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毫秒是什么概念呢?声网产品市场负责人朱超华介绍 , 一般从400毫秒压低至300毫秒比较容易 , 300毫秒突破到200毫秒相对好一点 , 但是到后面每突破一毫秒都非常困难;实时合唱最理想的情况是延时压低至50毫秒 。 这一技术难题仍有待突破 。
文章图片
不同端到端延时对主观听感影响(图片来源:声网)
区别于轮唱和“伪”合唱 , 声网的实时合唱技术是让双方在线上同时听到伴奏后一起合唱 , 彼此都能听到对方的歌声 , 并要求双方的歌声与伴奏需要同时保持在一个节拍上 , 实现伴奏、歌声、歌词完全同步 , 真正还原线下KTV体验 。
除此之外 , 对于各个开发者企业而言 , 音乐版权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
今年6月1日 , 新《著作权法》正式实施, 其第四十五条规定 , 将录音制品用于有线或无线公开传播 , 或者通过传送声音的技术设备向公众公开播送的 , 应当向录音制作者支付报酬 。
值得注意的是 , 新《著作权法》相较老《著作权法》在侵权罚款部分作了修订 , 法定赔偿上限由50万元提高到了500万元 。 这也就意味着 , 音乐版权的规范将更加严格 , 如果在线KTV软件开发平台不能很好解决音乐版权问题 , 可能面临大额罚款 。
为此 , 声网构建Agora内容中心通过与咪咕音乐等音乐版权方达成合作 , 整合了超20万K歌正版曲库 , 覆盖热门流行歌曲 , 不仅有各类华语乐坛巨星的经典曲目 , 也包含了当下热门的抖音神曲 。
企业只需要通过集成声网SDK(软件开发工具包) , 调用相关API(应用程序接口)即可使用 , 不再需要单独找各个音乐版权方进行沟通 , 大幅缩减了沟通周期 , 同时保证曲库动态更新 。
争夺线上K歌
巨头扎堆抢占在线KTV赛道 , 无疑都与这个行业蕴藏的巨大商业潜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白皮书》显示 , 2014年以来在线K歌用户付费意愿维持明显增长;其中 , 2018年中国在线K歌用户付费率达到12.9% , 较2014年涨了2倍多 , 平均单个付费用户价值超过140元 , 较2014年翻了一番多;预计2019年这两项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消费者的意愿反映到企业端 , 就会形成最直接的收入转化 。
从上市企业腾讯音乐的财报中也可以看到 , 2021年二季度 , K歌、直播等业务所在的社交娱乐服务板块 , 收入占整个集团的超六成;尤其是在社交娱乐服务移动MAU同比下降13.3%的情况下 , 该服务月度平均单个付费用户价值同比增长了23% , 达到153.3元 , 直接推动该业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7.4% , 达50.6亿元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线下|Are You OK?小米印度版 MiPay 软件获登记批准
- 国际|第23届高交会线上线下共享科技盛宴
- 最新消息|新冠病例激增 AMD与一加亦宣布撤出CES 2022线下展会
- 最新消息|AMD谷歌微星相继退出展会,CES还在坚持办线下活动
- 线下|受疫情影响,AMD 宣布不会线下参展 CES 2022
- AirDroid|微信的网页版传输助手,真的好用嘛?
- 认识论|宇宙的尽头,真的是哲学吗?
- Oculus|年底购物旺季,打着元宇宙旗号的VR头显还真的火了!
- 福利|【文末福利】元宇宙真的是人间天堂吗?元宇宙时代的5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