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到处是老年人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赵 磊朱晓宇 闫俊文
来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你的朋友圈 , 你爸妈每条都点赞 。 你刷抖音 , 看到了爷爷奶奶拍的视频 。 甚至在B站 , 都出现了长辈的身影 。 近年来 , 很多人都可以清晰感知到 , 那些常用的App里 ,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
最新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也表明 , 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 。
在5月11日的发布会上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 , 我国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 2010-2020年 ,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 , 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 。 与上个十年相比 , 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 。
目前 ,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 , 其中 , 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 。 全国31个省份中 , 有16个省份的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500万人 , 其中 , 有6个省份的老年人口是超过了1000万人 。
正如宁吉喆所说 , 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 , 这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 比如减少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 。
如今 , 超市收银员、机场安检员甚至工地上的建筑工人都不乏老年人 , 智联招聘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 , 越来越多的中老年求职者进入了再就业市场 。 2020年2-9月 , 智联招聘平台提交简历的50岁及以上同比增长32.4% , 是35岁以下求职者的4倍多 。
老年人群体的扩大 , 也带来一些新的产业机遇 , 近3亿人的老年群体 , 意味着大量的闲暇时间、更准确的群体需求和稳定的消费能力 , “银发经济”方兴未艾 , 各类面向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也在起步阶段 , 隐藏着无数财富密码 。
互联网这方面的苗头最明显 。 去年10月23日发布的《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 , 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日均使用互联网时长达到64.8分钟 , 比40岁以上的用户多16.2分钟 , 也高于平台用户平均水平 。 老年人退出社会职场生活后 , 因为闲暇时间增多 , 孤独感更为强烈 , 因而他们倾向于用社交、娱乐、情感内容来充实生活 。
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还在使用功能机或使用智能机但不上网 , 但2012年以来 , 老年人触网速度是整体移动互联网普及速度的1.6倍 。 数据显示 , 目前 , 中高龄网民群体占比显著提升 。 其中 , 微信、抖音、快手等App , 是老年用户触网的催化剂 。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在互联网分享生活 , 表达自我 , 尽管他们“来得晚” , 但热情半点不输年轻人 。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视频化成为互联网内容主流的几年间 , “爷爷奶奶”们立足微信“大本营” , 学会了移动支付 , 玩起了老年社交 , K歌、拍视频无所不能 , 逐渐出现在原本属于年轻人的领地里 , 向互联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 。
随着“银发网民”越来越多 , 老年人容易被误导、被诈骗等问题也凸显出来 。 去年年底 , 工信部特别要求 , 今后网站和App等将推出“适老版” 。 比如 , 要有“长辈模式” , 可以提供大字体、大图标、大音量播放等功能 。 微信、抖音、微博、淘宝等都在第一批适老化改造的App名单里 。
