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靠什么延续内容生命力?


|知乎靠什么延续内容生命力?
文章图片
图1/2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赖求华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知乎上市时 , 社区内有一个提问:“这些年在知乎你有哪些有获得感的瞬间?”
35万粉丝的知乎答主“螺旋真理”的回答是 , 偶尔会有人在回答下面留言“非常好 , 你的答案让我把事情弄明白了(大意)”的时候 。 作为“动物行为学”爱好者 , “王豆皮”的获得感瞬间则是 , 自己关于“动物为什么会叫”的回答得到领域专家的肯定点评 。 多位答主则回答称 , 作为创作者 , 收到知乎上市100股股票的礼物的时候 。
无论是知乎、小红书、豆瓣 , 还是抖音、快手、B站 , 几乎每一个内容社区 , 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内容价值判断标准 。 这是社区类产品能产生独特氛围 , 构筑各自内容生态护城河的核心 。
作为穿越十年周期的问答社区 , 知乎也需要提供一种区别于其他平台的内容解法 。
上市后两个月后 , 5月27日 , 知乎宣布社区内容进行结构性升级 , 社区内容标准及内容分发机制等都将产生变化 , “获得感”成了知乎衡量内容价值的新标尺 。
用知乎CEO周源的话来说 , 就是“好内容要有获得感 。 ”关于如何对内容进行衡量和分级 , 变化都在产生 。
获得感从何而来?
“王豆皮”在提问“动物为什么要叫”下的回答 , 得到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科学辟谣平台专家黄乘明的肯定答复的时刻 , 是作为动物行为爱好者的他 , 认为在知乎感受到有获得感的瞬间 。

