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科技企业跨界造车 人才是落地第一因素( 三 )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 从创业的一般逻辑来说 , 小米汽车作为赛道后来者 , 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或者形成更领先的创新优势来弥补时间差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和小米创业时相同 , 小米汽车选择融资与人才综合优势最为明显的北京落地是一个不意外的选择 。
“如果当地没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 或者相关高新初创企业不够集聚 , 没有较好的人才资源的话 , 企业一般很少去落地 。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邹广才
行业观察
小米汽车制造第一步:自造 , 还是代工?
据小米官网显示 , 小米创立伊始以互联网软件产品为主 , 这也是大多互联网企业的共同路径 。 即使2011年开始推出小米手机等硬件产品 , 但多年以来小米都采取代工生产模式 , 保持轻资产运行 。 直到近年才开始投资建设自有工厂 。
从此前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的发展路径来看 , 初期往往都选择代工厂合作 。 结合小米自身发展路径 , 市场上不少猜想小米汽车初期是否会选取代工模式?
如选择代工 , 如前文所述 , 北京当地并不具备汽车制造方面的优势 , 小米汽车或会再选一座城市作为制造基地 , 北京则主要为关键零部件等核心技术研发 。
但从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工商注册信息来看 , 经营范围中已经包含了一系列的制造许可 , 包括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等 。 而在造车新势力中坚持代工模式的蔚来汽车 , 在公司工商注册信息中就没有相关制造许可 。
据悉 , 小米汽车注册地小米集团北京亦庄产业园区正是小米智能工厂一期所在地 。 该工厂投资金额6亿元 , 为可实现全厂生产管理过程、机械加工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全程自动化的所谓“黑灯工厂” 。 小米智能工厂也被雷军视为小米2017年进军制造业以来最自豪的项目 。
值得注意的是 , 此前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曾解释称 , 小米智能工厂并不会用来取代小米手机原本的代工厂 , 而是更多用于探索高端制造等方向 。 如今看来就与小米汽车制造更加相关 。
从上述信息来看 , 在小米汽车制造方面 , 雷军也可能选择和特斯拉等一样利用智能制造工厂实现自动化造车的路径 。
邹广才向南都采访人员表示 , 对于科技企业来说 , 通过智能制造完成整车的集成总装其实不是难事 , 更重要的是前后环节 。 无论是代工模式还是自主制造 , 对于小米等跨界的科技企业来说 , 造出好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科技企业的资本、技术优势有利于其购买设备、软件、工具 , 甚至相关知识产权 , 但汽车‘最后一公里’环节上 , 企业一定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 邹广才向南都采访人员分析 , 在汽车制造的零部件采购、生产制造、质量把控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 , 科技企业无法利用资本与技术优势快进与跳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