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消毒水误售不容马虎,零蔗糖广告岂能含糊

4月15日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消毒水误售不容马虎,零蔗糖广告岂能含糊
文章图片
图1/8

宠物咖啡店的浣熊 , 需要经过动物检疫;境外的昆虫标本 , 不能随意入关;鳄龟等外来物种 , 不得擅自放生……今天 , 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 , 如何处理这些事关生物安全的问题 , 从此有了法律依据 。 生物安全 , 听起来很宏大 , 但在生活中 , 离我们并不遥远 。 维护生物安全 , 也不是“少数人”的职责 , 而是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 每一部法律的实施 , 都是一堂生动的普法课 。 恰逢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闲暇之余 , 不妨翻翻这部与每个人生活都息息相关的生物安全法 。
4月14日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消毒水误售不容马虎,零蔗糖广告岂能含糊
文章图片
图2/8

谁会将“放射性氚”与可爱的“吉祥物”联系在一起呢?近日 , 日本政府为了给福岛核电站排放核废水事件公关 , 竟将氚“吉祥物化” , 试图“为氚创造亲近感” , 如此“神操作” , 令人咋舌 。 对其他60余种放射性核素存而不论 , 对向海洋排放核废水的远期危害避而不谈 , 煞费苦心却终究欺骗不了世人 。 就连日本国内的漫画家都看不下去了 , 以漫画怒怼日本政府 。 一倒了之 , 极不负责;混淆视听 , 更是违背良心!奉劝一句 , 粉饰回避 , 无法遮盖对世界犯罪的意图;趁早打住 , 才是真正的“人畜无害” 。
4月13日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消毒水误售不容马虎,零蔗糖广告岂能含糊
文章图片
图3/8

顾客口渴 , 肯德基一门店竟“端上”一杯消毒水 。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 , 类似事件 , 并非首次 。 低级错误反复上演 , 让人对门店管理水平打上问号;一而再再而三的“粗心” , 让人对品牌的整改态度大失所望 。 食品安全大于天 , 容不得半点马虎 。 一次“小”疏忽 , 就可能酿成“大”事故 。 经营者必须拿出积极整改的措施 , 给公众一个交代;监管部门也有必要“亮剑” , 提高违规成本 , 让经营者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 。
4月12日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消毒水误售不容马虎,零蔗糖广告岂能含糊
文章图片
图4/8

“0蔗糖”等于“0糖”?乳茶有奶所以有糖 , 饮用过多肯定发胖 。 文字游戏防不胜防 , 故意误导岂不荒唐 , 影响口碑更难收场 。 打造品牌 , 商家务必仔细思量;童叟无欺 , 做好诚实用心文章;行事坦荡 , 行业才能风清气朗 。 此外 , “0卡0糖”也并非完全健康 , 摄入甜味剂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 为了健康 , 专家建议 , 每天保证1.5升以上饮水量 。
4月9日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消毒水误售不容马虎,零蔗糖广告岂能含糊
文章图片
图5/8

高校“掐架” , 殃及幼儿 。 据报道 , 某地一高校与另一高校因“争夺”地铁站名 , 要求属下幼儿园不再接收对方教师子女入托 , 事情在网上曝光后 , 迅速引发热议 。 以高校命名地铁站 , 好处不少 , 争取“冠名” , 也属人之常情 。 但起了争端就以“即日退园”作为要挟 , 协商无果就拿孩子撒气 , 如此做法 , 有失风度 , 也有辱斯文 。 事实上 , 地铁站命名自有其原则、规范和程序 , 哪怕产生分歧或争议 , 也应在尊重规则的前提下理性协商 , 而非出此“下策” 。 大学“冠名”地铁站 , 本是为“声名远播” , 但倘若不择手段 , 反而会坏了好名声 。 这样的“奇招” , 还是少一些为好 。
4月8日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消毒水误售不容马虎,零蔗糖广告岂能含糊
文章图片
图6/8

私家车内竟然藏着一双“眼睛”?!日前 , 某品牌车内摄像头拍摄的两段视频画面在网上流传 , 引发广泛关注 , 也令不少车主对隐私安全感到担忧 。 多个汽车品牌回应 , 车内设置摄像头的目的 , 是改善自动驾驶安全功能 , 比如检测疲劳驾驶、加强防盗等 , 除特殊情况外 , 不会随意激活摄像头 。 由此看来 , 无论是车主的顾虑 , 还是企业的澄清 , 都有其道理 。 摄像头的功能 , 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 既能为防控危险加一道“锁” , 也可能为侵犯隐私开一扇“门” 。 要彻底打消车主的疑虑 , 既需要车企进一步细化车内摄像头的使用规范 , 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 只有保证车内摄像头在守护安全与保护隐私之间达成平衡 , 才能使其成为保驾护航的“守护神” , 让智能汽车行得更稳 。
4月7日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消毒水误售不容马虎,零蔗糖广告岂能含糊
文章图片
图7/8

“随心飞”竟成了“闹心飞”!据报道 , 有网友买了相关产品后 , 遇到14次航变 , 严重影响行程 , 还有网友反映 , 如今“随心飞”很难买到想要的航段 。 “套餐好买 , 机票难兑” , 想要出行却一票难求 , 这样的结果 , 让网友直呼“闹心” 。 想当初 , 疫情期间 , 多家航空公司推出“随心飞”产品 , 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一定条件下不限次数飞行 。 这既让许多消费者实现“飞行自由” , 也挽救了航空公司的业绩 。 如今 , 行业回暖 , 有的公司却为“随心飞”层层设障 , 这不仅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 还有损公司信誉形象 。 当初劝消费者掏腰包时有多热情 , 现在兑现服务时就应该有多周到 。 希望相关企业 , 能倾听消费者呼声 , 少一些“套路” , 多一份真诚 。 要知道 , 保护好用户利益 , 才能赢得更大市场 。
4月6日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消毒水误售不容马虎,零蔗糖广告岂能含糊
文章图片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消毒水误售不容马虎,零蔗糖广告岂能含糊】图8/8

短短几日内 , 一款国产品牌球鞋的价格竟飙涨31倍 , 网络上一些人借机哄抬“国货”价格的行为 , 令人咋舌 。 大家对炒鞋的把戏并不陌生 , 说白了就是倒买倒卖 , 投机客先大肆扫货 , 垄断货源后 , 再坐地起价 。 此前 , 类似行为常发生在国外品牌上 , 如今 , 炒鞋人竟借着“新疆棉花”等热点话题 , 将手伸向国产品牌 。 鞋是用来穿的 , 不是用来炒的 。 利用大家的爱国情绪“炒鞋” , 最终只会伤害大众的热情;让普通消费者对着天价望而却步 , 也难免会伤害国产品牌的信誉 。 相关网购平台必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 切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更不可为这场乱象推波助澜 。 期待监管部门重拳出击 , 及时刹住这股不良风气 , 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