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两个会计年度就上市,叮咚买菜急什么?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叮咚买菜的融资频率充分反映出资本市场对退出结果的饥饿 , 卡位 , 砸钱 , 寻求退出 , 整套资本运作行云流水 。
文/程怡 lesly 编辑/秦安娜
来源/略大参考(ID:hyzibenlun)
互相竞争的两家企业 , 同一天提交招股书 , 怎么看都算是资本市场少有的趣事 。
日前 , 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 , 就上演了上述剧情 , 在同一天向美国资本市场提交了招股书 。 叮咚买菜计划在纽交所挂牌 , 每日优鲜计划赴纳斯达克上市 。
两家企业为争夺“中概生鲜第一股”的名头可谓竞争激烈 , 上市的基本事项都暂未敲定 , 就选择提交招股书 。 两家公司递交的招股书均未披露发行价格区间、发行量、募资额等消息 。 叮咚买菜用最高募资1亿美元的金额 , 作为招股书内容的占位符 。
如果要论着急 , 叮咚买菜应该更胜一筹 , 这家在2018年10月 , 搭建完成VIE架构的企业 。 在招股书中仅披露两个有效的会计年度——2019年和2020年 。 留给资本市场判断其增长速度 , 发展轨迹的年化指标并不丰富 。
闪电上市的集大成者 , 当属成立两年多就去纳斯达克挂牌的瑞幸 。 当年其招股书披露的完成会计年度 , 只有2018年一年 。 可供比较的会计数据 , 都是按季度作为会计节点 , 供资本市场判断它的增长前景 。
受瑞幸启发 , 成立时间不长就选择上市的企业也不是稀罕操作了 。 今年 , 顶着“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的名头赴美上市的怪兽充电 , 招股书中提交的完整会计年度也只有两年 , 跟叮咚买菜一样是2019年和2020年 。
创业企业急慌慌的选择上市 , 可见一级市场的融资有多紧张 。 资本行情冷淡的时候 , 对初创企业而言 , 抢上市跟抢市场一样重要 。
1
扩张与平衡
高速增长是叮咚买菜讲给资本市场的故事 。
这家2017年5月在上海成立的生鲜电商企业 , 截至2021年3月31日 , 已经在全国29个城市开展业务 , 建立了 950多个“前置仓”——小型仓储中心 , 消费者在线上下单 , 由最近的门店负责在1小时内完成配送 。
跟它的竞争对手相比每日优鲜 , 叮咚买菜进入的城市数以及前置仓的数量 , 均双双领先 。 成立于2014年10月的每日优鲜 , 截至2021年3月31日 , 在全国16个城市建立了631个前置仓 。
两家企业的扩张是风卷残云式的 。
2019年每日优鲜挥师东进 , 进入上海市场——叮咚买菜的出生地 , 并借此高调办了场发布会 , 豪言“以10亿元的投入夺得华东市场份额第一 。 ”
不到一年 , 胜负有了眉目 , 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在2020年年初说 , “叮咚买菜在上海的市场份额是每日优鲜的10倍 。 ”每日优鲜内部复盘称:那场价格涨 , 打的效率并不高 。 ”
2020年 , 两家的角色对调过来 , 激进扩张的变成叮咚买菜 。
去年3月 , 叮咚买菜从大本营长三角地区和深圳地区 , 选择北上进京 , 提出北京建仓18家的目标 , 没过多久加码到40家 。 疫情结束后 , 叮咚买菜提出的年度目标是前置仓总数要从全国的600多家增长到1100家 , 新增约3万个工作岗位 。
在开店扩张的进程上 , 叮咚买菜不缺少“瑞幸式”的气势 。
文章图片
图2/4
反映在营收上便是碾压对手的高速增长 。 2019年叮咚买菜的营收为38.8亿元 , 2020年大幅增长至113.4亿元 , 反超每日优鲜 。 后者2018年至2020年的总营收分别为35.5亿元、60亿元和61.3亿元 , 已经呈现出增长放缓的趋势 。
今年一季度 , 两家的增长对比更为明显 。 每日优鲜的营收为15.3亿元 , 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 叮咚买菜则持续增长 , 一季度营收为38亿元 , 同比增长46% 。
高增速的背后是几乎万年不换的配方 , 用亏损换增长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至2020年 , 叮咚买菜的净亏损分别为18.7亿元、31.8亿元 , 净亏损率分别为48.3%和28.0% 。 每日优鲜的调整后净亏损 , 2018年到2020年 , 分别为22.2亿、27.8亿、15.9亿 , 调整后净亏损率分别为62.5%、46.3%、25.9% 。
以2020年作为时间节点来看 , 叮咚买菜的亏损约是每日优鲜的两倍 。
从两家发布的招股书来看 , 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走着两种发展路径 。 叮咚买菜更强调规模 , 用亏损换增长速度 。 每日优鲜更看重经营成本的控制 , 它的履约成本 , 约比叮咚买菜低10% 。
2
危险的下沉
不同的发展路径 , 也许同创始人的思维模式有关 。
每日优鲜的创始人兼CEO徐正 , 数学成绩优异 。 15岁时因为数学竞赛成绩优秀 , 被保送上了中科大数学系 。 他对生鲜零售的理解是长价值链、低毛利、大规模的生意 , 注定了薄利多销的命运 。 徐正形象地称之为“撅着屁股捡钢镚” 。
有过12年军旅生涯的梁昌霖 , 则认为商场如战场 。 他指挥叮咚买菜攻占深圳市场时提到“战场到底什么要素最重要?要炮火猛 , 反应快 。 ”
2018年 , 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叮咚买菜 , 曾因为速度引发外界关注 。 当年5月至11月 , 叮咚买菜连续拿下5轮融资 , 高榕、红杉、今日资本、Tiger Global等顶级机构相继入局 。
