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咖谈人工智能:文化可引领技术沿着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前进

5月20日 , 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启幕 。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杜占元、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等大咖在大会高峰论坛上 , 围绕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等话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
周济认为 , 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最大的变化是在系统当中增加了认知和学习的部分 , 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 , 使得人和信息系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杜占元指出 , 人工智能领域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需要文化支持的同步跟进 , 才能确保技术发展使用沿着满足人类需求、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前进 。 林毅夫表示 , 大数据、人工智能新经济呈现出以人力资本为主、短周期的特征 , 正是我们换道超车的优势所在 。
据了解 , 本届世界智能大会是今年全国智能科技领域首个国际性重要会展活动 , 有国际政要、友城市长、诺奖、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及世界500强知名企业家等参与大会 。 大会还同步举办数十场论坛 , 各领域专家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热点话题出谋划策 。
1
周济:人和信息系统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文化|大咖谈人工智能:文化可引领技术沿着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前进
文章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 。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 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交汇 。 这个交汇点在哪里?主要就是智能制造 。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 , 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 也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
新一代的智能制造技术 , 本质是人工智能+互联网+数字化制造 。 它的最大变化是在系统当中增加了认知和学习的部分 , 使制造系统具备了认知和学习的能力 , 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 。 这也使得人和信息系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用中国人的成语来说 , 就是从“授之以鱼”变成了“授之以渔” 。
2
杜占元: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文化滋养

文化|大咖谈人工智能:文化可引领技术沿着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前进
文章图片

中国外文局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杜占元 。
人们关于人工智能的关注点、聚焦点将逐渐地从技术和制造层面向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层次延伸 , 甚至转移 。 在智能技术的连接下 , 过去看似与文化隔山隔水的部门和行业、企业 , 特别是一大批科技公司 , 如今都纷纷跨界参与到文化产业中去 , 引发行业版图的重组与革新 。 在人工智能的引领下 , 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引起高度关注的经济增长级 。
任何新技术都有双刃剑的作用 , 人工智能在使工作、生活更便捷和高效的同时 , 也带来了诸多新问题 。 人工智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有赖于人类文化的滋润和涵养 , 特别是当智能机器可以替代人类处理越来越复杂工作的时候 , 公众对生命本质、社会公平、价值追求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也会越来越多 。 可以说 , 人工智能领域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需要文化支持的同步跟进 , 才能确保技术发展使用沿着满足人类需求、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前进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 智能新时代必将是一个技术与文化共同引领的文明时代 。
3
林毅夫:人工智能是换道超车的优势所在

文化|大咖谈人工智能:文化可引领技术沿着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前进
文章图片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林毅夫 。
大数据、人工智能这种新经济的革命出现了一个特性 , 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周期特别短 , 而且它的投入主要以人力资本为主 。
对于这种以人力资本为主、短周期的新经济 , 中国是有优势的 。 因为发达国家在传统资本上从工业革命以后 , 已经经历了两百年、三百年 , 我们跟它们比还有差距 。 但人力资本包含两部分(先天的聪明才智、后天的教育) , 从后天的教育来讲 , 这方面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小 。
大数据、人工智能正是我们换道超车的优势所在 。 以新经济的换道超车优势 , 相信我们在2036年到2050年这段时间内 , 应该每年还有6%的增长潜力 , 并且可以游刃有余地实现平均每年4%的增长 。 并且 , 如果我们在人工智能换道超车方面能够取得新突破 , 也可以来改造传统产业 , 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 。
【文化|大咖谈人工智能:文化可引领技术沿着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前进】南都采访人员马嘉璐 发自天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