与年轻人几乎都已经是互联网用户不同 , 中老年人依然是互联网巨大的增量群体 。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 , 在互联网上 , 46岁以上的月活跃用户为1.53亿 , 而中国50岁以上人口超过4亿 , 60岁以上人口超过2.5亿 , 也就是说 , 中老年用户还有2-3亿是潜在用户 。 这个庞大的增量群体也是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公司的必争之地 。
而如今 , 这些互联网产品越来越在乎老年人的体验 , 如抖音 , 就在今年推出了“老友计划” , 以吸引更多的老年用户;即使是Z世代的代表B站 , 也开始吸入老年UP主 。
老年人能给互联网带来什么?答案值得期待 。
立足微信
老年人用上智能手机后下载的第一个App是什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 毫无疑问 , 是微信 。
时间回溯到2013年 , 微信凭借在4.0版本中发布的朋友圈功能 , 俘获了一大批新用户 , 甚至可以说 , 以“陌生人社交”起家的微信 , 真正实现了转型 , 逐渐把现实关系链搬到网上 , 一举奠定了移动互联网社交巨头的地位 。
朋友圈让微信的用户量来到3亿 , 在2014年春节前 , 一个简单的功能被微信团队开发出来 , 他们自己都没有预料到 , “微信红包”会改变移动支付的格局 , 甚至改变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 。
章承至今还记得 , 2015年春节 , 自己远在江苏工作的儿子携全家回乡过年 , 他给六岁的孙女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红包 , 里面放着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 , 儿子告诉他 , “现在流行在手机上抢红包” 。 章承手机里有微信 , 但是一直没怎么用过 , 他习惯逢年过节给每个老战友打电话 , 但自从学会了抢红包 , 就经常蹲守在战友群里 , “一抢就是一晚上 , 几毛钱也开心得很 。 ”
文章图片
图2/4
拼手气红包 , 让微信在亲朋好友之间口口相传 , 很快覆盖到了相当多的老年人 。 在《2015微信生活白皮书》中 , 4个红包、6个表情 , 成为微信用户每天新的表达 , 微信用户数量迅速增长至5.7亿 , 2016年增长到7.7亿 , 微信逐渐在中老年人群体中普及开来 。
黄孟秋称自己是一个典型“互联网老太太” 。 2018年退休后 , 她迷上了K歌 , 跳广场舞认识的朋友教她下载了全民K歌 , 她们在微信上还有一个K歌群 , 她把自己唱的老歌分享到群里 , 不少人给她点赞 , 还加她好友 。 后来胆子大了 , 还和网上的人连麦K歌 , 甚至搞了几次直播 , “反响很不错呢” , 她很骄傲 。
退休的这几年 , 除了K歌 , 黄孟秋也学会了网购 , “总有人叫你帮忙砍价 , 多几次也就知道怎么弄了 , 我在拼多多上买了不少衣服 , 也买过床单被套和厨具 , 确实比商店里买便宜了不少 。 ”
在黄孟秋的K歌群里 , 像大多数中老年群聊一样 , 也充斥着家庭、养生和鸡汤类的公众号文章 , 有一段时间快手特别火 , 不少本地的人都在快手上发视频 , 这些视频又被转到K歌群里 , 再加上时不时冒出来的拼多多链接 , “每天消息多的看不过来 , 有时候一看 , 两小时就过去了 。 ”
章承运气很好 , 抢了大半年红包 , 攒下了两百多块钱 , 有一次去超市买菜 , 身上没有零钱 , 店员教他用扫一扫付了款 , 回家后找人帮忙绑定了银行卡 , 从此章承出门就很少带钱了 。
对于绝大部分老年人来说 , 微信是他们进入互联网世界的入口 , 也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 。 有人通过微信学会了支付 , 用起了拼多多和快手 , 但也有人依旧停留在这里 , 只会简单的发语音 , 学习智能手机和各种软件的用法 , 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
“学不会 , 字都不识几个 , 看不懂人家在说什么 。 ”70岁的李小花只会发语音和打视频 , 每周日 , 女儿都会打过来 , 和她视频半小时 。 有一次有人发给她一个音乐相册 , 她羡慕的很 , 也想给女儿做一个 , 让人家教了好几次都没有学会 。 女儿放假回家 , 她不停念叨 , “八十岁学吹唢呐 , 学会了人也没气了 。 ”
对于年轻人来说 ,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 , 微信更多的是交流与陪伴 , 他们使用微信的初衷 , 就是和子女 , 和兄弟姐妹 , 和失散多年的老友们有个联系 , 不管是发红包还是一起唱歌 , 甚至只是最简单的语音通话 , 老年人们都能感受到互联网带给他们的温情与便利 。
也正是有这些老年人 , 微信才能成为日活过10亿 , 月活超12亿 , 覆盖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国民应用 , 才有了蓬勃繁荣的微信生态 , 将人们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娱乐交友都囊括进去 , 也让微信几乎永远立于不败 。
抢占抖音
抖音上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 。
