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中国AI芯片提前进入肉搏期( 八 )


除了底层的理论突破 , 一位资深行业技术人士向《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芯片的发展已经逼近物理极限 , 未来行业竞争所受到芯片制造工艺的制约已经不大 , 芯片将要往应用方向走 。 未来 , 降低功耗将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AI芯片优化的方向 。
“AI遇到的另一挑战是能耗 。 ”前述产业投资人更是直接点出这一瓶颈 。 他所在的机构和平台公司交流较多 , 比如谷歌和亚马逊 , 这类平台公司建了很多超算中心 , 已经在很早就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算力翻倍 , 除了硬件成本要翻倍 , 电力供应和电费成本更是个瓶颈 ,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理论的突破 , 因此公司都开始在大力支持从芯片技术到算法理论的创新 , 以此应对升级算力中能耗的挑战 。
他表示 , 虽然中国AI公司在应用场景上走在世界的前端 , 但同样需要意识到的是中国在AI前沿基础研究上明显落后于国外 。 创业公司在算力的比拼和角逐中 , 更要对现有AI理论的局限和边界有清醒的认识 。
AI芯片市场将进入一个洗牌的时刻 。 回到文章最初的问题 , AI芯片在中国的这场狂欢还会持续多久?多位投资人和业内人士的判断基本一致 , 已经在进入冷静期 。 如今 , 专业投资人对于有算法但没场景的初创公司已经不会再投了 。 在“老大吃肉、老二喝汤”的半导体行业 , 头部效应明显 。 AI芯片本身有多个产品线和赛道 , 每个产品线里最后会跑出来两三家公司 , 这是将来的格局 。 不过 , 目前资本市场热钱还很多 , 泡沫还需要膨胀一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