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扫描是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 , 主要用于对物体空间外形和结构进行扫描 , 以获得物体表面的空间坐标 。
目前三维扫描技术在文物、建筑、电商行业等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 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作为三维扫描技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分支 , 具有检测速度快、无需接触实物等特点 , 能够直接将大型复杂的、不规则的物体三维点云数据采集到电脑中 , 快速重构出所需的三维模型 , 取得良好效果 。
但是釆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进行扫描研究的过程中 , 会因仪器误差、物体自身因素误差和测量误差等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 从而使制造出的零件不准确 , 不能用于装配 , 所以找到误差的具体方向并降低误差值 , 使三维扫描技术向高精度、简单易操作的方向发展 , 是未来重点需要关注的地方 。
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测量原理 普通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 , 需要用到的主要硬件包括:工业相机;光源;标定板;三脚架;云台 。
文章图片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的原理是光学三角形法:利用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激光源投影到被测表面上 , 形成的漫反射图像在安置于空间某一位置的图像传感器成像 , 按照三角形原理 , 即可测出被测点的空间坐标 。
文章图片
三维扫描的流程 扫描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是:投影仪对被测物体投射光源 , 工业相机经过内、外参数设置后将连续拍摄的图片传输给电脑 , 电脑接收到点云数据后进行格式转换并保存 。
文章图片
▲ 三维扫描流程如图所示
影响激光扫描测量精度的因素 影响激光扫描测量精度的因素很多 , 分硬件、软件以及系统误差三方面 。
硬件方面 , 包括平台、摄像机、激光器等 。 这种误差主要是由于设备本身制造精度 , 零部件的老化破损等机械结构引起的误差 , 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更换提升硬件产品的产品性能 。
软件方面 , 影响激光扫描测量精度法人因素包含:被测物面表面特征不平整、激光扫描线中心提取、点云数据处理及模型重构误差等因素 。
1) 被测物体表面特征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被测物体表面的粗糙度、颜色、材质、倾斜角度影响激光扫描线的成像 , 是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 。 研究表明颜色浅的物体测量数据偏大 , 颜色深的物体测量数据会偏小 , 颜色越深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越大 。
文章图片
▲ 点击查看三维模型
2)激光扫描线中心提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线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有一定发散角 , 随着物面的景深、倾斜角度不同 , 激光扫描线图像的带宽是变化的 , 明暗度也在变化;此外 , 激光发生器发出的经过透镜 , 其能量分布不均匀 , 也会产生测量误差 。
3)点云数据处理及模型重构误差
扫描得到点云数据后 , 点云数据处理及模型重构过程也会给最终的模型带来误差 。 误差的来源包括第一点云数据对齐带来的误差 。 由于扫描多个视图的数据后需要进行对齐 , 当没有足够的对齐信息时 , 软件在对齐数据时可能产生偏差 。 这就要求扫描时要得到足够的重合数据 , 一般能保证数据的重合部分有三个定标点即可 。
文章图片
【误差|3D技术应用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如何提升测量精度?】其次点数据精简也会带来误差 。 有时候为了后续处理方便 , 会对庞大的数据进行精简 , 这时 , 精简掉的数据将会损失部分精度 , 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精简数据量要适中 , 一般控制在不超过原始数据量的50% 。
系统误差方面 , 一般包括三种:扫描设备制造误差、人为以及环境因素 。
扫描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带来误差 , 由于不同扫描设备本身的设置制造精度、老化程度不一样 , 在应用过程中会导致扫描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 。
人为误差是指操作者由于经验 , 误操作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 如设备校准等操作不合适等 。
文章图片
此外 , 扫描精度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 这也是引起误差的一个主要来源 。 在实际测量环境中的温度、光线等都会影响到测量的精度 。 针对这种情况 ,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尽量减少误差 。
1)测量金属件等反光强的模型可以喷显影剂 , 减少模型的反光 。
2)测量时避免环境光线的变化 , 如采用白光测量 , 则建议在较暗的环境中 , 还有尽量避免测量区域内人员走动等 。
3)人为误差 , 比如手持式激光三维扫描仪 , 釆用手持式扫描方法 , 扫描时手部的抖动 , 技术人员移动不合理也会导致测量误差的加大 。 扫描时尽量避免手部上下抖动 , 移动速度较缓慢且要均匀 。
一般来说扫描过程有诸多引起误差的因素 , 要遵守操纵规范 , 调整合适的扫描参数 , 把误差降到最低程度 。
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能够快速地获取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 , 利用建模软件的数据合并、特征提取和曲面拟合等功能进行数据处理 , 重建物体的三维模型 , 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 。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 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在工程、文博、电商等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 。 通过对非接触式三维扫描系统扫描精度的研究 , 希望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满足高精度、高效率以及适合各种曲面的数字化应用需求 , 帮助更多的用户实现数字化改革 。
推荐阅读
- 视界|这部电影里的黑洞竟然和真实黑洞这么像?丨夜问
- 虚拟|半月谈丨元宇宙的未来,是美好还是陷阱?
- 合成|AI合成主播丨“十四五”期间力争突破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
- 罗振宇|张庭夫妇公司涉嫌传销被查处;小米正式宣布对标苹果丨邦早报
- 产品|走进园区企业丨用尖端材料学解决医学难题
- 足迹|远古发现丨2021年这些有关“远古”的新发现,哪个曾让你大吃一惊?
- 公司|欧普照明:将GaN(氮化镓)技术应用于照明驱动电源上
- 化石|远古发现丨2021年这些有关“远古”的新发现,哪个曾让你大吃一惊?
- 情感|没开玩笑!对湖水喊话,它真的会回应丨智言智语
- 长江|新华全媒+丨“长江明白” 乘风破浪的追“星”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