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桩换电柜能缓解充电难吗

■采访人员 毛锦伟 栗思 
5月1日起 ,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将开始施行 。 条例明确 , 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 , 不得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 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停放、充电…… 
在申城 , 条例中涉及的不规范充电场景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 比如 , 在一些社区里 , 沿街门面的商贩往往拉出长长的拖线板 , 将电瓶车放在人行道上充电;一些老小区里 , 由于场地受限缺乏集中充电场所 , 居民从楼上“飞线”充电成了无奈之举;一些外卖快递的网点 , 拖线板接着拖线板 , 七八个大电瓶正插在上面一起充电 。 新规实施后 , 居民、商贩、骑手将如何解决日常的充电需求? 
申城街头出现的共享充电桩、换电柜或许是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 这些充电桩、换电柜好用吗?能不能满足电瓶车充电的需求? 
外卖、快递网点附近换电柜 
“10块钱一天 , 随便换” 
对于外卖、快递骑手来说 , 新规实施后他们将面临很多难题 。 外卖骑手吕超说:“不仅是入室充电受限 , 骑手们一贯使用的拼装大容量、高电压电池也在禁止之列” 。 这意味着 , 骑手们需要准备更多的电瓶车电池随时换着用 , 还得为这些电池找到安全的充电方式 。  
杨浦区翔殷路775号至779号是一处骑手网点 。 近日 , 在这个网点门外的人行道上 , 出现3台换电柜 。 这段人行道因设置了过街地道出入口而有些曲折 , 2台“智租换电”和1台“哈喽换电”换电柜刚好位于人行道弯折处 。  
4月20日上午10时许 , 美团骑手小陈走出翔殷路775号网点 , 准备开工送午餐 。 只见他提着一块电池 , 径直走向位于翔殷路779号门口的换电柜 , 并停在内侧的“智租换电”2号换电柜前 。 手指敲击上方屏幕 , 屏幕下方的10个格子内是否有电池、当前容量多少一目了然 。 手机扫码登录 , 空闲的6号格仓门弹开 。 他将提来的电池塞入格子 , 并沿着滑轨推到最里侧 , 确保电池上的充电口与格子内的充电头插紧 。 待屏幕上显示检测到电池和34%的剩余电量后 , 他关上6号格仓门 , 随即2号格仓门又弹开 。 格子内有一块电池 , 屏幕显示已充了77%的电量 。 他拉出这块电池 , 返回翔殷路775号门口 , 将电池塞入停在人行道上的电瓶车踏板下方电池槽内 , 用一根转接线与电瓶车联通 。  
小陈说 , 他已经习惯使用换电柜内的电池 , 每天要换三四次 , 为此他需要支付299元的月租费 。 尽管换电柜的电池相比自己以前使用的大容量电池要小很多 , 一块电池续航只有30公里左右 , “但不够用就回来换呗 , 反正10块钱一天随便换” 。 采访人员在现场蹲守2小时 , 陆续有近10名骑手前来换电池 , 他们都觉得换电柜方便 , 不用操心充电的事 。 采访人员离开时 , 小陈放入换电柜的电池电量 , 已从34%充至70% 。  
采访人员留意到 , 申城的换电柜布局 , 目前基本都跟着快递、外卖的网点走 。 中午12时 , 正是外卖高峰 , 浦东新区周浦镇横桥路上 , 一名外卖骑手将电瓶车停在横桥路326号每日优鲜门口 。 这里设有3台换电柜 。 只见他从电瓶车上取下几近没电的电池 , 手机扫码操作换电池 。 采访人员算了算 , 他从停车到换好电池 , 前后不过1分钟 。 附近另一处周康路万信酒店旁的换电柜 , 短短20分钟有8名骑手来此换电池 。  
外卖骑手小申说 , 这两处换电柜距离周浦镇万达广场不过2公里 , 周边园区、居民区密集 , 成了外卖骑手首选的换电地点 。  
人行道上的共享充电桩 
“白天商家用 , 晚上居民用” 
相比服务骑手的换电柜 , 近日在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出现的共享充电桩更被寄予厚望 。  
4月20日下午 , 采访人员来到枣阳路上 。 西侧东方有线枣阳路营业厅门口的人行道边缘 , 一排形状别致的“花坛”很是醒目 。 “花坛”呈“几”字型排成一溜 。 “几”字两侧凹下处安装了搁板 , 搁板上摆了花盆 , 而凸起处则是一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 6个充电桩上共安装了10个插座 , 由安装在一端的充电桩控制器控制 。 市民将电瓶车停到充电桩所在的白线区域后 , 可扫码付费启用前方对应的插座 , 插入充电器后即可为电瓶车充电 。 采访人员扫码后得知 , 付费1元可充电4小时 。 从充电桩上的品牌得知 , 这组充电桩由“中国铁塔”所建 。  
