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盈利之下冲刺IPO!自动驾驶业务首轮估值34亿美元
文章图片
图1/8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雷刚
来源/智能车参考(ID:AI4Auto)
滴滴出行 , 正式冲刺IPO上市 。
6月11日 , 滴滴正式向SEC递交了IPO招股书 , 开启美股挂牌上市进程 , 代码DIDI , 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都是承销商 。
伴随IPO和招股书 , 一系列重要业务、财务和股权数据都首次得到完整披露 。
其中 , 作为全球出行平台里的自动驾驶独苗 , 滴滴自动驾驶也被滴滴视为未来核心竞争力之一 , 是滴滴当前四大核心战略版块之一 , 还会将上市募资的30%资金用于自动驾驶相关的方向 。
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估值 , 也首次得到披露 。
招股书显示 , 由母公司滴滴和软银愿景联合投资的5.25亿美元A轮融资后 , 滴滴自动驾驶估值达到34亿美元 , 而且滴滴在自动驾驶子公司的占股仍高达70.4%——有绝对控股权 。
滴滴招股书都讲了啥?
首先是商业生态 。
即滴滴都有哪些业务 。
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1年3月 , 滴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约4000多个城镇开展业务 , 提供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车服、货运、金融和自动驾驶等服务 。
这些种类丰富、落地广泛的业务 , 被滴滴归纳为“四个核心战略版块” , “三大业务”以及“双飞轮” 。
1、四个核心战略版块:
分别是共享出行平台、车服网络、电动车以及自动驾驶 。
2、三大业务:
代表了滴滴的收入构成 , 分别是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其他业务(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车服、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业务) 。
3、双飞轮:
指的是商业模型 , 随着整体共享出行市场的持续增长 , 滴滴的共享出行、车服以及电动汽车网络创造了双飞轮效应 , 使司机、乘客和平台均获益 。
所以在这几大模型之下 , 滴滴业务数据表现如何?
文章图片
图2/8
先看财务:
从单量和交易额来看 , 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 , 滴滴全球平均日交易量为4100万单 , 全平台总交易额为3410亿元人民币 。
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3年时间内 , 平台司机总收入约6000亿元人民币 。
招股书也公布了滴滴具体业务的收入情况 。 2020年 , 滴滴三大业务——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是1336亿元、23亿元和58亿元人民币 。
中国毫无疑问是滴滴绝对的业务和营收主场 。 滴滴还披露 , 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平台收入中 , 93.4%来自于中国 , 6.6%来自于国际 。
盈利表现方面:
中国出行业务2019年实现调整的息税前利润38.4亿元人民币 , 2020年39.6亿元人民币 , 2021年一季度36.2亿元人民币 。 此外 , 2020年中国网约车业务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为3.1% 。
也就是说 , 滴滴在2019年起就实现了规模化盈利 。
文章图片
图3/8
用户数方面:
截至2021年3月31日 , 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 , 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 。
其中 , 自2020年3月31日至2021年3月31日 , 滴滴在中国拥有3.77亿年活跃用户和1300万年活跃司机 。
2021年第一季度 , 滴滴中国出行拥有1.56亿月活用户 , 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2500万次 。
最后 , 募资用途方面:
一是规模化扩张 。 滴滴在招股书中披露计划将约30% 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 。
二是投资未来 。 约30% 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 。
三是用户需求满足和体验 。 约20% 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
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 。
文章图片
图4/8
滴滴招股书里怎么介绍自动驾驶?
