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梁言品
废旧电池有害 , 回收处理有讲究 , 是生活常识 。 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来说 , 道理大体相似 。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退役”电动车电池,去哪了?该去哪?】近来 , 有业内人士指出 , 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 , 其中大量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 。 20万吨“退役”电池 , 折射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倘若回收处理不当 , 造成环境污染、带来安全隐患 , 就会贻害无穷 。 “退役”电池去了哪里、应该去哪里 , 值得审慎思考 。
我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 , 新能源汽车炙手可热 , “造车人”接踵而至 , 电池使用消耗量不言而喻 。 可预见的是 , 电池数量与造车热度的相关性只会增强 , 甚至有人担心 , 新能源汽车“爆发性增长”会带来“爆发式污染” 。 可见 , 新能源汽车数量增长态势之下 , 不能只关心电池的续电量 , 更要关注电池的归宿处 。
文章图片
图1/1
(图源网络)
说起电池污染 , 有专家指出 , 1块20克质量的手机电池 , 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 。 电动车电池容积更大 , 含镍、钴、锰等重金属 , 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在水解后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 对环境的威胁可想而知 。 回收处理电池 , 虽然也面临诸多技术、渠道、环境等难题 , 但是科学管控、严管严控是必然选项 。
“退役”电池 , 未必是“废品” , 利用好了就是“宝藏” , 这也是大量“退役”电池为何会流入小作坊的原因 。 一般来说 , 电池含有不少有价金属 , 拆解电池、提取金属就成了一门生意 。 然而 , 一些技术不过关、环境不适配、处理难达标的小作坊 , 只看短期不顾长远 , 随意排放在拆解电池时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 , 安全隐患重重 。 加之 , 粗放回收利用 , 导致资源化利用率低 , 造成资源浪费 。 谁想回收都能回收、谁想拆解都能拆解的现象 , 不能“一乱再乱”了 。
有人说 , “绿色出行”需要“绿色更新”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 , “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 建设科学、规范、有效、有序的回收利用体系 , 是管好电池流向、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最大程度保护环境的治理之举 。 重要的是 , 要在回收利用的各环节织密网络 , 如赋予每块电池可追溯的“身份证”、让运输的物流企业接受监管、给达标的回收企业开“白名单”、把不达标的回收企业拉“黑名单”、研究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等 。 发展新能源汽车 , 本是环保之举 , 切莫引致“环保危机” , 更需要以包括电池回收利用在内的诸多配套办法 , 确保技术不断升级、标准日渐规范、市场更加有序 , 让电动车跑得更稳 。
其实 , 事物的发展往往带有系统性、全局性 。 人们不能只看重如何让汽车跑得更快 , 而忽视了提供动力的电池该如何更好 。 这就像研发新药 , 不仅要看疗效也要关注副作用;也像发展共享单车 , 既要发挥便利出行的作用 , 也要约束乱停乱放的任性 。 新领域新发展 , 每个环节都要重视 , 每个环节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 只有把短板补齐补好 , 发展才能更加稳健 。
新能源汽车的“尾气清洁” , 是解决燃油汽车带来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替代方案 。 然而 , 尚未妥善解决的电池污染问题 , 也是需要解决的新难题 。 有人说 , 每一次解决老问题而引致的新问题 , 都是“递弱代偿” 。 或许 , 这也提醒我们 , 鼓励新领域新行业新事物的发展 , 不妨思虑再全一些、办法再多一些 , 让解决问题的方案跟得上、有效果 。 没有最好 , 只有更好 , 这也是行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动力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