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凌晨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2021年首战告捷 , 开启了“十四五”中国航天“第一发”;3月12日凌晨 ,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 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以完美弧线冲出阴霾;4月29日 ,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 打响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战……各大发射场相继迎来新一年满负荷型号试验任务 。
服务保障这件事 ,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万源实业公司做了几十年 , 今年无非又是一次巨大挑战 。 全过程服务一体化保障新模式 , 是万源实业公司面对挑战作出的新探索 。
贴心小家只为让你满意
连轴转、白加黑 , 这样的工作和生活似乎已成日常 , 但身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保障团队每个人都像打了兴奋剂一样 。 从去年“长五”“长八”到今年的“长七A” , 保障团队和试验队一起紧张地忙碌着 。 用项目经理赵金生的话说 , 一起哭一起笑 , 和型号任务同频共振 , 一切为了成功 。
543创优工程是保障团队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管理思路 , “五提升、四到位、三满意” , 即强化“思想提升、安全提升、专业提升、效率提升、满意度提升” , 做到“思想教育到位、技能培训到位、规范管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 实现“基地满意、院满意、试验队(员)满意” 。
一院工会在发射场建立的长征小家是试验队员的“避风港” 。 万源实业公司选派了一批富有经验的员工轮流驻守小家 。 她们不仅将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 像知心大姐一样主动和队员们沟通 , 还前方后方联动 , 组织试验队员与其在幼儿园的子女连线互动 。 队员们都说 , 想家了就到“小家”坐坐 , 真有种回家的感觉 。 此外 , 小家还开辟了党史学习教育专区 , 工作人员每日上班前都会更新展板 , 手动书写党史小知识、小故事 。 专区深受队员喜爱 , 成为试验队的固定宣传教育阵地 。
稳稳大火箭 妥妥保障情
深处大凉山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金牌火箭长三甲系列的大本营 , 这里几十年来发射了百余发火箭 , 保障团队自始至终相伴在旁 。 西昌保障团队采用餐饮和用车服务一体化保障模式 , 餐厅主管、车辆调度和项目经理组成了长达近20年的“铁三角” 。
一院万源实业公司工作人员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合影 。徐阳 摄
从餐饮食材的采购、烹饪到上桌 , 餐厅严把入口安全质量关 , 不断推陈出新 , 丰富菜品种类 。 为了照顾试验队员南北差异的口味 , 餐厅仅小吃就有几十种 。 一日三餐、加班餐、宵夜、户外餐、病号饭、清真饭 , 百吃不厌 。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 , 到餐厅享受美食是试验队员们心心念念的事情 。
发射日当天的成功包子饱含圆满寓意 , 不仅好吃、方便户外食用 , 还登上热搜 , 成了航天人的专属网红美食 。
精兵强将随时变换队形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发射中心 ,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优良作风早已融入科研人员的血液中 。 这里型号众多 , 任务繁重 , 经常遇到多个型号并行的情况 。
项目经理马京辉介绍 , 这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人员管理 。 为了保持核心队伍的稳定 , 他经常在不忙的时候搞团建 , 钓鱼、越野跑、试新菜 , 有时还邀请当地的居民一起团建 。
任务高发期 , 赶上两三个型号并行保障 , 原本一套精锐班底必须迅速拆分成多个小团队 。 他们随时搬家 , 随时起灶 , 进驻不同的试验队 , 在不同的宾馆火速开展保障工作 。 在分工明确的后厨 , 大家不分彼此 , 自觉分担多项工作 。 人手不够时 , 马京辉就迅速招纳当地熟悉的居民做临时补充 。
东风航天城里 , 似乎每一个人都有招之则来、来之能战的觉悟与担当 。 多年来 , 酒泉保障团队的人员队伍不仅稳定 , 每个人都将特长发挥到极致 , 还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 , 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既降本又增效 。
箱式集装房75天投入使用
茫茫戈壁滩上 , 试验队员饱受风沙烈日之苦 。 试验队员们从宾馆出发后 , 一整天就在没遮挡的戈壁滩上工作、休息 , 吃的是随身带的泡面和饼干 。 现场卫生条件较差 , 有食品安全风险;由于没有配套的会议办公设施 , 保密、安防需求无法得到保障 。
【团队|航天科技一院万源实业公司以高质量保障工作促“三高”发展纪实】为了尽快解决试验队员的实际困难 , 万源实业公司调动一切力量 , 发挥其在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等方面的优势 , 以最快速度响应一院部署筹划 。 仅仅75天时间 , 一个建筑面积1224平方米 , 由76个标准集装箱组合而成 , 餐厅、后厨、大小会议室、网吧、活动室、休息室等一应俱全的临时保障场所投入使用 。
借鉴武汉火神山医院的设计经验 , 该项目采用了安全、快捷的箱式集装房设计技术 , 不仅建设周期短、机动灵活 , 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
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 , 万源实业公司保障团队以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 发挥在餐饮、住宿、车勤、机要通信、保卫保密等方面的优势 , 在发射场、试验场全要素、全时段、全过程铺开服务保障工作 , 成为“三高”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 (徐阳) 来源:航天科技网站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