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港一季报: 2000万人成为B站付费用户, 他们在看什么?


|回港一季报: 2000万人成为B站付费用户, 他们在看什么?
文章图片
图1/5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 keykey7
来源:一千二百字(ID:word1200)
4月底 , 英国BBC的老牌汽车类电视节目“Top Gear”第三十季独家上线B站 。 理论上这在没有汽车文化土壤的内地属于偏小众节目 , 但节目播放量增长很快 。 受防疫要求限制 , 这一季一改往年追求豪车竞速、冒险的感官刺激 , 转而试驾、讲述父辈那个年代的车 。 弹幕和评论区开始集中回忆小时候和爸爸开车的情景 , 俨然成了一部温情纪录片 。
从评论内容分析 , 这些用户的父辈大致属于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中生人 , 大多已完成人生财富的原始积累 , 汽车、摩托车开始成为生活场景的一部分 , 这让他们的子女在这档节目中产生了很多共鸣 , 并通过社区交流自然放大 。
而从公司战略层面看 , “Top Gear”这些综艺和纪录片属于B站内容供给长期化、体系化的一环 , 承担着提升平台付费率的主要任务 。 这一战略会给B站带来什么改变?长视频平台的版权亏损之路在B站这里是否会“换挡”?这里结合刚刚发布的一季度业绩、也是回港后第一份财报来看一看 。

|回港一季报: 2000万人成为B站付费用户, 他们在看什么?
文章图片
图2/5
Top Gear节目在B站上的弹幕
【|回港一季报: 2000万人成为B站付费用户, 他们在看什么?】大会员成付费率的根基
最新的1Q21季度 , B站MAU是2.23亿 , 付费率为9.2% , 即单季付费人数首次超过2000万(2050万) 。 这里统计付费用户包括游戏、大会员、虚拟礼物等业务场景 。 而财报所体现的收入结构中 , 对游戏单列 , 将大会员与直播礼物分成这些合并为增值服务 。

|回港一季报: 2000万人成为B站付费用户, 他们在看什么?
文章图片
图3/5

根据其香港上市招股书 , 2018-2020三年中 , B站增值服务收入里分别有42%、44%、43%来自大会员付费 , 而直播分成收入的贡献占比依次是55%、36%、34% , 呈下降趋势(增值服务中的其他项包括漫画、音频业务) 。 结合增值服务收入的年均快速增长势头(一季度同比增速89%) , 这意味着用户付费成为大会员的意愿逐渐增强 , 而直播业务主要是靠游戏相关的电竞类内容以及娱乐直播在拉动 。
截至2020年末数据(招股书) , B站大会员人数有1450万 , 这项服务是2018年初推出的 , 当时2Q18季度的整体付费转化率为3.5% , 其中大会员贡献很少 , 付费主要靠游戏用户 。 现在的1450万与上面提到的2000万比较 , 说明目前在B站上产生现金消费的用户大多数是以大会员为基本身份 , 再延伸到游戏、直播打赏等场景中 。
当年土豆网被几次整合、易主后 , 市场上剩下的UGC模式视频平台屈指可数 , B站因特点鲜明的内容供给模式被外界称为“中国版YouTube” 。 但其实YouTube现在也不是纯UGC或PUGV(专业用户生产视频) , 它的影视剧频道也推行内容购买或租赁服务 , 类似早期的Netflix , 不过它的影片不算新、竞争力不强;而YouTube的另一条付费路径——Premium会员 , 走的是去广告、下载、后台播放的增值服务路径 。 这与B站大会员的抢先看、独家播放等权益思路类似 。
可见 , 视频平台在追求去中心化(UP主)与中心化(OGV专业机构生产视频)相结合的内容供应体系 , 补齐各自短板 , 目的是寻求多元化的货币化形式 。 “高手在民间”是这类平台一直信奉的 , PUGV内容的播放量目前占据B站总播放量的九成左右 。 平台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内容成本花费越来越向这部分生产者倾斜 , 不管是以广告植入还是流量分成形式 , 以巩固供给的黏性 。 从投稿规模看 , 以B站2020年月均投稿量560万为参照 , 这一数字在2019年是260万 , 1Q21季度达到月均770万 , 同比增长了57% 。
另一方面 , 平台的品牌效应提升后 , 让OGV内容供应变得顺畅 , 外部合作开始增多 , 机构也就慕名而来 。 B站与腾讯、索尼、BBC Studio等海内外内容机构的合作大致起步于2019年 , 这也是它大力推行品牌化建设、以及增加自制+联合出品动画内容供应的时间点 。 去年下半年上线的《天官赐福》当前获得3.7亿累计播放量 , 外加700万用户追番 , 增强了后续持续推出类似作品的信心 。
在OGV内容涉及的无形资产方面 , 包括内容版权、游戏版权和许可证 , 其中内容版权占比绝大多数 , 可将它近似视为无形资产总数 。 根据其招股书 , 内容版权经过摊销后的账面净值在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分别是10.8亿、13.4亿、16.6亿元 。 由于有UP主作为内容供应根基 , B站在版权布局上采取的是比较温和的策略 , 与长视频有所区别 。

