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央视网消息:“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已经40多天了 , 漫步火星状态如何?昨天(6月27日) , 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 , 在着陆和巡视探测过程中获取的多个实拍视频和图像 。
火星来“信” , 先看一段视频 。 这是5月15日的视频画面 。 当天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 , 携带的开伞过程监视相机、落火状态监视相机、避障相机记录了降落伞弹伞、开伞和抛伞 , 动力减速和避障等过程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饶炜:我们通过遥测(图像)来看 , 其实我们现在着陆的位置和我们设计的位置只差三公里 , 综合来看落得是非常准 , 控制也非常好 。
【过程|火星来“信”大不同:听,这是地外天体的风声】火星来“信” , 再听一段音频 。 这段声音是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过程中 , 火星车上安装的录音装置获取的驶离过程声音数据 。 音频中包括火星车驱动机构加电开始移动、坡道行驶、驶上火星表面等过程现场声音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最本质的目的实际上是想听 , 当火星表面上风比较大的时候 , 火星的风声的情况 , 相当于想听到地外天体的风声 。
这段实拍视频则是“祝融号”火星车WIFI分离相机在拍摄着陆平台与火星车合影过程中 , 记录的火星车后退移动和原地转弯过程 , 这是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 。 视频中可以看到 , 火星车朝着着陆平台的方向后退 , 在到达了指定位置之后 , 火星车又进行了转身的动作 , 最终留下了这张“萌萌”的合影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车总体主任设计师陈百超:火星车进行一个原地转向 , 转向这个过程中 , WiFi探头对它的一个转向进行动态的视频拍照 , 转向的效果虽然时间很短 , 但是还是很漂亮的 , 能看出来火星车的动作是很敏捷的 。
此次发布的还有火星全局环境感知图像和火星车车辙图像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指挥刘继忠:通过这些拍摄 , 让我们对火星的进一步认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也为后续的火星任务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 通过这些声音 , 我们可以对相关的火星的一些环境、大气的密度等参数进行一些更深入的一些分析 。
自主智能火星车已累计行驶236米
截止到昨天上午 , “祝融号”已在火星表面工作42个火星日 , 累计行驶236米 。 相比于玉兔二号月球车 , “祝融号”火星车的行驶速度明显更快一些 , 这是为什么呢?
2014年初 , 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由于受到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 , 月球车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 , 不能继续在月表行驶 。 为此 , 在玉兔二号月球车到达月背之后 , 为了保证行驶安全 , 玉兔二号月球车在巡视探测过程中 , 采取了更为保守的方案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我们实际上越障的能力实际上是200毫米 , 就是20厘米 , 但是在真正的控制玉兔二号使用的时候 , 我们限制的是60毫米 。
除此之外 , 由于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较近 , 可以实现地面工作人员与月球车之间的交互操作 。 所以 , 玉兔二号在每一次行走之前 , 地面人员会根据月球车发回来的前方地形图像 , 对行驶路线进行判断和规划 , 之后再告诉月球车如何行驶 。
但对于远在几亿公里之外的“祝融号”火星车而言 , 先规划再行走的工作模式很难实现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我们现在是类似于100毫米以上的 , 甚至是150毫米以上的(石块) , 我们都觉得该跨就跨 , 不能再采取躲避的策略 。 现在火星上我们采用的就是让车自己根据图像判断有路没路 。
这样一来 , 能力更强、更加自主和智能的“祝融号”火星车行驶速度相对于玉兔二号更快一些 , 每天大约能够行驶18米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指挥刘继忠:火星车上一共6个科学载荷 , 现在全部都开机进行工作 , 目前都工作正常 。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观测|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Monarch|消息称微软Win11 2022重大更新将在明年夏天到来
- Apple|摩根大通分析师:交货时间来看iPhone 13系列已达供需平衡
- 水星|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蛋白|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