年近七旬的杨岚就是抖音的用户 , 她每天使用抖音的时长 , 已经远超过其他任何一款App 。 每次看到有意思的内容 , 她都会动动手指点赞和留言 , 每次接收到抖音的好友动态提醒 , 她也会点进去看一眼 , 私信和群聊内容更是不会错过 。
杨岚表示 , “抖音的内容很丰富 , 娱乐功能更强 , 往往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不到的内容 , 在抖音里都能看到 。 而且抖音上的视频剪辑操作简易 , 功能也更多 , 分享更简单 , 非常方便老年人的傻瓜操作 。 ”
杨岚发现 , 玩抖音已经成为融入老年人社交圈的“社交方式” , 因为大家都在上面玩 。
现如今 , 中老年用户已经成为抖音、快手许多头部大V的重要粉丝构成 。 在一些情感类头部账号中 , 中老年用户的粉丝占比很高 , 比如抖音上的“涂磊” , 41岁以上粉丝占比24% , 快手上的“四川可乐” , 41岁以上粉丝占比“34%” 。
抖音上 , 不仅老年人用户在增多 , 关于老年人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 比如 , 你能看到大妈们的广场舞 , 大爷大叔手忙脚乱下厨房 , 以及老年人的各种带娃、养猫养狗趣事 。 近日 , 临沂103岁奶奶连续50年爬泰山的视频就冲上了热搜 , 引发广泛的关注 。
文章图片
图3/4
据介绍 , 许多分享老年生活的账号在抖音获得了大量关注 , 比如记录百岁奶奶生活的账号“蔡昀恩”在抖音拥有近700万粉丝 , “济公爷爷·游本昌”在抖音获得了1100余万粉丝关注 。 此外 , 许多老年用户还会通过抖音分享他们的兴趣爱好 , 和有共同爱好的同龄人社交 , 也收获了大量的粉丝 , 比如“牛大爷欢乐多”、“我是田姥姥”、“北海爷爷”等 。
很多老年人因此成了网红 , 比如“琅琊水兵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 从2019年4月10号开号至今 , 已经发布了683条视频 , 在记录自己生活的同时 , 同时也给用户带来很多快乐 。
没入驻抖音之前 , “琅琊水兵人”是退休后的广场舞领袖 。 她带队获得省市大奖无数 , 又是老年大学授课老师 。 入驻抖音之后 , 在抖音里跳舞已经成为“琅琊水兵人”的“本职工作” , 目前她的抖音播放量已经破千万 , 已经成为很火的广场舞网红 。
不少老年人账号还有很强的带货能力 , 比如“秦巴奶奶” , 拍摄的内容主要是陕西省安康市枣园村一个老人的生活 , 简陋的灶台是出现最多的场景 。 如今粉丝已经超过270万 , 每一条视频都能获得几万的点赞 。
枣园村盛产辣椒 , 但是销路却一直不好 , 乡亲们很发愁 。 “秦巴奶奶”自己上阵做代言 , 通过短视频带货最高一天卖出了3万多瓶辣椒酱 , 去年一年卖辣椒、魔芋、红薯粉这些土特产收入了100多万元 。
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 , 目前抖音60岁以上用户发布的视频互动量明显高于年轻人 , “这表明抖音是他们社交、分享生活的重要平台 。 ”抖音方面表示 , 他们将持续在老年人关怀领域加大投入 , 让老年用户在抖音获得更多温暖、美好和陪伴 。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 , 越来越多的中老年用户开始入驻抖音 , 目前抖音上50岁以上的用户在整体中占比约为8% , 而中老年人用户能够接受短视频这一新的娱乐方式的原因主要是:它们可以花较少的时间掌握时事新闻、生活常识等 , 且视频对于图文来说 , 更易对用户感官产生刺激 。 这类用户使用的主要场景为:休息时间、早晚新闻时间 。
据了解 , 从2020年开始 , 抖音重点渗透下沉市场的中老年用户 。 2020年3月抖音短视频新安装用户里 , 41-45岁以及46岁以上用户的占比分别为11.5%和14.5% , 分别同比增长了1.4%和1.5% 。
调研发现 , 老年人最好的“数字老师”是同龄人 , 他们擅长用老人熟悉的语言讲解使用方法 。 于是 , 2021年抖音推出“老友计划” , 致力于提升老年用户使用体验 , 丰富老年用户生活 。 3月24日 , 作为“老友计划”的一部分 , 抖音称将招募10位老年用户代表 , 作为产品智囊团 , 参与抖音适老化升级 , 视频特效、模板研发等事项 。
今年4月起 , 抖音发起公益培训课程第二期 , 陆续走进广西南宁、梧州、柳州等地的7所老年大学 , 为学员带来常用App教学课程 , 抖音使用指南和防诈骗知识 。 去年12月 , 第一期的活动 , 抖音走进广西南宁和梧州的老年大学进行授课 , 通过课程培训和互动练习 , 手把手教退休老人使用各类App 。
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 , 抖音还制作了《这次换我来教您 | 互联网产品实用手册》 , 内容包含手机基本功能、热门软件使用指南、短视频安全教育与防沉迷、互联网防骗知识四个方面 。
可以想见 , 未来的抖音、快手上 , 老年用户会越来越多 ,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靳永爱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说 , 短视频不仅开阔了老年人的眼界 , 还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参与度 。 “我们的调查显示 , 触网以及玩短视频的老人 , 普遍要比不触网的老人在幸福感、成就感等方面更高 。 目前老年人接触短视频更多地还是被动观看 , 但也有一部分人主动分享内容 , 甚至成为短视频达人 。 ”
