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营收1500亿,亏损超百亿,滴滴冲刺IPO背后的野心与隐忧


中国企业家|营收1500亿,亏损超百亿,滴滴冲刺IPO背后的野心与隐忧
文章图片
图1/3
头图摄影/邓攀
文/王玄璇
编辑/马吉英
6月11日 , 滴滴正式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招股书 , 股票代码为“DIDI” , 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担任承销商 。
在招股书中 , 滴滴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回忆起2012年的北京冬夜 , 程维裹着夹克 , 在大雪中等出租车 。 在他身后正在挨冻的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 。 “那个夜晚对我来说有特殊意义 。 ”程维写道 , 那一年滴滴出行推出 , 一个简单的目标就是让人们更容易叫到出租车 。
9年过去 , 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1年3月 , 滴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约4000多个城镇开展业务 , 提供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车服、货运、金融和自动驾驶等服务 。
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 , 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 , 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 。 其中 , 在中国拥有3.77亿年活跃用户和1300万年活跃司机 。 2021年第一季度 , 滴滴中国出行拥有1.56亿月活用户 , 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2500万次 。
根据招股书 , 滴滴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7.86亿元、1417.36亿元;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22亿元 , 上年同期为205亿元 。 同时 , 滴滴在总体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 2018年、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106亿元;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利润为54.83亿元 , 上年同期的净亏为39.72亿元 。
此前彭博社消息称滴滴在非公开市场的估值已达950亿美元 , 上市时估值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华尔街日报6月10日则援引知情人士称滴滴估值将超过700亿美元 。
滴滴在国内出行市场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 同时正沿着出行服务路线不断向外伸出触角 。 而滴滴面前也绝不是一片光明 , 来自舆论和监管层面的压力、反垄断的阴云也从未离开过 。 滴滴正在迈向新阶段 , 这对它而言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
海外业务增长最快 自动驾驶最值钱
滴滴在招股书中将其业务分为三大类 , 分别是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其他业务(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车服、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业务) 。 这三大业务在2020年滴滴总收入中占比分别为94.3%、1.6%和4.1% 。

中国企业家|营收1500亿,亏损超百亿,滴滴冲刺IPO背后的野心与隐忧
文章图片
图2/3
滴滴收入构成 。 来源:招股书
中国出行业务是滴滴的基本盘 , 2018其收入已经达到了1332亿元 , 2019年略有增长 , 2020年受疫情影响 , 与2018年收入总额相差不大 , 为1336亿元 , 2021年一季度又恢复了增长 。
相比之下 , 滴滴的国际业务和其他收入增长迅速 , 这也会是滴滴接下来的业务重点 。
滴滴国际收入在2018、2019和2020年分别是4亿元、19.8亿元和23.3亿元 。 滴滴在海外的扩张以2018年收购巴西网约车公司99为序幕 , 之后在拉美地区发展较快 , 同时也进军了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地 , 2021年3月 , 进军非洲市场 。 另外 , 滴滴也在海外积极拓展外卖业务 。 据公开资料 , 滴滴外卖业务主要巴西(21市) , 墨西哥(41市)、日本(58市 , 5个县)开展 。
此次招股书提到的募资用途 , 也可以看出滴滴对于国际市场的重视 。 滴滴计划将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20%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 。
此外 , 滴滴其他业务在2018、2019和2020年的收入分别是16.7亿元、48.7亿元和57.6亿元 。 此前社区团购也归属于这类业务中 , 而在2021年3月之后社区团购进行了拆分 , 不归入此类 。
这部分主要是滴滴以四轮车业务为原点 , 沿着出行服务路线不断向外伸出触角、探索边界的业务 , 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 同时 , 也需要更多资金支持 。 因此 , 滴滴的这些业务也分别成立了子公司 , 单独融资 。
在招股书中 , 滴滴首次披露了各子公司的最新估值 。
其中 , 青桔单车的最新估值是19亿美元 , 滴滴持有其88.3%的股份 。
自动驾驶子公司的最新估值是34亿美元 , 滴滴持有其70.4%的股份 。 这一估值是在滴滴自动驾驶A轮融资后的估值 , 软银等机构共投资5.25亿美元 。 而近期 , 滴滴自动驾驶还被曝出完成一笔3亿美元的融资 , 其中广汽集团投资2亿美元 , 估值或超过50亿美元 。
滴滴货运也在2021年一季度完成一轮融资 , 其最新估值是28亿美元 , 滴滴持有其57.6%的股份 。
橙心优选的最新估值是18亿美元 , 滴滴持有橙心优选32.8%的股份 。
软银为第一大机构股东 程维持股7%
招股书显示 , 上市前 , 滴滴所有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合计10.5% , 投票权20.1% 。 其中 , 程维持有滴滴7%的股权 , 15.4%的投票权 。 滴滴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持股1.7% , 投票权6.7% 。 高级副总裁朱景士持股比例低于1% , 具体比例未显示 , 投票权为2.3% 。 首席技术官张博、网约车业务CEO孙枢等均有持股 , 因低于1%而未显示具体比例 。
机构持股方面 , 软银持股21.5% , Uber持股12.8% , 腾讯持股6.8% 。

