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到家着急上市,58同城的故事丰满吗?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陈邓新
来源:锌刻度(ID:znkedu)
天鹅到家缺的不是资金 , 而是做事的态度
姚劲波借题发挥控诉贝壳推高了58同城的声量 , 一时间安居客IPO成为热议的焦点 , 相比之下 , 其手中另一枚重要棋子天鹅到家的IPO动作却未激起多少浪花 。
日前 , 据海外媒体报道 , 专注家政服务赛道的天鹅到家计划最早今年赴美IPO , 寻求约30亿美元的上市估值 。
对此 , 天鹅到家公开回应“不予置评” 。
改名不过半年有余 , 天鹅到家为何就积极谋求上市?持续亏损七年 , 又能讲出什么新故事?眼下姚劲波渴望二次创业 , 天鹅到家是突破口吗?
【|天鹅到家着急上市,58同城的故事丰满吗?】资产变重 , 亟待输血
“我们觉得按部就班做自己的事情就好 , 上市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 , 如果中国有家庭生活服务公司上市 , 那么一定是我们 。 ”天鹅到家CEO陈小华如是说 。
这不是天鹅到家第一次曝出IPO的传闻了 。
2020年年初 , 彼时天鹅到家还未改名(58到家) , 就有赴美IPO的意愿 , 不料疫情之下家政服务的供应侧与需求侧双双受挫 , 令其业绩拿不出手 , 不得不推迟了相关计划 。
据公开数据显示 , 58同城2018年的年报披露 , 天鹅到家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9.50亿元 , 同比增长96.2%;净亏损为14.23亿元 , 大幅超过营业收入 , 且亏损同比扩大99.8% , 之后未再单独披露相关数据 。
这意味着 , 天鹅到家很可能持续亏损 。
更为关键的是 , 天鹅到家2020年9月改名之后迭代了打法 , 加大营销力度、加快扩张速度 , 试图重塑行业 。
“现在我们业务最大的一个调整是 , 我们要从一家线上服务线下的公司 , 变革为线下服务线上的平台 。 ”陈小华认为家政服务行业势必走向标准化 , “原来月嫂最大的问题 , 她今天来找工作全是靠她一张嘴 , 无论她拿多少证件我都不知道 。 ”
文章图片
图2/4
天鹅到家CEO陈小华
为此 , 天鹅到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交易撮合 , 而是希望输出服务标准 。
譬如 , 提供集中的住宿、统一的着装与工具;再譬如 , 提供职业培训 , 经过理论学习、线上考核等手段方能上岗 。
这么一来 , 天鹅到家就变得越来越“重” , 对资金的渴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大 , 那么在自身缺乏造血功能的背景下 , 求助资本市场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
某知名证券互联网行业研究员告诉锌刻度:“互联网家政是人们的刚需 , 自然是一个好赛道 , 对天鹅到家而言 , 如何吸引机构关注、提高在资本市场的定价尤为关键 。 ”
服务难做 , 竞争加剧
不过 , 天鹅到家或许难以打动资本市场 。
诚然 , 家政服务是一个近万亿元的赛道 , 据艾媒咨询测算2020年中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782亿元 。
文章图片
图3/4
数据源自艾媒咨询
可惜的是 , 天鹅到家的服务标准化 , 主要着力于服务着装、服务时长、服务难度等 , 而对服务温度、服务安全、服务专业性等难以顾及 , 更不用说满足“千人千解”的需求 。
据新浪黑猫数据显示 , 天鹅到家的投诉上千条 , 2021年第一季度的投诉量就超230条 , 涉及“服务不专业”“服务质量差”“拖延不退款”“平台隐瞒保姆传染病”等问题 。
譬如 , 网友“小倩3258”投诉:“因天鹅到家公司对阿姨管控以及背景调查不力 , 阿姨上户表现极差 , 对小孩毫无耐心可言并且照顾期间存在差点对我小孩造成生命危险 , 有图和视频为证 。 ”
再譬如 , 在上海陆家嘴谋生的刘长安 , 是一名金融从业者 , 也是天鹅到家的高端用户 , 其告诉锌刻度:“我请过一次不住家的保姆 , 用的是他们最好的‘菲佣”系列 , 工作内容就是‘接孩子放学+晚饭+家务’ , 说实话跟真正的菲佣服务差距巨大 , 人员文化水平、素质不是通过所谓的短期的‘菲佣’培训就能达到的 。 ”