闯入B站
即便是用户平均年龄仅21岁的小破站 , 也开始成为老年人的乐园 ,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这里发掘到新世界 。
“这么大年龄 , 来到B站就是为了恰烂饭” , “他们掌握了财富密码” 。
当90岁的广东人江敏慈在2020年4月30日进驻B站 , 用“敏慈不老”的账号发表第一个作品《我90岁了 , 可以来B站做up主吗?》时 , 她引发了B站用户的共鸣 , 播放量目前已经突破500万 , 拥有24万投币量 , 大部分网友都乐于听这个出生于1931年的可爱老人讲述生平故事 。 这个堡垒世界对圈外的每次窥视与探入保持欢迎 , 但也保持足够警惕 。
一位知乎网友评价说 , 互联网总说“消失的中老年人” , 这句话对中老年人敌意多大啊 , 仿佛中老年人在网络上消失已经是理所应当的了 。
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 , B站月活用户达2.02亿 , B站超过86%的月活用户年龄都在35岁以下 , 为B站用户的核心群体 。 而在2017年 , 董事长陈睿在一次演讲时说 , B站的用户90%都是25岁以下 。
文章图片
图4/4
人们用Z世代形容B站的用户 , 他们喜欢二次元世界 , 鬼畜文化 , 充满创造力与反叛精神 。 但显然 , 他们也容易情绪化 , 坚定捍卫自己的领地 , 习惯用“鬼畜剪辑”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 最近 , B站社区的UP主最新的创作源泉是“小品演员潘长江和影视演员谢孟伟” , 他们因为直播卖货(比如白酒)遭到揶揄 , 他们专门创造了一个词“潘嘎之交” , 来形容两人之间的搞笑关系 。
在过去几年 , B站试图用一次次从破圈行动容纳更多用户 。 在某种程度上 , B站也欢迎像江敏慈一样的老年用户加入 。 在2020年6月 , 在《后浪》《入海》等一系列刷屏视频之后 , B站还推出了11周年特映短片《喜相逢》 , 定位在“学习” , 目标群体就是90后与00后的爸爸妈妈 , 甚至爷爷奶奶 。
B站试图打造一种泛圈文化 , 以二次元起家 , 但他们希望通过“学习”的方式吸纳其他群体的加入 , 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 。
尽管有杂音 , 但像江敏慈一样的老年用户正在涌入B站 , 并在美食/生活等视频分区形成了鲜明的视频风格与独特的受众群体 , 目前 , 江敏慈B站账号粉丝37万 , 并且获得了陈睿亲笔签名的“10万粉丝UP主”的证书 , 其他的比如美食UP主农乡大爷酱粉丝52.5万粉丝 , 木匠人《卢正义的雕刻时光》账号粉丝高达圈189万 。
所有进入这个社区的老年人努力适应这个社区的氛围 。 比如农乡大爷酱 , 这位山东临沂的老爷爷喜欢分享美食 , 他做美食的地方是在土坯房的厨房 , 使用柴火灶台 , 烟熏的墙壁黑黝黝 , 有一次 , 一位网友在弹幕里说 , “这么脏 , 老爷爷要注意卫生啊” , 尽管其他弹幕驳斥了这位网友 , 但“农乡大爷酱”还是拆除了土坯 , 重新用青砖和水泥打造了新的厨房 , 并且改用了300元一罐的煤气 。
而B站的“鬼畜之王” , 比如“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的老版《三国演义》到李云龙的《亮剑》再到赵本山 , 这些B站社区文化原本非常契合老年人 ,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 B站成了年轻人与老年人另外沟通的社区 。
江敏慈是在孙子的帮助下走进B站的 , 甚至孙子会帮助她编辑剧本 , 台词以及后期剪辑制作 。 有网友不免担忧 , 这究竟是孙子的策划剧本还是老人的主动融入互联网 。 但老人每次出镜的神态以及讲述“求学”“受难”的生平故事 , 却是充满风趣幽默的 。
除了老年UP主 , 也有不少爱追剧的老年人来到B站 , 成为大会员 , “因为B站看剧没有广告 。 ”年过60的王莉就这样成为了B站的忠粉 , “其他视频平台 , 有贴片广告 , 插入广告 , 等等 , 看起来很让人生气 。 ”
在2019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会议上 , 陈睿说 , 下半年将对此前没有听说过B站的用户群体 , 针对性的去做一些策略 。 比如年龄稍大的用户 , 或者是非城市用户 , 这个应该是我们优先级最高的一个工作 , 因为它其实是会对我们后续的未来增长 , 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一位用户评论说 , 从这些爷爷奶奶身上 , 看到了30年后B站的模样 。
【|互联网到处是老年人】(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Samsung|新渲染揭示Galaxy S22 Ultra几乎就是Galaxy Note复刻版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