中国企业家|营收1500亿,亏损超百亿,滴滴冲刺IPO背后的野心与隐忧
文章图片
图3/3
滴滴持股股东 。 来源:招股书
软银作为第一大机构股东 , 是滴滴的坚定支持者 , 在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青桔单车和橙心优选的投资人中 , 都有软银的身影 。 孙正义对出行赛道格外重视 , 参与投资了美国Uber、印度Ola、东南亚Grab、欧洲Taxify以及中东Careem , 对于滴滴 , 软银更是持续下注 。
关于软银和滴滴 , 一个经常被提起的故事是 , 2017年孙正义想增投滴滴(当时软银因为投资了快的所以持有滴滴股份) , 而程维表示刚刚融了100亿美元 , 目前不需要这么多投资 , 结果孙正义直接说“你不拿这笔钱 , 我就把这笔钱给你的竞争对手” 。 最后程维接受了这笔投资 。
如果一切顺利 , 对滴滴的投资也将给孙正义带来丰厚回报 , 为孙正义从低谷再次走向高峰带来帮助 。
去年5月软银集团交出一份巨亏的财报 , 财务情况接近崩溃边缘 。 愿景基金在包括WeWork在内的多家公司身上折戟 。 到2020年9月 , 软银宣布 , 由于近期科技公司估值的普遍上涨 , 软银愿景基金的投资组合已挽回了全部损失 。 今年5月 , 软银则交出了一份2020年净利润为4.987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48亿元)的财报 , 成为仅次于苹果和沙特阿美公司之后 , 全球第三大赚钱的公司 , 孙正义重登日本首富宝座 。
如果根据1000亿美元估值计算 , 这笔投资将给软银带来215亿美元(1370亿人民币)的回报 , 超过去年软银集团收入的一半 。
值得注意的是 , 软银委派的董事会成员Kentaro Matsui将在滴滴上市时辞任董事 , 这意味着软银将退出滴滴董事会 。
此外 , 在滴滴的豪华董事会中 , 除程维、柳青和朱景士外 , 还有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张勇、苹果公司企业发展副总裁Adrian Perica、以及博裕资本董事总经理Chen Zhiyi 。
风险与压力
根据招股书 , 滴滴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7.86亿元、1417.36亿元;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22亿元 , 上年同期为205亿元 。
滴滴在总体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 2018年、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106亿元;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利润为54.83亿元 , 上年同期的净亏为39.72亿元 。
2018年9月 , 在发生乐清顺风车事件后 , 程维曾发布内部信指出 , 滴滴不是一家赚钱高于一切的企业 , 请大家相信滴滴永远不会为利润放弃安全 。 2020年5月 , 柳青曾表示 , 核心网约车业务已经小幅盈利 , 国内市场在逐步恢复 。
单看中国出行业务 , 滴滴已经实现盈利 。 2019年实现调整的息税前利润38.4亿元人民币 , 2020年为39.6亿元人民币 , 2021年一季度为36.2亿元人民币 。 但由于要不断在技术、新业务及投资等方面进行投入 , 滴滴可能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 。 招股书中也提到这一风险 。
此外 , 滴滴的中国出行业务也面临来自监管、舆论等方面的压力 。 今年5月 , 滴滴抽成过高的声音再度引发热议 , 对此滴滴回应称2020年 , 平台抽成比例为20.9% , 网约车业务净利润为3.1% , 另外的79.1%付给了司机 , 10.9%返给乘客作为补贴 , 6.9%为企业经营成本(技术研发、服务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等)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 。
滴滴称 , 确实存在抽成比例过高的订单 , 但抽成超过30%的订单占比不到3% 。
5月26日 , 滴滴网约车CEO孙枢发布了一封给司机的公开信 , 表示将推动信息公开透明 , 从7月份开始 , 让每一位滴滴司机看到三组数字:第一组是过去7天里每笔订单的收入占比 , 第二组是过去7天所有订单的平均收入占比 , 第三组是前一天所有订单的平均收入占比 。
另外 , 滴滴也和其他互联网巨头一样 , 面临反垄断的问题 。
4月30日 , 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领域九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 , 其中滴滴收到3张罚单 。
【中国企业家|营收1500亿,亏损超百亿,滴滴冲刺IPO背后的野心与隐忧】滴滴也在招股书中指出 , 面对现有的及可能颁布的反垄断相关法律法规 , 公司可能要投入大量资源和努力 , 包括重组受影响的业务、改变业务和调整投资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