , 海南拥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 , 为公司开展依托吉林一号星座开展海洋遥感、海岛监测方面的研究和产品的探索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

新政|海南自贸港新政助推商业航天!业内人士:希望打造成国际商业航天合作集散地
文章图片

▲长光卫星“吉林一号”拍摄的南海岛礁卫星影像图片 。受访者供图
如何吸引商业航天人才落地?
设立混改基金 , 建立国际交流与培训平台
此次两部委出台的《意见》还提出 , 支持设立社会资本出资、市场化运作的商业航天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 。 鼓励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 开展航天领域相关保险业务 。 制定吸引国际商业航天领域高端人才与创新团队落户的特别优惠政策 , 建立国际交流与培训平台 。
牛旼看来 , 《意见》中支持设立社会资本出资、市场化运作的商业航天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释放了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强烈信号 。
他介绍 , 资本对于商业航天的发展至关重要 , 因此基金、保险一直在商业航天领域有所涉足 。 但此次从国家和政府层面 , 首次突出了以基金和保险代表的商业航天金融在商业航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明确了以海南作为国际航天合作的支持方向和鼓励措施 , 将为商业航天国际合作指明方向 。
朱济帅则更关注当前海南航天人才比较紧缺 , 存在岛外人才留不住、岛内人才供不足的问题 。 他表示 , 《意见》通过制定吸引国际商业航天领域高端人才与创新团队落户的特别优惠政策 , 建立国际交流与培训平台 , 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海南航天人才紧缺的问题 。
按照2020年6月1日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 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 , 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 。 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 , 其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 , 免征企业所得税 。 对企业符合条件的资本性支出 , 允许在支出发生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 。 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 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 , 予以免征 。
“海南对于商业航天的高新技术企业 , 以及高技术人才 , 都有非常大的税收减免优惠 。 ” 牛旼如是说 。
商业航天高地如何打造?
破除壁垒限制 , 鼓励商业航天领域国际合作
《意见》还提出 , 支持商业卫星与载荷领域产学研用国际合作 , 鼓励开展卫星数据的国际协作开发应用与数据共享服务 。 优化商业航天领域技术研发、工程研制、系统运行、应用推广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审批程序 。
朱济帅介绍 , 商业航天数据服务国外市场存在一定的壁垒和限制 。 而《意见》鼓励开展卫星数据的国际协作开发应用与数据共享服务 , 因此可从卫星数据及增值产品服务端 , 突破一些限制 , 开展国际间的多维度 , 多类型多场景应用开发 , 输出更多空间信息产品 。
牛旼看来 , 海南依托自贸港的政策优势 , 非常适合搞商业航天的国际合作 。
他介绍 , 未来宇航正在推进国际上的商业航天企业首选在海南落地 。 同时 , 积极和国际上的航天高等院校进行合作 , 将先进的航天教育资源引进海南落地 。
“希望海南能在特别措施的助力下 , 打造成国际商业航天合作的集散地 。 ” 牛旼说 。

新政|海南自贸港新政助推商业航天!业内人士:希望打造成国际商业航天合作集散地
文章图片

▲2020年7月23日 , 由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文昌市政府联合未来宇航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火星之旅嘉年华”活动现场 。 受访者供图
航天旅游未来如何发展?
将建航天研学总部基地 , 打造“未来之旅”孵化器
2010年1月4日 ,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 提出将海南打造成国际旅游岛 。
现如今 , 海南逐渐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 并加入了“航天+旅游”的新元素 。
2020年7月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曾于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发射时赴海南文昌采访 。 当时临近发射场的文昌龙楼镇海边酒店、民宿生意火爆 , 可谓一房难求 。

新政|海南自贸港新政助推商业航天!业内人士:希望打造成国际商业航天合作集散地
文章图片

▲2020年7月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发生前 , 一位身穿“宇航服”的航天爱好者行走在火箭发射架前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张炎良 摄
当地酒店经营者告诉采访人员 , 每到火箭发射窗口期 , 靠近火箭发射场的文昌海边都会出现这样火热的景象 , 不少航天爱好者会提前一两个月预定房间 。
牛旼表示 , 随着文昌航天发射场、中科院三亚遥感研究所等一系列航天相关设施在海南建成 , 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增添了新的内涵 , 非常适合在海南进行全域航天旅游 。
他介绍 , 未来宇航已在文昌成立了一家航天旅游文化传媒公司 , 主要开展航天科普教育、研学、旅游等业务 。 未来宇航研究院计划在文昌国际航天城投资1000万元设立航天研学总部基地 , 并与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共同打造和运营国内首个专业的航天文旅孵化器——“未来之旅孵化器”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张炎良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 , 报料有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