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清明蔗,真的毒过蛇么?


甘蔗|清明蔗,真的毒过蛇么?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有句老话叫:“清明蔗 , 毒过蛇” , 它给小编一种甘蔗成精的错觉 , 仿佛过了清明甘蔗们齐齐长出獠牙 , 张嘴咬人……
清明后的甘蔗有毒 , 这句话有没有科学依据 , 是不是谣言呢?
其实 , 这句老话只说对了一半 。 甘蔗并不会因清明节的来临而突然产生毒素 , 这句话更科学的表达是:清明前后的甘蔗容易变质发霉 , 产生的毒素危险性高 。 罪魁祸首“3-硝基丙酸”
春季是变质甘蔗中毒的高峰期 , 因为甘蔗是冬季1-2月上市 , 开春时已经存放了较长时间 。 由于春季气温升高 , 如果运输、储存不当会导致真菌繁殖发生霉变 , 产生一种名叫3-硝基丙酸的毒素 。
3-硝基丙酸为一种神经毒素 , 是引起霉变甘蔗中毒的主要毒性物质 , 进入人体后迅速吸收 , 短时间内引起广泛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 干扰细胞内酶的代谢 , 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 从而引起脑水肿、脑疝等 。 严重者导致缺血坏死 , 出现各种有关的局灶症状 , 有些损害为不可逆性 。
谨防“红心”“黑心”蔗
那么 , 什么样的甘蔗才是“毒”甘蔗呢?
第一 , 正常的甘蔗外观色泽光滑 , 头部叶子是青的 , 如果在末端出现絮状或茸毛状的白色物质 , 表示已霉变 。 霉变的甘蔗外观光泽差 , 用手按质地较软 , 没有弹性 。
第二 , 正常的甘蔗气味清香;变质的甘蔗闻起来有霉味或者酒糟味 , 很难闻 。
第三 , 发霉的甘蔗往往存在失水的情况 , 切开来后断面呈红色或黄色 , 组织结构松松的 。 除了“红心”的不能吃外 , “黑心”的也不要吃 。
警惕来路不明的甘蔗汁
相比成段的甘蔗 , 购买街头售卖、来历不明的甘蔗汁 , 风险大为提升 。
甘蔗榨汁过程对消费者来说不可见 , 期间万一有不法商家将变质的甘蔗榨汁出售 , 消费者也无从分辨 , 但其中毒素却一点儿也没减少 。 此外 , 无证商贩的榨汁设备和环境都比较简陋 , 一旦清洗不到位也很可能出现微生物污染 , 同样具有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
因此 , 如果真的想喝甘蔗汁 , 可以在家自己压榨 , 或者购买那些正规商铺中现削现榨的甘蔗榨汁 , 自己全程“监督”榨汁过程 , 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和隐患 。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上海市健促中心科普基地
【甘蔗|清明蔗,真的毒过蛇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