目前 , 滴滴是全球出行平台中 , 唯一一个还在自研发展自动驾驶的公司 。
所以在招股书中 , 除了确认滴滴自动驾驶战略地位——滴滴四大核心战略版块之一 。 滴滴还披露了更多自动驾驶业务的细节 。
最核心的是首次披露估值 。
滴滴宣称参与了滴滴自动驾驶分拆后的A轮融资 。 该轮融资中 , 软银和滴滴等联合向滴滴自动驾驶投资5.25亿美元 , 是国内自动驾驶公司获得的单笔最大融资 。
招股书数据还显示 , 在A轮融资结束后 , 滴滴自动驾驶估值就已达到了34亿美金 。
不过招股书披露范围之外 , 最近滴滴自动驾驶又完成了包括IDG、广汽等在内的新一轮融资 。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估值 , 据说已经超过50亿美元 。
如果按照创业公司体量来算 , 滴滴自动驾驶当前也是中国估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
文章图片
图5/8
研发和团队规模方面:
招股书显示 , 滴滴拥有7000名研发人员 , 研发人员占比45% ,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 , 研发支出分别为44亿元、53亿元和63亿元 , 2021年第一季度近19亿元人民币 。
其中自动驾驶子公司 , 截至2021年一季度 , 滴滴自动驾驶团队人数超500人 , 拥有超过100辆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队 。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的主要测试和试运营重心 , 落地在上海嘉定 。
滴滴方面称 , 公司在上海共有530公里的道路可以进行测试 , 滴滴自动驾驶还建立了车辆和路况实时监测的安全指挥中心 , 增强了远程辅助能力 , 以应对未来更大规模的自主车队作业 。
测试区域内的主要路口也部署了关键的车辆到一切或V2X硬件 , 以促进车队之间的协调 , 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盲点 。
此外 , 滴滴自动驾驶还在北京和加州等多地展开路测 。
文章图片
图6/8
值得注意的是 , 滴滴在招股书中 , 也进一步强调了为什么要坚持发展自动驾驶?
滴滴自2016年开始布局自动驾驶 。 在滴滴看来 , 自动驾驶是未来移动出行的关键 。 而共享移动出行网络则是将自动驾驶变为现实的关键 。
自动驾驶能通过显著降低交通事故概率来显著提高安全性 。 当前全球每年分别发生约4320万起交通事故 , 这一数据在中国是860万起 。 其中 , 超过90%是人为失误 。
自动驾驶技术能通过降低交通事故概率来显著提升安全性 。
此外效率维度 , 自动驾驶还可以让汽车全天运行 , 从而提高车辆利用率 , 降低车辆的运营成本 , 进而进一步降低出行成本 。
基于共享出行移动网络的规模效应和较高的车辆利用率 , 滴滴也成为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的最好的平台 。
滴滴还强调:推进自动驾驶并不意味着驾驶员将被替换 。
在滴滴看来 , 自动驾驶技术将支持司机满足未来需求的显着增长 。 此外 , 自动驾驶汽车的增长也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
所以也是出于对自动驾驶的笃定 , 目前滴滴方面带队推进自动驾驶的是联合创始人及母公司CEO张博 。
文章图片
图7/8
滴滴招股书其他亮点?
主要是股东结构 。
个人最大股东是橙青组合 。
招股书显示 , 滴滴创始人、CEO程维持股7% , 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持股1.7%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根据同股不同权的设计 , 程维柳青合计拥有超过48%的投票权 , 包括程维柳青在内的滴滴管理层拥有超过50%的投票权 。
也就意味着滴滴的控制权 , 牢牢掌握在核心管理层手中 。
文章图片
图8/8
机构投资者方面 , 最醒目的是软银愿景和腾讯 。
软银愿景占股21.5% , 腾讯占股6.8% 。 其中软银方面已经明确 , 滴滴上市后相关人员将退出滴滴董事会——是否意味着上市后全部套现倒尚未可知 。
有意思的是 , Uber占股12.8%——主要是当初Uber中国业务出售给滴滴后换来的财务股份 。
这也预示着滴滴上市后 , Uber将迎来一笔额外的重要财务回报 。
对于现如今规模化扩张和疫情之下双重压力的Uber , 会带来一期漂亮的财报 。
缘 , 妙不可言 。
当初打得水火难容 , 一度Uber都是基于实力出发居高临下跟滴滴谈判和说话 。
现如今 , 滴滴上演了一出投桃报李、雪中送炭 。
【|滴滴盈利之下冲刺IPO!自动驾驶业务首轮估值34亿美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
- IT|滴滴被“围剿”三个月:Q3经调整EBITA由盈转亏 订单量、交易额均下滑
- 商汤|商汤终成AI第一股:挂牌联交所后股价高开 业内人士更关注其盈利和商业模式
- IT|滴滴三季度收入427亿元环比降13%,投资亏损208亿元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实控公司涉嫌传销被调查,加盟商:拉人头、疯狂囤货、盈利机制复杂
- 以太|严管之下,还有谁在“挖矿”?
- 数字货币|经济参考报调查:严管之下,小散“挖矿”仍未绝迹
- 配置|OnexPlayer壹号掌机mini版正式发布!轻量化之下性能强悍
- 红星|起底横空出世的“元未来家族” :以贩卖单价9.9元的“元宇宙令牌”盈利
- 注销|中消协点名推荐退订"问题" APP 含曹操出行翼支付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