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果财经|车企鏖战上海车展:智能、电动汽车占领“C位”
车企鏖战上海车展:智能、电动汽车占领“C位”
本报采访人员/高沛通/赵毅/上海报道
【贝果财经|车企鏖战上海车展:智能、电动汽车占领“C位”】“智能、电动”汽车 , 被置于车展的绝对C位 。
4月19日 , 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拉开帷幕 , 主题“拥抱变化” 。 在汽车产业面临电气化、智能化变革的背景下 , 如果说在此之前智能、电动汽车尚被传统车企巨头在车展上放于一隅 , 此次局势则出现明显的变化 。
《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数种几乎肉眼可见的力量在此次车展上角逐 。 这其中包括岚图、极狐、广汽埃安等背靠传统国资车企的“国家队” , 包括小鹏、蔚来、理想等头部造车新势力 , 包括比亚迪、欧拉、极氪、赛力斯等头部或背靠头部民营车企的品牌 , 包括宝马、丰田、日产等国际巨头 , 包括华为、百度等科技公司 , 这其中还未囊括备受瞩目又颇受争议的恒大汽车 , 刚官宣造车不久的小米等 。
在这背后 , 是市场外部环境在快速变化 。 如2021年被指为激光雷达量产元年 , 在硬件上支撑智能汽车向L3-L4级别自动驾驶水平挺进 , 更不用说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小鹏P7和五菱宏光MINI EV为代表的中高端与微型车电动车市场快速破局 , 以及2023年被不断探讨认为或成智能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竞争的“临界点” 。
进一步来看 , 不同的车企力量角逐中 , 一些问题则继续被讨论 。 如极狐、广汽埃安等“国家队”们 , 多采取借力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的方式 , 完成高等级的自动驾驶等 , 这也促使华为、百度们在此次车展上大放异彩 , 而小鹏、蔚来等部分头部造车新势力则走类似特斯拉的全栈自研的方式 , 将自动驾驶等视为自身的核心能力而不假手于人 。
备战“临界点”
汽车产业转型的方向和“临界点” , 正快速明确和到来 。
早在2019年底的广州车展上 , 汽车产业转型尚被囊括为“新四化”转型 , 及至当前则进一步明确为电动化、智能化 , 另外的共享化已很少被提及 , 网联化则被囊括进智能化之中 。 2020年底 ,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与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对话中称 , 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方向已经很明确 , 没想明白的车企不是这个行业没被想明白 , 而是自己没想明白 。
2023年前后则较多地被认为是智能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进行竞争的“临界点” 。 从行业目标来看 , 根据2020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目标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 2020年这一占比为5.40% 。
车企们正加紧布局 , 迎接这一“临界点”的到来 。
在“国家队”中 , 广汽埃安2020年11月品牌独立 , 此次上海车展上推出新车AION Y , 补贴后定价10.46万~14.86万元 , 这无疑直接瞄准传统燃油车统治力最为强大的10万~15万元细分市场 , 意欲直接与其竞争分一杯羹 。
在“三电”、自动驾驶方面 , 一向强调科技布局的广汽布局弹匣电池等技术 , 推出了号称全球首个L3自动驾驶车型AION LX , 根据披露的信息 , 今年搭载了广汽最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统G-OS的ADiGO 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也将在AION Y上率先应用 。
长安汽车方面 , 根据此次车展透露的信息 , 其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 高端品牌名称即将公布 , 未来五年将陆续推出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 , 首批两款智能电动汽车将在年内亮相 , 到2022年 , 率先实现L4级智能网联汽车上市 。
造车新势力方面 , 此次小鹏汽车推全新P5车型 , 该车号称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汽车 , 预计 2021 年四季度开启交付 , 在激光雷达的加持之下 , P5将搭载XPilot 3.5辅助驾驶系统 , 实现城市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 在自动驾驶领域更进一步 。
从定位上看 , P5为紧凑型轿车 , 主打家用 , 虽目前价格尚未披露 , 但市场普遍预测价格区间在15万~20万元 , 与小鹏汽车内部人士沟通时 , 对方表示该车代表着小鹏的一种尝试 , 即家用车市场对拥有更高智能水平的车型的真正接受程度 , 这一考量之下 , P5价格下探 , 外观颜值也对车内空间进行让步 。
