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设“人才日”:多彩贵州的深情召唤

◎采访人员 何星辉 实 习 生 周泓汛 张 华 
“希望省外专家人才多到贵州走一走、看一看 , 感受黔中大地发展脉动 , 体会多彩贵州独特风情 , 寻找合作共赢宝贵机遇……”4月23日 , 首个贵州“人才日” , 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省长李炳军联名发出公开信 , 向人才抛出“橄榄枝” 。 围绕着“人才日” , 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活动:慰问人才、成立“人才之家”、召开座谈会…… 
从今年起 , 将每年4月第四周的星期五确定为“人才日” , 贵州的目标是 , 打造成全国最有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之一 。  
一种求贤若渴的姿态 
“白酒、茶叶和辣椒是遵义的传统优势产业 , 这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离不开科技创新 , 更离不开人才 。 ”4月24日 , 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一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 ,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如是说 。  
当天 , 受邀的院士和专家聚集一堂 , 建言献策 。 而人才 , 始终是这场座谈会的一大关键词 。 就如何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 , 与会者各抒己见 , 气氛热烈 。 座谈会之后 , 是各种对接会和考察活动 。  
这是遵义为贵州首个“人才日”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 , 招才引智的目的非常明显 。  
【|首设“人才日”:多彩贵州的深情召唤】2020年 , 遵义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20亿元 , 经济总量位列西部非省会城市第2位 , 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第63位 。 尤其是全市92.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 让这个红色之城实现了新胜利和新跨越 。  
遵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汪海波说 , 在这个过程中 , 各方人才始终奋斗在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 , 充分发挥了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的关键作用 。  
事实上 , 在招才引智方面 , 遵义不乏创新之举 。 2017年 , 全国唯一一个实体化运营的院士工作中心成立 , 遵义“筑巢引凤”式集聚院士专家创新创业 , 引来了汪懋华、欧阳自远、李玉等13名院士专家领衔11支团队入驻或开展合作 。  
汪海波用“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形容当地对人才的渴盼 。 而今 , 求贤若渴 , 不光是遵义 , 而且是整个贵州展现给外界的一种姿态 。  
从“贵漂”到“贵定” , 筑梦“黄金十年” 
“我觉得贵州就是我的福地 , 自从来到贵州 , 公司取得快速发展 , 我个人也收获了很多荣誉……”贵州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董博说 。  
董博是吉林人 , 2015年学成归国后 , 便来到贵阳双龙经济开发区开启了大数据创业 。 当地礼敬人才 , 多方提供便利 。 短短几年间 , 公司由最初的5个人拓展到了如今的100多人 , 董博也由“贵漂”变为“贵定” , 在贵州扎了根 。  
她坦言 , 贵州有最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 。  
近年来 , 随着贵州以大数据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 “贵漂”这一个并不引人注意的族群渐成气候 。 多彩贵州 , 也正成为越来越多青年才俊的筑梦之地 。 为打造人才“磁场” , 贵州不断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 。  
“良好的蓝图对优秀人才会起到更好的吸引作用 。 ”贵州省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贵州科学院副院长周少奇教授是从广东引进的科技人才 , 来到贵州已有8年 。 也正是在贵州 , 周少奇的科研之路越来越平坦 。 突破国际上生物脱氮研究领域120余年无法逾越的难题 , 他的独门绝技在贵州找到了更广阔的应用天地 。  
数据显示 , 2020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17826.56亿元 , 比上年增长4.5% , 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 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 。 “黄金十年”背后 , 贵州的大扶贫全面胜利 , 大生态蔚为壮观 , 大数据崛地而起 。  
无数科技人才也在这里找到了施展拳脚的舞台 。  
多彩贵州召唤天下英才 
“全省上下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 求贤若渴寻觅人才 , 各尽其能用好人才 , 无微不至服务人才……”4月23日 , 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省长李炳军在联名公开信中 , 对全省各级干部谆谆教诲 。  
当天 , 贵州省人才之家揭牌 。 这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和服务人才的一个重要阵地 , 面向全省各类人才提供人才政策宣传、社会保障、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办理等“一站式”服务 。  
在服务人才上 , 贵州做了一些探索 , 通过向院士和专家颁发“优才卡” , 让他们在医疗卫生、子女入学、安居保障、金融、政务等方面享受更加优惠、更加便捷的服务 。  
“发这个‘优才卡’ , 深深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人才的关心和爱护 , 使科研工作者集中精力搞自己的科研项目 。 ”从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刘捷手中接过“优才卡”的时候 , 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马克俭院士颇为感慨 。  
今天的贵州 , 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渴求人才 。 贵阳贵安推出人才新政26条措施 , 每一条举措都是干货、硬货 。 其中 , 对人才带项目、技术、资金到贵阳贵安创办企业的 , 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 对重点人才或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的生活、科研奖励补助 。 值得一提的是 , 探亲补贴、外籍人才医保费用报销等措施属于全国创新举措 。  
4月24日开幕的贵州人博会 , 全省9个市州共遴选77个“揭榜挂帅”优质项目 , 项目总投资额达140多亿元 , 拟引聘161名相关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或团队 。  
贵州 , 开始有点诚邀天下英才“会盟”的架势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