|知乎靠什么延续内容生命力?
文章图片
图2/2

王豆皮说 , 这个答案查阅了许多文献、反复观看公开课录像之后 , 历经二十多天才写完 。 靠着足够高的专业度 , 答案从海量的信息中最终被筛选、得到真正专家的权威点评 。
在知乎 , 创业者与内容消费者并没有明显界限 。 对普通的内容消费者来讲 , 诸如“动物为什么要叫”一类的问题能得到专业解答 , 是由提问为始 , 不断收获“获得感”的过程 。 王豆皮在成为一名分享者之前 , 也正是基于知乎等平台上海量的动物行为学内容 , 才有了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
内容社区中 , 用户的原生激励来自于表达和被认同 , 这种认同既可以是得到更大的曝光 , 收获更多的赞同、喜欢和收藏 , 也可以是获得收益 。 前者是最为普适的原动力 , 毕竟 , 这是一个至今只有4个回答的 , 极其小众 , 也无法带来直接收入转化的问题 , 却让王豆皮反复写了二十多天 。
对与王豆皮相似的创作者来说 , 平台能为他们提供怎么样的内容曝光和激励反馈机制 , 是极为重要的 。
这也能解释 , 知乎为什么在上市2个月后 , 就选择对社区内容进行结构性升级 。 平台需要为类似好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提供更大的舞台和空间 , 对内容社区来讲 , 内容的质量高低也决定着商业化想象的空间 。
【|知乎靠什么延续内容生命力?】但如何定义好内容 , 各个平台向来有各自并不相同的标准 。 而理解周源所说的“获得感” , 也即是在理解知乎对好内容的判断 。
对“获得感” , 知乎的解释是 , 在综合过去十年 , 在社区内受到认可的几十万条内容 , 再通过访谈、小组讨论和问卷调研的方式收集用户的建议后 , 他们提炼出了内容所赋予的“获得感”的标准 , 即“能够开阔眼界 , 带来帮助或者引发共鸣 。 ”
从这个维度看 , 能让用户在纷繁复杂的提问和答案中得到“获得感” , 也是知乎过去十年 , 在问答社区这个领域始终屹立不倒的原因 。 用户的获得感反馈 , 同时也能促使社区中内容生产者获得根本的动力 。
关于在知乎获得创作动力这件事 , 王豆皮曾用将近2500字的写下详尽的历程 。 从获得社区内其他用户的赞同 , 到被 “专家”点赞并关注 , 获得相关问答活动奖品 , 再到被知乎收纳入优质内容合集圆桌讨论及知乎日报 , 从参加盐选沙龙、再到成为圆桌嘉宾 。 正因为不断在社区内获得激励 , 王豆皮才可以在社区内做一个让其他用户有“获得感”的答主 。
正是大量有意识生产具有“获得感”内容的用户 , 才能促使用户在进行内容消费时 , 能从知乎的内容中达到“开阔眼界 , 带来帮助或者引发共鸣”的效果 。
更长的内容生命力
如果说“获得感”是知乎对过去十年内容沉淀基础做出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 那对社区内容的升级 , 则是要让社区生命力得到更长的延伸 。
周源曾反复提及 , “一个人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力 , 总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东西 。 ”
而知乎要做的 , 就是当人们大脑里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搬到知乎上时 , 如何让能让人有获得感的提问、答案和用户间实现更好的链接 。
在现在的时间节点上 , 知乎选择升级社区内容标准及内容分发机制 , 强化社区治理的同时 , 也在调整社区的内容结构 。
知乎对社区内容标准的升级 , 即提供具备“获得感”标准的内容后 , 就将在新的内容流量分发机制中占据先发优势 。 具体而言 , 符合社区标准的好内容将获得2倍以上的流量提升 , 通过流量的扶持 , 还将会带动内容创作者的关注度和收益增长 。
简单地说 , 在实施社区内容标准后 , 知乎高质内容答主数量、高质内容数量、视频播放量均将得到提升 。 同时 , 过去社区内积攒的具备“获得感”要求的内容也将得到新的曝光 。
这也就意味着 , 创作者端在新的内容辨准和流量分发机制下 , 将在曝光度上得到扶持激励 , 随之收益也很可能将得到提升 , 创作者一侧对内容的高筛选 , 也将更助于用户从中有获得感的提升 , 形成社区内容生产和消费的正向循环 。
一组数据是 , 在新标准内测阶段 , 知乎的知识技能观点类答主数量提升了259% , 视频数量增加791% , 影视、科学技术、体育、商业财经和母婴家庭领域的视频播放量增幅均超过100% 。
带领知乎走过十年的周源很明白 , 内容社区商业化的底层驱动力是内容 。 知乎也一样 , 只有当内容力足够强劲 , 才可以帮助知乎找到更与内容融合的商业化解决方式 。
事实上 , 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 , 周源就曾强调对社区建设的重视 , “知乎接下来将持续扩大对知乎内容的结构性调整 , 加大在社区生态上的建设 , 推动内容社区的整体进步” 。
从知乎官网账号“知一声”发布的细则来看 , 这一次的内容机制升级也会涉及社区的权重设置与内容治理 。 “获得感”的内容对社区来说 , 最根本的意义在于 , 让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平台间形成更坚固的信任关系 。 当用户“有问题 , 上知乎” , 就能在相应的问题之下找到某种答案 。
“知一声”提到 , 知乎的赞同和反对是用户对内容的一种“投票权利” , 每一位用户在不同领域上都计算了不同的专业度权重 。 而在新一轮的内容升级中 , 知乎将再次引入信用度权重 , 对于利益相关的赞同或反对行为 , 投票的权重将进行调整 。
对内容创作者来说 , 这意味着赞同与反对的权重结构也将面临变化 , 对所有创作者而言 , 这将促使社群基于赞同与反对的机制更加平民化 。
在激励的同时 , 知乎还会配合内容机制 , 对既不能为社区用户带来收获 , 破坏信任的内容进行治理 。 打击虚假编造 , 三观不正 , 违反公序良俗 , 存在错误或误导性争议 , 激发对立和负面情绪 , 带来人身财产安全风险的内容 。
社区需要获得感
一位知乎用户做过这样的总结 , 获得感 , 即是无付出 , 无回报;有价值 , 共分享 。 “知识是无界的 , 分享是无边的 , 一个好的平台能够有很好的包容度 , 确实能长久的生存 。 ”
在知乎上 , 存在大量类似“X是种怎样的体验”这样的问题 , 也有无数开脑洞的问题 , 类似“抖腿的根源是某种心理疾病吗?”“长颈鹿眼睛痒了怎么办?”“土究竟能不能吃?”有意思的是 , 这些看似荒谬的脑洞都在社区内收获了专业的解答 , 这些也是让知乎区别于其他内容社区的根本 。
“获得感”虽是知乎新的内容标准 , 但从最早期 , 知乎就在一直在倡导“为认真的人鼓掌” 。 知乎的内容升级 , 也可以理解为 , 他们需要为那些在脑洞问题下也提供专业解答 , 发表新知、有用经验的答主们 , 一个更容易听到掌声的通道 。
知乎的内容机制升级后 , 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是 , 加大了具备“获得感”的内容在流量激励上的权重 。 社区分享的本质是表达与被认同 , 当表达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与鼓励 , 就将反向促使用户们生产更多符合这一内容标准的内容 , 让社区成为好内容不断流动的大池子 。
高质量的内容 , 是内容社区文化和氛围所构建的基础 。 只有当用户对内容认同 , 才会在一个产品上投入时间和金钱成本 。
在2021第一季度 , 可以看到的数据是 , 知乎这一季度内容量同比增长60% , 其中 , 视频消费用户3月的平均视频消费时长是去年同期的1.6倍 , 一分钟以上的中视频的季度日均上传量同比上涨17倍 。 值得关注的是 , 在知乎播放千万以上的视频内容中 , 知识类视频内容增长势头显著 。 对知乎来说 , 这类高质、让用户有“获得感”的差异化内容 , 未来将是知乎内容的重要增长点 。
今天的知乎是一个MAU超过8500万的内容社区 , 对知乎来说 , 最宝贵的财富是十年时间中 , 知乎上积累的4400万和问题和2.4亿个回答 。 而促使知乎能屹立在问答社区不倒的 , 不仅是优质问题答主的答案 , 还有大量的知乎用户通过点赞、赞同等按钮的一次次点击 , 对答案进行的价值排序 。
从2014年就开始使用知乎的知乎答主“司马懿”用自己做食物的过程距离 , 他从炖羊肉汤到煎牛排完全不得其要领 , 到能跟着知乎的答案烤酱鸭、做惠灵顿牛肉 , 讲了他心目中知乎的护城河由来 。
“高赞的答案或许不是厨艺最好的 , 但是一定是能够让人在短时间内把握住要点 , 从而成功率相比较高的 。 有用户还会通过评论和答主互动 , 帮助答主改进答案中不好懂的部分 。 可以说 , 知乎上很多优秀答案的背后 , 不仅仅是答主的功劳 , 而是答主、评论用户和默默点赞表达太多的知友共同的结晶 。 ”
这也是知乎并不容易被模仿 , 也很难被新的对手击败的重要原因 。 知乎答主们固然重要 , 但知乎真正重要的财产 , 是基于问题、答主和用户所构建的内容生态 。 知乎新的内容策略将在 6 月份逐步完成上线 , 从6月开始 , 一个属于知乎的新内容时代就将到来 。 可以肯定的是 , 未来 , 只有让人有获得感的好内容才会从海量的内容池中脱颖而出 。
你如何理解“获得感”?你认为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带来获得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