叮咚买菜的融资频率充分反映出资本市场对退出结果的饥饿 , 卡位 , 砸钱 , 寻求退出 , 整套资本运作行云流水 。 两家生鲜前置仓背后都有Tiger Globle的身影 , 同时间选择递交招股书 , 是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
所有的“排兵布阵”都在剑指行业龙头席位 , 迅速扩大规模 , 用钱将重资产砸出壁垒 。
规模是生鲜生意的基底 , 是冲淡“前置仓模式”风险的最大保证 。 生鲜电商要做大规模 , 向下沉市场扩张是无可避免的路径 。
在叮咚买菜的招股书中显示 , 公司正在向中国更多的低线城市和城镇扩张 , 而这些新的区域又涉及到新的风险 , 这些地区的陌生市场和相关用户数据的缺乏 , 可能让公司更难跟上当地消费者需求和偏好 。
文章图片
图3/4
也就是说 , 对叮咚买菜等生鲜项目来说 , 当一线市场的竞争达到一定的饱和 , 他们向下沉市场的扩张将会出现明显的变量 , 用户相比于一线城市会有显著的习惯变化 , 消费能力的变化 。
如果不能借助下沉市场实现规模突破 , 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容量 , 与其本身重资产的性质 , 依然无法突破前置仓模式最大的焦虑 , ——盈利能力不明朗 , 这是烧钱补贴根本解决不了的商业模式难题 。
而挡住前置仓电商下沉的一座大山 , 是如今正如火如荼的社区团购 。
3
巨头的冲击
对于生鲜前置仓的创始团队们来说 , 这是一个零售规模达5万亿的市场 。 此前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 , 只是跟巨头手下的小弟过过招 , 比如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 , 京东旗下的7Fresh 。
那时它们尚能畅想盈利 。 梁昌霖曾表示理想状态一年 , 叮咚买菜在上海地区能实现盈利 。 但当去年9月 , 盒马CEO侯毅 , 称盒马在上海、北京的门店 , 已经实现全面盈利之际 , 叮咚买菜区域盈利的目标都尚未实现 。
文章图片
图4/4
如今想要实现盈利更难了 。
生鲜业务成为了巨头觊觎 , 想要纳入囊中的一项业务 。 它们依靠社区团购 , 一开始就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 , 在渡过了2020年之前的蒙昧期之后 , 迅速开启资本游戏 , 在国内形成燎原之势 。
社区团购主宰的二线城市以及下沉市场可谓龙潭虎穴 , 这其中执掌权柄的是王兴、黄铮、程维、刘强东这样的巨头领袖 , 是一个“军阀”混战的领域 。
据叮咚买菜招股书显示 , 公司上市融得的资金 , 预计约10%用于技术和供应链系统投资;30%用于投资上游采购能力;50%用于提高现有市场的渗透率并扩展到新市场 。 同时 , 公司也在“风险因素”中表明 , “如果我们向新地理区域的扩张不成功 , 我们的业务前景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 ”
至少对王兴来说 , “边界”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 , 对他来说 , 边界的广阔代表着更多的可能性 , 而生鲜电商与社区团购的边界 , 最明显的楚河汉界 , 就是在下沉市场 , 对于叮咚买菜们来说 , 势必要面对“明知山有虎 , 偏向虎山行”的窘境 。
而二者承受的压力并不相同 , 对于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来说 , 生鲜电商是它们的资本故事 。 对于美团、拼多多以及滴滴而言 , 后者可以先是拉动新用户 , 保持平台活跃性的业务 。 美团今年的一季报显示 , 季度新增5870万用户 , 其中一半来自社区团购 。
同样的逻辑也出现在拼多多 , 据《豹变》报道 , 社区团购多多买菜在今年4月30日时 , 品类已经达到486种 , 生鲜占了200种 , 而生鲜也是多多买菜具有引流意义的品类 , 为了准备夏季的“社区大战” , 各个社区团购平台都在升级仓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 迎接夏季的供货需求 。
对于叮咚买菜来说 , 当一二线市场达到饱和 , 那么“下沉” , 将会是一个让未来扑朔迷离的举动 。 登陆二级市场 , 叮咚买菜不得不和社区团购的那条平行线 , 形成危险的交叉 。
【|仅有两个会计年度就上市,叮咚买菜急什么?】(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硬件|Intel 11代酷睿4核15瓦超迷你平台 仅有信用卡大小
- 视点·观察|起底张庭夫妇公司:两个月办一次“洗脑”活动 有人5年没挣钱
- 盖板|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中最具前景的两个环节——钱研君周中放送
- Lenovo|2022年联想ThinkPad Z系列新品泄露:暂时仅有图像 配置细节不明
- 功能|B站上线妙评功能:不仅有评论区妙评,还有哔哩哔哩每周妙评榜
- Centers|DigitalBridge将在巴西新增两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 宿主|云南发现两个白块菌新物种
- the|美国政府将在加州部署两个大型太阳能发电厂 并提议建立第三个
- AMD|AMD X670芯片组或采用MCM封装, 将包含两个B650芯片组
- Intel|英特尔Ponte Vecchio将会有两个版本, 高端型号带XT后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