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百度李震宇谈自动驾驶:商业化面向成熟市场,对激光雷达没偏见

_原题是:体验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转弯时有顿挫 , 还不会自动靠边停车 来源:公司联播 10月11日 , 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北京开放 , 可在海淀区、顺义区等的数十个站点免费试乘 。 李先生表示全程体验比想象的要平顺 , 不过靠边停车是由安全员去操作的 。 王先生称在转弯时有一些顿挫 , 希望能更快落地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吴雨欣
“随着智能车比重越来越大 , 智能交互系统未来会成为主流标配 。 ”4月18日 , 上海国际车展前夕 , 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李震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 , 谈及新造车势力正在“打击”豪华车品牌在中国的溢价能力 , 他认为 , 这种趋势现在刚刚开始 , 未来应该会更明显 。
李震宇 , 2007年加入百度 , 历任质量部、项目管理部、流程信息管理部、基础技术运营部、AI平台部、自动驾驶事业部(L4)负责人 , 于2017年8月开始担任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负责人 , 2021年3月 , 李震宇晋升为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 , 继续全面负责IDG的业务及管理工作 , 并向百度集团CEO李彦宏汇报 。
李彦宏曾评价 , IDG在智能交通方面已取得大幅领先的市场份额 , 它的业务优势加上百度在AI领域的积累和布局 , 目前车路云图协同发展 , 使得百度成为智能驾驶赛道未来最可能的winner 。
近几年 , 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接连上市 , 智能汽车市场也受到来自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青睐 。 2021年1月 , 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 , 后定名为集度汽车;3月 , 小米宣布造车 , 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 , 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
如何看待赛道里的新选手?李震宇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有新的选手 , 说明大家看好这个市场 , 有前途 , 幸运的是 , 在大家争先恐后进入这个赛道时 , 我们先进来了 。 ”
据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了解 , 百度从2013年开始布局自动驾驶 , 2017年推出了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 。 2020年 , Apollo测试里程总计超过700万公里 , 今年正在进行1000万公里突破 。
【澎湃新闻|百度李震宇谈自动驾驶:商业化面向成熟市场,对激光雷达没偏见】今年的上海车展上 , 百度将展示Apollo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 , 包括 , "智驾、智舱、智图、智云"四大系列产品 , 但据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了解 , 近期智能汽车上搭载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很是热闹 , 但百度Apollo在L4级自动驾驶robotaxi上采用了激光雷达 , 而在辅助驾驶领域则采用了纯视觉路线 , 比如 , Apollo智驾 , 该引擎中的ANP方案(Apollo Navigation Pilot , 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 就采用纯视觉自动驾驶技术 。
李震宇向澎湃新闻采访人员坦言 , 百度对激光雷达没有偏见 , 之所以会进行这样的布局是考虑到“车规”、“成本”等问题 。
“整体来看 , 我不觉得中国市场有谁比我们更懂激光雷达 , 我们知道它的好 , 也知道它的不足 。 因此 , 我们现在的观念是 , 如果是跑一个试验车 , 激光雷达是不错的 , 如果是量产车 , 坦率的说 , 目前的旋转式激光雷达还不及格 。 ”李震宇说 。
李震宇分析 , 不及格体现在两方面 , 一是在可靠性方面 , 激光雷达坏了可以换 , 但若一个激光雷达处在自动驾驶状态时坏了 , 就会引发安全性问题 , 百度曾请教过一些头部激光雷达公司 , 大家普遍反馈如果要达到真正车规量产的水平 , 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二是在价格方面 , 激光雷达成本过高 。
“目前来看 , L4级别的无人驾驶不用激光雷达 , 技术上过不了关 , 但L2级别的可以 , 如果激光雷达过了车规 , 把成本降下来 , 可能三五年之后 , 也可以用起来 , 最终还是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 推向市场 。 ” 李震宇说 。
对于智能驾驶 , 汽车主机厂商相对谨慎 , 若想让消费者更早地接触百度的智能驾驶技术 , 百度选择自己造车 , 与吉利合资的集度汽车最迟2024年量产上市 , 而李震宇也是集度汽车的董事之一 。
对于集度汽车与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的关系 , 李震宇向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从宏观上看 , 两者之间有纽带上的关系 , Apollo在百度集团内 , 集度汽车是经营独立的实体 。 “我们在做Apollo时 , 有时需要做端到端的体验 , 但很难部署进去 , 有辆车就能够做这个体验 , 这就像当年windows10推出的时候 , 找不到厂商装 , 微软推出了Surface , 安卓系统打市场时 , 谷歌推出了pixel 。 ” 李震宇说 。
李震宇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百度自动驾驶的商业化 , 会面向量产的成熟市场 , 比如 , L2+市场 , 这也是百度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主方向 。 “距离遍地都是L4级别的无人驾驶还有段时间 , 但在L2+上 , 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 。 另外 , 在限定场景下的无人驾驶 , 像出租车、巴士、矿业园区等封闭场景 , 也会做商业化 。 ” 李震宇说 。
谈及目前自动驾驶的发展还受制于哪些因素?李震宇表示 , 一是受制于技术;二是产品化 , 包括车规、成本问题 , 整个产业链没有足够成熟;三是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 。 “中国在政策法规方面 , 处理的还是比较好的 , 会看你技术的成熟度 , 但总会有些限制 , 需要一步步来 。 ”
据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了解 , 截止目前 , 百度Apollo已与全球70+汽车品牌建立起合作关系 , 超过700款车型搭载Apollo汽车智能化产品 。 而 Apollo GO在多城开展Robotaxi与Robobus运营的出行服务 , 百度计划在未来3年将Apollo GO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 从目前北京、长沙、沧州全面开放至30个城市 , 部署至少3000辆自动驾驶出租车 , 为3000万用户提供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