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治难愈的骚扰电话 , 本就是困扰全社会的行业顽疾 , 如今搭上人工智能高科技“快车” , 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 据媒体报道 , 每一个人工智能骚扰电话机器人的购置成本仅需1000多元 , 却可以每日拨号超过3000次 。 有的骚扰电话公司甚至可以保证一年拨打40亿个骚扰电话 。 数字技术 , 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 , 而不是更烦心 。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初衷 , 也是为了让技术更懂人心 , 发现用户的需求 , 从而调整供给、提高市场效率 , 而不是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提供对付用户的武器 。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 , 让用户个人信息在数字空间“坦诚相见” , 这为数据要素的流动和应用创造了条件 。 数据要素是数据时代发展的基础 , 而用户信息的开放则是数据要素的根本来源 。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都需要数据要素的共享才能发挥作用 。 然而 , 用户对信息或主动或被动的公开 , 绝不代表其隐私权益就可以被侵害 。 可以说 , 是用户的数据信息才促成了现在数字时代的发展 , 用户应当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 , 而不是成为技术的受害者 。 在数据时代 , 个人的信息保护同样至关重要 , 个体对于用户信息的使用应当充分尊重用户个人意愿 。
数字时代 , 谁能为用户信息的“坦诚”守门?首要的是完善数据保护制度 , 让数据使用者为数据安全负责 。 从目前来看 , 个人信息的泄露往往不是技术性的 , 而是人为的 。 而制度可以对个人的行为起到重要的约束作用 。 就此 , 国外颁行的一些新法案可供借鉴 , 如《机器人电话滥用犯罪执法威慑》就设置了很高的罚款和强硬的执法手段 , 显著提升违法成本 , 让不法分子望而却步 。
此外 , 还应提高监管技术水平 , 用数字技术来对抗数字技术 。 完善的制度需要高效的监管来保障执行 。 数字时代的骚扰电话和其他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更加难以识别 , 有关部门也应加快数字化转型 , 借助数字化手段提高执法水平 。 在此过程中可利用市场化力量 , 加强政企合作 , 探索骚扰电话防范新方式 , 鼓励企业加强相关领域研发 , 集聚社会资源来协同治理数字时代的违规行为 。
为此 , 要保障用户对个人数据信息的所有权 , 健全相关维权渠道 。 没有保障的权利只能是空谈 , 正是因为用户数据的重要性 , 才更应该加强对于用户数据所有权的保护 。 比如 , 可探索数字经济的新形态 , 设立数据黑盒并向用户和企业提供接口 , 用户可随时查看个人数据的被取阅情况 , 并根据需要随时关闭个人数据接口 , 充分保障个人对于自身数据信息的所有权 。 与此同时 , 包括消费者协会在内的组织也应更加关注个人信息侵权行为 , 帮助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合法的渠道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
数字时代 , 用户信息的“坦诚”绝不应成为其权益受侵害的理由 , 要利用制度、技术和权益保护三方面的力量为这种“坦诚”守门 。 个人信息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并非此消彼长 , 而缺少用户权益保护的行业也注定无法长远发展 。
【技术|为数字时代用户的“坦诚”守好门】(作者:盘和林 , 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