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以会兴业 “智造”天津未来

“华为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将设置500平方米超大展台 , 诠释‘智能体’理念……”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代表处 , 总经理许超指着电脑上的展区效果图 , 向采访人员介绍哪些新技术将亮相大会 。 “大会像一个‘牵引点’ , 吸引越来越多智能科技企业向天津聚集 。 且龙头企业因大会落地项目 , 还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津 , 既助推企业也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 。 ”正如许超感受的这般 , 天津充分利用世界智能大会平台 , “以会兴业”步伐越走越快 , 创新引领的智能科技产业正在“智造”天津未来 。
作为连续参加四届大会的老朋友 , 华为是参展面积最大的企业之一 , 每年都在布展的推陈出新上不遗余力 。 最令许超关注的是大会为华为的“数字产业化”搭建平台 , 为天津千行百业的“产业数字化”赋能 。 他举例道:华为与天津能源集团合作 , 利用新一代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 满足不同居民的温度需求、提升供热服务质量和节能环保 , 实现个性化智慧供热;与公安部门联手布局科技信息化建设 , 打击违法犯罪等;推动国网电力数字化转型 , 让城市用电更智慧……
从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发布会上获悉 , 前四届大会共签署348项合作协议 , 协议投资额达到3532亿元 。 其中 , 与国家部委、高校签署部市、院市等合作协议6项 , 与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及中国电子、中电科、中车等行业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协议16项 , 各区、各部门签署具体项目合作协议329项 。 紫光云、360、TCL、联想、麒麟等企业总部落户本市;华为鲲鹏生态、阿里巴巴天津中心、腾讯IDC数据中心、科大讯飞北方声谷、中电科新材料、新松机器人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成功落地 。
以会兴业带来的不单是城市发展 , 更有为智能科技引领的智慧生活 。 深之蓝(天津)水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水下机器人 , 能在恶劣环境中进行搜救 , 还在高端水产养殖上大展拳脚 。 “例如海参、鲍鱼等深远海养殖 , 需潜水员去水下探查 , 既辛苦又危险 。 我们的水下机器人接过‘接力棒’ , 不仅能勘察 , 还把搜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 为养殖插上智慧翅膀 , 让百姓吃到品质更好的海产品 。 ”行政总监程林毅表示 。
因会“栖居”的除了企业 , 更有高端人才 。 2018年第二届大会期间 , 本市发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 , 时隔三年 , 累计引进人才37.8万 , 且主要是围绕智能科技创新的相关人才 , 让“天下英才天津用” 。 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 , 又推出“海河英才”创业大赛 , 着力引进一批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技术成果领先、拥有较好产业化市场前景的创业团队 , 以创业带动就业 。 去年12月 , 天津聚焦为“1+3+4”产业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 成立了以智能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汽车等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 , 通过产业链和人才链的无缝对接 , 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
在为天津带来有形之业的同时 , 大会溢出的无形之力不容忽视 。 中国科协最新发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 天津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6.58% , 位列全国第三 。 由此可见 , 在大会推动下 , 天津的整体创新能力正在提升 , 创新活力正在聚集 , 而这不正是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吗?
【天津|以会兴业 “智造”天津未来】本报采访人员 史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