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唱吧CEO陈华:未来将在创业板上市,软硬件营收比例已基本持平】
文章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采访人员 | 姜菁玲5月31日 , 唱吧对外发布了新款K歌硬件产品G3麦克风 , 定价699元 。 G3是唱吧音箱麦克风系列的最新产品 , 和以往系列相比 , G3在音量、防啸叫等功能以及工艺上进行了升级 , 新增了NFC、快充、充电桩等功能 。
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 , 唱吧CEO陈华告诉界面新闻采访人员 , 目前唱吧已经签署上市辅导协议 , 未来将在创业板上市 。 经查询 , 当前 , 唱吧创业板上市辅导工作报告(第一期)也已在3月中旬披露 。 这已经是唱吧第三次向上市冲击 。 2015年 , 唱吧美股上市计划曾取消;2018年 , 唱吧完成中金公司上市辅导后 , 最终未提交招股书 , 亦不了了之 。
根据陈华的表述 , 目前唱吧的营收主要来源于唱吧软件的打赏以及小巨蛋等硬件产品的利润 。 陈华对界面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在唱吧内部 , 目前两条营收线的比例基本持平 , 正在并行前进 , 日后发展重点需要在观望后决定 。
2011年唱吧App一经推出 , K歌加社交属性吸引了大量用户涌入掀起了线上K歌的热潮 。 2013年 , 陈华曾公布数据称 , 唱吧注册用户量已经超过1亿 , 其中月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 。
不过2014年 , 由腾讯支持的竞品全民K歌面世 , 借助版权和腾讯社交生态的优势 , 全民K歌迅速在K歌类软件中突围 , 并在2017年大幅甩开了唱吧 。

文章图片
这个过程中 , 唱吧作为创投圈的明星项目 , 融资不断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唱吧已公布的融资轮次为8轮 , 背后资方除了红杉资本、梅花创投、蓝驰创投等机构资方 , 还包括芒果文创基金以及何炅、谢娜、汪涵三位明星 。
陈华在此次采访中还披露 , 2016年唱吧已公布的最后一轮融资后 , 5年来唱吧仍有进行融资 , 只是未予公布 。
在自救的过程中 , 唱吧不断探索新的业务 。 2014年 , 唱吧和麦颂KTV联合推出了唱吧麦颂;2017年 , 唱吧又投资了线下迷你KTV咪哒miniK , 进军迷你KTV的市场 。 2015年 , 唱吧拓展K歌硬件产品 , 推出第一款录音麦克风C1 。 2018年 , 观察到市场上缺少带有蓝牙音箱的麦克风 , 推出新品类音箱麦克风产品G1 。
在此次采访中 , 陈华并未提及麦颂KTV的进展 , 不过2020年疫情的爆发 , 对线下KTV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 , 而硬件产品则成为了唱吧一个真正的增长极 。
采访中 , 唱吧智能硬件副总裁叶志伟称 , 音箱麦克风某种程度上是蓝牙音箱的替代者 , 既能够满足用户唱歌的需求 , 也能当成蓝牙音箱使用 。 陈华透露 , 目前唱吧音箱麦克风类的硬件产品在天猫上的市场份额达到七八成 。
此外 , 唱吧还宣布下半年将推出一个差异化子品牌“小唱” , 瞄准四五线城市人群 , 提供入门级的产品 , 主打性价比路线 , 同时唱吧硬件也正在开拓海外市场 。
虽然具有先发优势 , 但在软件上唱吧确实已不复当年辉煌 。 根据艾媒北极星数据 , 2021年4月唱吧月活1426万 , 在K歌行业排名第二;位居第一的是全民K歌 , 月活7171万 。 在苹果应用商店 , 唱吧被收录在免费娱乐榜单 , 截至发稿 , 唱吧排在第28位 , 全民K歌排在第6位 。
软件方面 , 陈华在采访中表示 , 目前唱吧正在推出一些面向中老年和00后的K歌新产品 , 唱吧App本身也将在近日迎来一次升级 。 和全民k歌等竞争对手相比 , 陈华认为自身的优势在于 , 平台积累了大量优质有创造力的歌手 , 聚集了粉丝和朋友圈 。 2020年1月 , 陈华也曾对外表示 , 唱吧要从K歌工具升级为泛音乐内容平台 , 同时开始扶持音乐人建立内容壁垒 。
推荐阅读
- 影像|京东零售集团CEO辛利军空降小米“跑进2022”活动直播间为米粉送福利
- Waymo|PayPal CEO:积极在日本展开收购,开拓支付市场;网易入股虚拟数字研发商世悦星承 | 思维独角兽
- 炼金术|元宇宙炼金术|专访三体宇宙CEO:三体有形成独立元宇宙的可能
- 章庆元|金山办公CEO章庆元:赋能大型组织办公数字化转型
- 牛奶|紫光展锐第二代5G芯片实现产品量产 CEO称“每一款芯片都在赌命”
- the|美CDC缩短新冠隔离时间被指从遵循科学变成了遵循CEO们的意见
- Google|Chrome被起诉侵犯隐私 加州允许原告当庭质问谷歌CEO
- 人物|调查:即便是CEO也在担心因行业的混乱而丢掉工作
- 人物|迪士尼前CEO伊格尔:要善用科技去讲成功的故事
- 情感|AI改变爱情与亲密关系?小冰CEO李笛:人对情感非常清楚,应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