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多方共话“人工智能时代”新蓝图

后疫情时代 , 人工智能如何驱动数字经济持续飞速发展?今年博鳌亚洲论坛设置了“后疫情时代的人工智能”等分论坛 , 与会嘉宾深度探讨人工智能在技术、场景、需求等方面的突破与发展 , 共同描绘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蓝图 。
1956年 , “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正式诞生 。 65年来 , 全球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技术 , 从自动推理、搜索方法到机器学习、知识获取 , 越来越多的技术“融合创新”使得人工智能现在的研究算法和早些年有很大的不同 。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在会上分享了深度学习平台和AI芯片的融合创新 , “以百度为例 , 飞桨是深度学习平台 , 但我们并不仅仅是做深度学习这样一套算法平台 , 而是跟更底层的芯片结合起来 。 有了百度昆仑芯片跟飞桨深度学习平台的联合优化 , 使效果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
目前 , 百度飞桨已凝聚超265万开发者 , 服务10万家企业 , 基于飞桨平台创建了超过34万个模型 , 在城市、工业、电力、通信等很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都有飞桨在发挥作用 。 王海峰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今天 ,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 , 但从应用的角度实际上门槛在不断降低 。 ”很多科学家在研究小样本、低能耗的人工智能技术 , 比如量子计算 , 如果实现带来突破 , 会对计算架构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
2021年 , 人工智能行业迎来政策红利大年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多次提到“人工智能” , 以其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 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 , 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保障和核心驱动力之一 。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表示 , 立足于应用场景驱动 , 认知智能行业应用不断落地 , 智慧教育、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客服、智慧司法 , 将实实在在解决社会刚需 。 “比如第二波输入性病例增加的时候 , 机场、海关、社区工作人员拿着科大讯飞翻译器和国外的来宾进行沟通 , 我们的电话机器人也参与了武汉3500万人的排查 , 最后还到了韩国进行疫情防控” 。 而在教育领域 , 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特点 , 给每个人推送不同的知识图谱等也是科大讯飞当前的重点工作 。
提到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 , “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这一趋势成为嘉宾们的普遍共识 。 网易有道高级副总裁刘韧磊指出 , “未来 , 每个人都能训练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 。 比如 , 父母可以把人工智能产品训练成自己的声音 , 为孩子讲故事、教英语 , 其实是换了一种陪伴方式 。 ”杜兰也表示 , 人机共存时代的情感诉求愈发迫切 。 未来人工智能能做到机器对话中的情绪识别和情绪合成 , 人工智能将助推识别并解决情感诉求 , 让社会更加有温度 。
杜兰表示 , 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等技术 , 可以帮助解决老年人“看不清字”“打字速度慢”等痛点问题 , 让他们非常方便地使用人工智能应用和外界进行交流 。 而人工智能在老年人身体机能、情感陪护和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 让其成为老年人的“亲朋好友” , 在“科技适老”方面体现出极大价值 。
【科大讯飞|多方共话“人工智能时代”新蓝图】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杨燕青表示 ,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数字经济在各个场景的落地加快 , 人工智能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 在未来20至30年 , “我们可以从今天狭义的人工智能发展到通用人工智能 。 这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做很多事 , 且标准治理、伦理、价值观也非常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