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全球科创的“理想之城”: 上海青年科学家创业动力最强

了解科研人员的流动趋势 , 有利于促进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 。
在6月3日举行的2021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 ,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开展的《2021“理想之城”——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下称“报告”)研究显示 , 上海对3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吸引力全球最强 , 青年科学家创业动力全球最强 。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雪莹博士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该报告对两万多篇全球青年科学家科研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 对上千名全球一线青年科学家进行了问卷调查 , 深入研究了全球青年科学家的流动趋势、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 。
根据报告 , 全球青年科学家论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 2012~2020年 , 上海青年科学家的人均学术贡献 , 排名全球20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中的第12位 。 仅统计2018~2020年时 , 上海青年科学家人均学术贡献排名第8位 。 在2012~2020年各城市的青年科学家学术发展曲线中 , 上海青年科学家成长速率排名这20城市的第6位 。 北京、深圳也表现出相似的发展特征 , 特别是深圳2018~2020年青年科学家人均学术贡献已进入前三名 , 成长率排名20城市首位 。 这显示了近年来中国城市越来越成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平台 。
关于青年科学家未来迁移愿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 在20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中 , 上海对于全球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排名第四位 , 居中国城市之首 , 体现了上海的科技创新开放窗口和网络枢纽地位 。 特别是对于全球3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 , 上海位居20座城市之首 。
与其他国家青年科学家相比 , 来自中国城市的青年科学家更加倾向参与科技创业 , 其中上海青年科学家显示出最强的创业积极性 , 选择参与科技创业和投资的人数比例达到了17.07% , 相当于每6人中就有一人把创业作为事业发展方向 。
王雪莹告诉第一财经 , 在吸引人才方面 , 城市的影响力从影响变为现实需要一个时间周期 , 要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 , 才会形成科学家流入一个城市习惯性的路径、经验 。 以上海为例 , 在科研管理制度 , 包括体制机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方面 , 还可以加强对海外人才的支持力度 。
比如 , 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流动中加快成长 。 探索设立更多面向海外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特别是35岁以下青年人才开放的科技类、人才类项目 , 为全球优秀青年人才提供科技创新的“上海机遇” , 支持上海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全球化发展 。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过去提到上海首先会想到文化城市、经济城市、商业城市 , 现在还是科创之城 , 这种(科创)城市引领的效应会通过一段时间释放出来 。
另外 , 报告还显示 , 全球受调查青年科学家普遍认为 , 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平台和独立承担开展研究项目的机会 , 是对于青年学者职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 其中 , 中国青年科学家更加重视所在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 北美青年科学家更加重视独立主持研究的机会 , 而欧洲青年科学家更加重视稳定的经费支持 。
【理想|全球科创的“理想之城”: 上海青年科学家创业动力最强】王雪莹建议 , 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爱护和支持 , 帮助青年科研人员降低生活成本 , 提高人才公共服务质量 , 加强科技人才计划对于青年人才的耐心和宽容 , 支持青年科学家探索新领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