值得注意的是 , 华为、百度在此次车展上也尤为引入瞩目 。
自称“不造车”的华为 , 此次独立参展 , 且在小康集团旗下的赛力斯品牌、北汽旗下的极狐品牌的展台上频频被提起 , 尤其在极狐方面 , 此次车展上推出了首款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的量产车型 , 搭载3颗激光雷达 。 百度方面 , 则助力威马汽车新推出的W6车型拥有号称L4级别的自动泊车 。
此外 , 一直饱受市场关注的恒大汽车 , 此次携9款车首次亮相车展 , 恒大汽车总裁刘永灼在发布会上详细阐述恒大造车的发展战略、研发进展 。 当天下午 , 恒大汽车上海工厂还对外开放 , 并进行了小范围的媒体试驾 。
根据对外透露的信息 , 2021年四季度 , 恒大汽车全面进入试生产 , 2022年大规模交付 , 动力电池产品也将于2021年下半年量产 , 在发布会上 , 刚刚加入恒大汽车不久的原宝马、英菲尼迪高管戴雷现身 , 揭晓了恒驰1-恒驰9的车型部分参数 , 根据透露的信息 , 9款车型最高综合续航都达到700km , 部分车型超过800km 。
发力不同技术路线
纯电动之外 , 还有诸多车企加码新能源布局 , 但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 。
日系合资品牌方面 , 东风日产在此次车展上 , 首次将e-POWER技术完整呈现在国内消费者面前 。 在车展前夕 , 日产还举办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动力——技术日产e-POWER之夜” 。根据披露的信息 , 2021年东风日产将在中国市场开启电驱化攻势 , 推出国内首款搭载e-POWER技术的新车型 。
具体来看 , e-POWER技术与丰田、本田的混动技术路径不同 , 特点为全时电驱、高效发电、闪充闪放 ,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 该技术为一项颇为成熟的技术 , 2016年首次搭载在NOTE e-POWER车型上 , 上市后在2018年为日产赢得日本市场销量冠军 。 此外在电动化进展方面 , 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 , 揭开日产新篇章的重磅纯电动车型Ariya , 也计划于2021年引入中国 。
此次车展上 , 广汽本田首款本田品牌新能源车型皓影锐·混动e+进行全球首秀 , 该车为插混车型 , 搭载本田第三代i-MMD PHEV技术 , 广汽丰田称 , 该车的到来意味着广汽本田正式迈入“混动、插电式混动、纯电动”的全矩阵电动化布局时代 。 此外 , 根据广汽本田透露的信息 , 公司正加速推动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升级 , 下半年将率先导入第三代Honda CONNECT , 搭载在一系列新车上 。
自主品牌的混动技术方面 , 以比亚迪最为知名 。 此次车展 , 比亚迪推出2021款唐 DM-i , 具体来看 , 比亚迪混动为插混 , 分为DM-i和DM-p , 前者主打动力 , 后者主打低油耗 。 2021年1月 , 比亚迪的DM-i平台推出 , 率先搭载该平台的为秦PLUS、宋PLUS、唐 , 在上海车展之前 , 上述秦PLUS、宋PLUS已经上市 , 比亚迪亦丝毫不掩饰其野心 , 欲凭借上述三款产品的低油耗和与同级燃油车在同一水平的定价 , 颠覆燃油车市场 。
广汽集团自主品牌方面 , 混动布局被划分在广汽传祺旗下 。 广汽传祺称 , 将全速推进混动技术的落地 , 以打造中国最强混动技术平台 , 首款搭载丰田THS双电机混动系统的传祺旗舰车型 , 将在年底上市 。 从平台架构角度看 , 广汽打造了GPMA平台架构 , 该架构下涵盖常规、混动、插混等多种动力组合 , 不过该架构下的 , 搭载广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高效率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混动系统 , 需2022年才有车型上市 。
就此次车展来看 , 广汽传祺将更多重点放在基于ADiGO 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的智能座舱的GS4 PLUS , 以及正在推进预计三季度上市的全新轿车影豹上 , 对于该款轿车 , 一直在轿车产品线上弱势的广汽传祺 , 倾注了颇多心血 。
此外 , 广汽三菱方面 , 其在此次车展上发布了全新纯电动车型阿图柯(AIRTREK) , 以及数字化服务平台“M-SPACE” APP 的2.0版本 , 根据广汽三菱透露的信息 , 2021年其将上市一款由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首次联合研发的新能源车型 。
推荐阅读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IT|消失8年再推新车 又一老牌车企宣布回归
- IT|车企圈粉术:“特斯拉酒”贵超茅台 蔚来车主18万买周边
- 智能汽车|华为如何助力车企“造好车”
- Microsoft|微软成为雅虎财经2021年年度最佳公司
- Tesla|马斯克看好中国车企:聪明且勤奋的人太多了,会把事情做好
- |被众多车企“抛弃”、增长放缓,Mobileye值不值500亿美元?
- 第一财经|百度将发布元宇宙产品“希壤”
- 第一财经|人口问题急迫 马斯克“催生”
- 第一财经|谁是格力奥克斯 八年之争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