|回港一季报: 2000万人成为B站付费用户, 他们在看什么?
文章图片
图4/5

确立强势的变现手段
去年一季度受疫情宅家影响 , 视频等在线平台在用户数、使用时长和平台收入上普遍受益 , B站当时也交出了一份增长强劲的一季报 。 而疫情影响常态化后 , 本次1Q21季度是在1Q20这个高基数的基础上做同比 , MAU的30%的增速、总收入的68%增速 , 本身不易 。
与去年同期相比 , B站在收入结构上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 体现为游戏收入占比从五成下降到三成;增值服务收入占比逐季走高 , 至现在的接近四成 , 它相对于游戏占比的领先度进一步拉大;广告收入占比从不到一成增长至18% 。 现在已经不是单纯去说(摆脱)游戏依赖症的问题 , 而是看它能否抓住视频化这个当下最大的在线增长机会 , 尽早确立强势的货币化手段 。
那究竟怎么才算强势?一看毛利率 , 二看规模 。 广告对于Facebook就是强势的货币化手段 , 毛利率超高 , 又有市场规模;而订阅收费是Spotify的强势货币化手段 , 虽然毛利率比Facebook的广告低得多 , 但它在全球音乐流媒体订阅规模上抢到了头把交椅 。 此皆为稳固的变现模式 。
由于代理的王牌手游处于流水平稳期 , 新游还未上线 , B站游戏业务增长放缓 , 公司也做出了自研、入股游戏上下游公司等举动 , 放眼未来 。 它的广告收入本季度234%的同比增速为各分部业务中最高 , 且已经连续8个季度加速增长(同比增速逐季上扬) 。
整体上看 , B站对广告还没有太放开 , 主观原因是管理层对此采取审慎态度 , 权衡社区接受度 , 有意控制效果广告负载比率;客观上 , 一方面后台算法的精准匹配有待进一步提升 , 需要更多广告大数据去学习 , 从而把推荐广告卖一个更好的价钱 , 另一方面B站正处于“三年4亿MAU”目标的起步期 , 整体用户规模还没有挤进在线广告市场的强势地位 , 何况实现这个目标看起来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 。
不过 , 广告仍是B站中短期内最被看好的一项业务 。 它定义的Z+世代(35岁以下人群)本身就是广告主的座上宾 , 具有较强的消费力和消费频次 。 据最新数据 , 该平台用户平均年龄22.8岁 , 35岁以下用户占比86% , 有一半用户生活在一二线城市 。 B站对这部分人的吸引力 ,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靠内容体系 , 有趣的、有用的、调节紧张工作的内容 。 但不仅仅是内容建设 , 它的吸引力还在于趋同的价值观、表达欲、社区文化等不是靠金钱和账面价值去衡量的因素 。 当用户面对的内容极大丰富后 , 必然会产生精神层面的衍生诉求 。

|回港一季报: 2000万人成为B站付费用户, 他们在看什么?
文章图片
图5/5

在这方面 , B站有这个潜质和能力 , 也要走稳这条路 。 这更多体现为管理层的定力 , 平台没法筛选让哪些用户进来 , 哪些人出去 , 更无法左右人们在平台上说什么 , 但平台手上有一根隐形的指挥棒 , 可以把更多“良币用户”、良币内容吸引到上面去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