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品|中国车企 缘何热衷“用户造车”
面对全球汽车业百年未有大变局 , 如果说技术路线的选择是抢占优势跑道 , 那么在漫长而残酷的赛道上如何脱颖而出则是见仁见智 , 考验的是车企的创新能力 。
“天时、地利、人和”是典型的中国智慧 , 若产业大变局对应天时 , 在新能源领域抢先布局可谓地利 , 中国汽车产业最需抓住的就是“人和” 。 事实上 ,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 中国车企无疑占据主场优势 , 理应更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 但与此同时 , 面对被海量选择“惯”出来的最精明消费者 , 车企也会有“众口难调”的忧虑 。 正因如此 , “用户共创”这一创新模式成为当下中国车企热衷的探索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汽车产品价值体系的转移正带来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 在燃油车时代 , 不同汽车品牌之间 , 同一品牌的不同产品之间 , 从低端到中端、从中端到高端 , 产品之间最大的区分度就是性能 。 但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 , 这种依靠性能定义产品价值的思维方式受到巨大冲击 , 因为依靠电机、电池的动力总成产生的性能区分度不大 , 而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带来的个性体验是新时代的汽车产品能够产生产品区分的地方 , 于是成为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新的需求 。 与此同时 , 这些新技术的快速迭代与融合也让“用户造车”成为现实 。 而中国正是绝佳的试验场 。 正如业内资深专家罗清启所言 , 当全球第一大市场吞吐量演化为一种市场的优化力量 , 任何汽车硬件的规模与范围的经济性基础都将在中国生成 , 中国成为所有汽车包括正在生成的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扩展的出发点 , 这个出发点拨动了背后所有关于汽车行业的技术元素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已经是全球共识 , 必然要求新的商业模式来适应 。 “新四化”下汽车产品和服务都已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 以销售作为终点的传统商业模式显然难以挖掘新的服务价值 , 也难以继续进行可持续的盈利 。 当下乃至未来 , 汽车产品的高效率供应已不再是问题 , 关键是高效率的供应如何对接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 让企业与用户保持实时“通信” 。 物联网技术的来临 , 扩大了通讯的终极边界 , 人类将迎来最大的通讯密度 , 对汽车产业来说 , 包括用户在内的前所未有的创新主体涌现成为企业发展的机遇 。
【汽车产品|中国车企 缘何热衷“用户造车”】在这个速度时代 , 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将创新放在了无比重要的战略地位 , 但创新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和快速追新 , 中国汽车企业亟待探索的是以通讯密度为中心去组织新的创新主体和传统工业的支撑要素 , 创生新的工业竞争力 , 突破传统的供应链范畴延伸到企业、用户及合作伙伴等整个生态范围 , 用社会化的大规模创新重塑企业形态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