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 , 共授奖281项(人) 。 葛均波获科技功臣奖 , 10人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 45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 , 33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 , 181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 , 10项成果获科学技术普及奖 , 美国籍专家布鲁斯E.瑞特曼获国际科技合作奖 。
【项目|2020年度上海科技奖揭晓,中科院院士葛均波获科技功臣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 首次发现心肌桥血管内超声特征性“半月现象” , 确立心肌桥诊断金标准;首创“逆向导丝技术”及其辅助技术 , 成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常规术式;国内首创冠脉“可降解涂层支架” , 使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式”及微创器械 , 实现我国这一领域的重要突破 。
文章图片
葛均波院士
在获奖项目中 , 两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洋山四期超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在生产管控系统、工程设计、智能装备等方面的研究 , 建成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码头 。 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码头作业管控系统 , 在全球港口行业首次实现全业务自动化和核心业务智能化 ,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实现反超 。 项目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 码头生产效率屡创世界纪录 , 生产作业实现本质安全 , 劳动环境极大改善 , 劳动生产率是传统码头的213% , 码头作业实现零排放 。 项目成果已在14个国内外码头中应用 , 彰显了“中国智造、中国服务”的实力 。
文章图片
洋山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黄海华 摄)
“面向复杂场景的人物视觉理解技术及应用”提出了面向人物的图像视频结构化分析创新理论方法 , 构建了跨时空多模态的全流程人物特征理解技术体系 。 项目团队获发明专利授权165项、软件著作权15项、国际国内标准9项 , 系列技术18次刷新世界纪录 。 项目团队研发出国内首个健康码 , 覆盖10亿人口;国际上首次将远程身份核实系统应用于互联网银行;开发的复工复产国家政务平台累计调用超10亿次 , 经济效益86亿元 , 为社会治理和疫情防控做出重大贡献 , 推动了人工智能行业进步 。
文章图片
疫情期间 , 健康码被广泛使用 。 李茂君 摄
市科技奖励中心分析指出 , 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呈现三大特点 。
一是发挥科技奖励激励导向作用 , 及时开展科技抗疫成果奖励 。 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专门设立“新冠疫情防控”评审组 , 通知发布后 , 相关医院、科研机构和企业申报踊跃 , 共提名108项成果 , 涉及快速诊断、系统防治、应急药物、医疗器械、科学普及等疫情防控各个环节 , 最终评选出获奖项目19项 。
二是持续加大对源头创新成果的激励 。 近年来 , 上海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练内功 , 在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加大投入 。 近三年 , 基础研究类获奖成果占比、突出前瞻性的自然科学奖和突出原创性的技术发明奖总数占比均呈持续上升状态 。 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 , 基础研究类占比升至17.1% , 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总数占比达到27.8% 。
三是高等级获奖项目突出“四个面向” 。 上海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取得一系列实质性进展 。 从2012—2020年度的12项特等奖来看 , 有1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 具有特别重大的科学价值;有3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 具有特别重要的技术价值;有8项面向经济主战场 , 具有特别重大的经济社会价值;还有2项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是提升生命健康水平的创新性成果 。
(原题为《2020年度上海科技奖揭晓 , 一位科技功臣、两项特等奖成果“出炉”》)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数字货币|币安在法国扩张业务 项目规模1亿欧元
- 解决方案|蓝思科技:两智能制造项目入选工信部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解决方案榜单
- 地球|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澎湃问吧年度盘点(上)
- 网友|重磅!2021年度『量化』关键词揭榜
- 团队|深信院41项科研项目亮相高交会 11个项目获优秀产品奖
- 电源|美国NASA计划启动月面反应堆电源项目
- 挖矿|深信服2021年度安全技术盘点,解决了用户哪些需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