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造车提速,急招20个自动驾驶工程师岗,将与比亚迪合作


华为|小米造车提速,急招20个自动驾驶工程师岗,将与比亚迪合作
文章图片

近日 , 小米公司开始扩招“造车”相关岗位 。 6月16日 , 南都采访人员注意到小米公司官网新增了20个自动驾驶工程师相关的各类职位 。
南都采访人员发现 , 此次社招的细分工种十分丰富: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决策规划、毫米波算法、开发工具、前端平台开发、嵌入式软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图、仿真平台等共20个岗位 。 以上岗位几乎都为自动驾驶算法相关的 , 而且每一项招聘启事前 , 都有一个“急”字 , 这或许意味着小米对相关人才非常迫切 。
此外 , 以上岗位都标注着“北京海淀” , 这也被业内解读为“小米研发中心总部即将落户北京” , 不过6月16日南都采访人员就此采访小米公司 , 截至发稿时小米公司没有对此进行回应 。

华为|小米造车提速,急招20个自动驾驶工程师岗,将与比亚迪合作
文章图片


华为|小米造车提速,急招20个自动驾驶工程师岗,将与比亚迪合作
文章图片


华为|小米造车提速,急招20个自动驾驶工程师岗,将与比亚迪合作
文章图片

多家传统车企与小米“传绯闻”
6月13日的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明确表示:“未来在汽车业务上比亚迪将支持小米汽车的发展 , 而且不仅是支持 , 比亚迪和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合作正在洽谈一些项目 。 ”受此消息影响 , 截至15日收盘 , 比亚迪涨2.33% , 收报232.32元 。
早在3月30日下午 , 小米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 , 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根据公告 , 小米公司董事会正式批准电动汽车业务立项 , 雷军将亲自挂帅 , 出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
当天晚上(3月30日) , “这会是我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 为了这个事业 , 我愿意压上我所有的声誉投入这一场战斗 。 ”小米集团CEO雷军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将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 他亲自带队负责该项目 , 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 , 初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 其还透露 , 这次成立的造车子公司是全资的 , “全部的钱都是小米自己出” 。
雷军介绍 , 小米在2021年1月15日开始调研造车 。 在过去75天里 , 小米管理层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 , 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 , 两次正式的董事会 , 进行了极为严谨详尽的调研与论证 , 才做出了这个小米史上最重大的决定 。 对于造车的底气 , 雷军声称 , 十年创业的小米 , 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 。 目前小米有了1万多人的研发团队 , 有稳健增长的全球第三手机业务 , 有最好的智能生态 , 还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 。
此外雷军还称 , 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 , 让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 , 这就是小米造车的初心 。 从个人设备 , 到智能家庭、智能办公 , 再到智能出行 , 小米将用科技的力量 , 全力为米粉提供全方位、全场景的美好智能生活 。 “只要大家愿意等待的话 , 我们会全力以赴 。 ”
而自宣布造车消息后 , 业界相继传出消息: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各地考察 , 频繁出入各个主机厂 , 包括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长城等 。 根据最新消息 , 就在今年6月初 , 雷军曾低调造访了保定的长城汽车研发中心 , 虽然双方均未对外公布此次行程的目的内容 , 但业内都认为与小米的代工有关 。
手机企业造车方向:发力车联网
今年以来 , 不少手机企业加入“造车大军” 。 与其他行业不同 , 手机一般被认为是车联网的延伸 , 所以如华为、OPPO今年传出参与“造车”消息 , 也是往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方面发力 。 如5月24日华为再度发布申明重申“不造车” 。 华为公司表示 , “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已明确 , 没有任何改变 。 至今为止并未投资任何车企 。 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 , 更不会控股、参股 。 以后 , 凡是议论上说华为造车或者参股汽车制造行业 , 均为谣言 , 勿轻信 。 ”
声明中强调 , 北汽、长安和广汽三家车企是华为的战略合作伙伴 , 华为支持其打造各自子品牌 。 用了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 , 经华为授权才可以使用HI标识 , 代表Huawei Inside 。 华为是部件供应商 , 这并不代表华为亲自造车 。
而OPPO近年来已申请多项与车辆相关的专利 , 其中包括辆定位方法、装置、车辆定位系统 , 还有涉及汽车的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及电子设备等 。 今年3月的OPPO Find X3发布会上 , OPPO宣布与理想汽车达成合作 , Find X3系列可作为理想ONE的蓝牙车钥匙 , 并提供远程车控的功能 。 OPPO方面当时在发布会上表示 , 在“积极布局万物互融生态 。 ”
有业内人士表示 , 非汽车行业的公司切入“造车” , 首先进军车联网或是一个比较“轻巧”的办法 。 根据零壹智库数据 , 截至2021年4月 , 我国有近4600家公司申请了自动驾驶相关专利 , 数量合计超过2万件 。 其中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3家企业分别是百度(850件)、华为(746件)和吉利(418件) 。 其中 , 在非汽车行业公司当中 , 有19家公司自动驾驶专利位列我国前200(其中前5为百度、华为、滴滴、腾讯、大疆) 。
此前小米虽然相关汽车专利也不少(截至2020年 , 小米集团与汽车有关的专利已超800件 , 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6% 。 )但是大部分设计造车的专利多为诸如“汽车鸣笛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及装置”“控制车辆预热方法及装置”“车载蓝牙播报方法和装置”等 。 而与自动驾驶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企业对比 , 小米(自动驾驶专利28件)仅排第14 , 还不如华为、海信、360、OPPO 。
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 , 除了一些汽车级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的专利 , 仅有一条关于自动泊车的相关专利 。 而DMS一般针对的是L2-L3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 , 目前大多数智能驾驶科技公司和造车新势力则主攻L4级别的自动驾驶 。
【华为|小米造车提速,急招20个自动驾驶工程师岗,将与比亚迪合作】因此小米势必要在自动驾驶方面继续发力 , 获得技术突破 。 值得关注的是 , 除了招聘人才外 , 小米还在近日加码投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6月3日 , 小米参与了纵目科技的1.9亿美元的D轮投资;6月8日 , 小米和高瓴、美团共同领投了禾赛科技超3亿美元的D轮融资 。
按照雷军此前表示 , “我们亏得起 。 拥有这样的现金储备 , 不打一仗 , 有点愧对全球米粉 。 ”
出品:南都智能汽产业生态研究课题组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孔学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