环视四周 , 这段枣阳路市口繁忙 , 充电桩一侧是一排沿街商铺 , 对面是普陀区青少年中心 , 人行道上停放着不少电瓶车 。 充电桩用的人多吗?下午2时许 , 充电桩所在的白线区域内停满电瓶车 , 10个插座端口无一空闲 , 均处于占用状态 。  
谁在使用充电桩?不远处一家房产中介工作人员把采访人员领到一辆蓝色电瓶车前 , 称是她的车 。 她说 , 中介工作人员是电瓶车重度使用人群 , 上下班和带看房源都得骑电瓶车 。 以前他们只能从店铺内拉出一个拖线板 , 将拖线板和充电器都挂在车上充电 , “安全不说 , 来来往往都是人 , 总担心会把人绊倒” 。 如今有了这排充电桩 , 大家都自觉地扫码充电 。  
采访人员从曹杨新村街道获悉 , 枣阳路上这样的充电桩 , 街道辖区已布设6个 。 在布点时 , 除了考虑人行道自身条件外 , 选择的均是沿街商铺集中、靠近小区的区域 , 尤其是靠近集中充电设施不足的开放式小区 。 运营方中国铁塔上海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 , 枣阳路这组充电桩的10个插座端口 , 每天使用频次在20余次 , 不仅白天有人用 , 晚上11时后也有人使用 , 使用率非常高 。 这意味着充电桩实现“白天服务商铺 , 晚上服务居民”的初衷 , 缓解了“道路飞线”和“入室充电”等乱象 。 曹杨新村街道有关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类似的备选点位已圈定近20个 。  
换电柜占用公共空间引矛盾 
车横在人行道上影响通行 
采访人员实地走访发现 , 街头共享充电桩和换电柜的确起到了疏解充电难的作用 , 不过这些充电桩和换电柜也引发一些始料未及的矛盾 。  
4月10日 , 杨浦区有市民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 , 投诉翔殷路779号人行道上的换电柜占用人行道 , 骑手换电时往往把车也横在人行道上 , 导致附近居民通行不便 。 采访人员在现场蹲守时发现这一问题确实存在 。 尤其当两位骑手同时前来换电 , 两辆车一堵 , 行人通行大受影响 。 采访人员向翔殷路779号骑手招募点的工作人员了解 , 他们坦承3台换电柜是招募点主动联系厂家来安装的 , 用的电也是从翔殷路779号屋内直接接过去的 。 对于占用人行道是否需要审批程序、是否会影响通行 , 确实没有考虑 。  
引进安装只图方便 , 却未考虑占用公共空间带来的影响 , 这是目前换电柜存在的通病 。 若不加以限制 , 或许会像共享单车一样 , 成为城市管理新的隐忧 。 此外 , 为骑手们服务的换电柜竟然出现在小区里 。 安装在柳营路650弄小区Y座楼附近的换电柜就是一例 。 4月20日下午4时 , 采访人员在柳营路650弄看到 , Y座楼门口10多辆电瓶车一字排开 , 一个高2米左右的换电柜立在大门西侧 。 换电柜的显示屏已经碎裂 , 不过 , 手机App显示该处换电柜仍在正常运行 , 里面正有4个可供更换的电池 。 小区居民称 , 该换电柜除了租住在这里的外卖骑手使用 , 附近其他外卖骑手也会来换电 , “外来人员进进出出 , 存在安全隐患”“安装这个征得大家同意了吗”…… 
居民们的投诉令柳营路650弄所在的居委会十分为难 。 “以前直接从屋子里拉线出来充 , 乱得很” 。 2020年初 , 外卖站点主动引入换电柜 , “据介绍是拥有自动断电功能 , 安全性方面好很多” ,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说 , “自那之后 , 飞线充电就少了” 。 不过 , 进场前确实未征询业主意见 , 也未跟物业签署相关协议 。 她认为 , 换电柜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 , “新事物肯定是在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 。  
而在普陀区枣阳路 , 即便点位精心选择 , 并与属地政府协商一致 , 且共享充电桩占地更小 , 但附近居民仍指出 , 安装充电桩后 , 停放的电瓶车后移压住盲道……中国铁塔上海公司一名负责人表示 , 由于要占用公共区域 , 寻找点位要兼顾覆盖使用人群和不妨碍道路通行 , 确实有难度 。 他建议随着新规的实施 , 政府部门应对电瓶车的充电生态有个整体规划 , 为居民、社区商业以及外卖骑手充电规划立体“充电圈” , 避免这些设施无序扩展占用公共空间 。  
【|共享充电桩换电柜能缓解充电难吗】采访中也有不少骑手和市民反映 , 这些新设施不够稳定 , “电池不耐用”“电量显示不实”“充电不稳定”等问题较普遍 。 业内人士建议 , 作为新出现的公共设施 , 在管理上应该有前瞻性 , 应该接入“一网统管” , 纳入城市管理及时响应 。 利用好充电设施提供的大数据 , 梳理市民的充电行为 , 为管好电瓶车提供数据支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