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顶格罚单斩断营销套路 校外培训严监管仍在路上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本就不宁静的校外培训市场 , 又集中收到一批罚单 。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集中公布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典型案例 , 包括猿辅导、新东方、作业帮、学而思在内的15家校外培训机构分别被顶格罚款 , 共计3650万元 。
【每日经济新闻|顶格罚单斩断营销套路 校外培训严监管仍在路上】来自上海和深圳市场监管部门的通报 , 披露了部分机构被罚的具体因由 , 其中虚构、夸大宣传以及虚假定价诱导消费等情况最为突出 。 比如 , “每天15分钟30天告别中国式英语”“70%的中国家长都在头疼孩子的英语学习”“100%欧美外教”“押中97道原题”“原价399元 , 现在购买仅需3元”这样的宣传话术 , 家长们早已司空见惯 , 但家长们不知道的是 , 这些宣传要么是夸大了培训效果 , 要么是在诱发家长的焦虑情绪 , 要么虚构了教师资质 , 而所谓的“原价”更是子虚乌有 , 实际合同并不会据此成交 , “原件”衬托出的“折扣价”只是套路 , 为的是刺激家长下单 。
本该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校外培训 , 为何成了一场营销优先的竞赛 , 甚至产生诸多乱象?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
一是 , 家长们选择教育机构 , 其主要的信息就来自机构提供的宣传内容 , 由于自己无法全程使用服务 , 家长们很难对这些宣传内容进行验证 , 这些特点决定了教育培训是一个信息极不对称的市场 , 而越是不对称的市场 , 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越有夸大自身优势的动机 , 以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的定价 。
二是 , 中国几千年重视教育的传统 , 外加“几个钱包”供养一个孩子的特殊家庭结构 , 让中国家长既有意愿也有支付能力为孩子购买额外的教育服务 , 对机构而言 , 这意味着丰厚的现实或预期利润 , 那短期内扩大市场占有率就能获得更多回报 , 营销就变得极为重要 。
三是 , 资本涌入加剧了竞争 。 有机构统计 , 仅2020年 , 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就获得了500亿元的融资 。 通常企业有利润 , 股东才有回报 , 但金融资本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实现股权的增值 , 只要投资的培训机构能够实现高速增长 , 那资本增值的游戏就能玩下去 , 而要实现增长 , 市场占有率自然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
相比培训机构动辄上亿元的营销费用 , 15家机构总计3650万元的罚金并不算高 , 但其带来的实际效果将远大于罚金本身 。 比如 , 利用信息不对称“套路”家长的行为很可能成为长期被严监管的对象 , 既有的营销“利器”无法使用 , 机构的行为可能更多会转向服务质量 , 其经营行为的考量也将从短期转向长期 。 又比如 , 监管加码对追求短期高额回报的金融资本给予了沉重打击 , 教育类股票今年集体大跌 , 没有耐心的快钱和热钱被挤出 , 当股东们少了浮躁 , 培训机构才能沉下心回归到教育事业本质 。 最终 , 一个更规范的市场会形成更有效的定价 , 无论是价格还是服务质量 , 家长和学生们的境遇都能得到改善 。
校外培训市场牵涉的问题还很多 , 比如超纲教育等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介入 , 真正为学生们减负;预收学费、一些机构跑路的问题 , 则需要地方金融主管部门担起责任 。 在北京、重庆、上海等城市 , 相应的强监管措施已陆续落地 , 如今对营销环节的监管补齐了校外培训市场系统性监管的又一短板 , 但这显然还不是终点 , 培训机构对于更多监管措施的到来应当有充分预期 , 而诚信经营、合规经营、长期经营才是应对各种变局最有效的办法 。
<引题>=
推荐阅读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新闻|(暂不发)2021新闻年历|你不停翻着新闻,寻找时间的故事
- 生产线|贵阳经开区打造千亿元级产业园区——做强经济“顶梁柱”
- 新闻|祝贺!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增加到|首儿所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线上号源增加到每日1500个
- 电子商务|经济日报:淘宝禁止好评返现 “水”评会少吗?
- IT|研究:高速公路延误可在一天内造成高达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 宝将|相互宝将于明年1月关停,华为回应6亿元成立精密制造公司,俞敏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台积电1nm工厂敲定,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新闻|倒计时3天的澎湃新版块,背后是百年“烧脑”史
- 新闻|小米正式发布MIUI 13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