“我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朋友请了住家菲佣 , 别人的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天生的英文优势的确无可挑剔 。 ”刘长安只请了不到2个月就辞退了 , 要求天鹅到家重新匹配 , 却迟迟没有反应 , 最终无奈作罢 。
除此之外 , 天鹅到家的竞争势态也不容乐观 。
天鹅到家的打法是将家政、保姆、月嫂、洗衣等低频消费场景聚合 , 以求形成一个相对高频的消费场景 , 从而提升复购率 。
这么一来 , 就有点“大而全”的味道 , 在各个细分领域都有可以对标的强劲对手 , 又走上了58同城的老路 。
更为关键的是 , 跨界对手正虎视眈眈盯着天鹅到家的基本盘 。
当下 , 物业服务由单一业务迈向多元化综合经营 , 围绕社区场景深挖存量市场、拓展社区增值服务价值链已成为行业的共识 。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物业公司涉足家政服务 , 包括万科、保利、碧桂园等TOP级房企旗下的物业公司都将其视为重要的“第二曲线” , 譬如碧桂园的家政服务2019年收入为2.7亿元 , 同比增长207.80% 。
在社区这个重要的流量入口上 , 物业公司拥有近水楼台的优势 , 这考验着天鹅到家“护城河”的深度以及竞争力的持久度 。
简而言之 , 天鹅到家既面临来自O2O各个垂直领域对手的激烈竞争 , 又面临跨界而来对手的严峻挑战 , 如何稳存量、扩增量成为绕不开的难题 。
58受困 , 天鹅救主?
其实 , 天鹅到家IPO的成败与58同城的命运息息相关 。
58同城的高光时刻要追溯到2015年 , 合并了赶集网之后一举独占鳌头 , 以一家独大的姿态称霸分类信息行业 。
高光之下 , 58同城的危机也在酝酿 。
一方面 , 58同城的重心从捉对厮杀过渡到流量变现 , 忽视了用户体验 , 骗子大行其道 , 令其口碑一天天下滑 。
文章图片
图4/4
天鹅到家涉及的法律诉讼较多
据澎拜新闻报道 , 有248名被告人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诈骗信息 , 骗取超过5500名受害者将近亿元人民币 。
久而久之 , 不诚信成为58同城的关键词 。
另外一方面 , 由于口碑下滑 , 58同城的流量矩阵并未形成合力 , 反而被美团、贝壳、闲鱼等新晋对手蚕食 , 一步一步坠入流量焦虑中 。
最终 , 受困于增长乏力的58同城被资本市场边缘化 , 黯然以退市草草收场 。
此背景下 , 天鹅到家成为58同城重返资本市场的排头兵之一 , 一旦成功上市将昭示58同城再度崛起 , 为姚劲波的二次创业注入一剂强心针 , 也拉开了58同城分拆旗下资产各自独立上市的序幕 。
不过 , 某公募基金公司执行董事刘旭凌对天鹅到家的IPO并不乐观:“天鹅到家是中国最大的家政服务平台 , 然而缺乏长期稳定的盈利逻辑 , 也没有精细化深耕服务质量、解决客户痛点 , 反而热衷于求大、包装、讲故事 , 后面即使上市了 , 股价也没有长期上涨的基础 , 毕竟天鹅到家缺的不是资金 , 而是做事的态度 , 不是说上市融资就能提高服务、改变行业 。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天鹅到家的前途未卜 。
尽管如此 , 天鹅到家承担了拯救58同城的重任 , 如何撕下“不诚信”标签、摒弃流量变现的思维 , 以服务为先与体验至上为指挥棒 , 取得用户与资本市场的双重认可 , 成为其当务之急 。
这非一日之功可行 , 天鹅到家却不得不试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牙膏管|太空跨年是什么体验?航天员在太空也能吃到家乡美食?| 科学密探
- 天鹅山|珍贵“月壤”完成交接,在湖南韶山安家
- 社交|TikTok计划在美推出网红美食餐馆 但仅限网上下单并外送到家
- 最新消息|哈啰出行宣布推出自驾出租车业务 提供接送车到家服务
- Tesla|特斯拉撤回12亿美元补贴 德国经济部长:着急建厂等不及政府审批
- 手机|拼手速,别着急!vivo、iQOO双十一活动提前看一波
- 供需|巧借“数据脑”,抵御“黑天鹅”
- 市场资讯|“二选一”之外,零售商别着急对会员店下手
- 视点·观察|女子网购“s9999足银实心”银碗到家后发现可以摔成碎片
- 网友|微信又上新功能!“群聊恐惧症”有惊喜…网友:马上转到家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