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互联网诞生30年:重回“开放·连接”

1
1991年8月6日 , 英国人蒂姆·伯纳斯·李贴出了万维网项目简介的文章 。 世界上第一个网页诞生 , 这一天也标志着因特网上万维网公共服务的首次亮相 。
万维网(WWW)的成立 , 意味着代表“内网”的ARPANET宣告终结 , 代表开放连接精神的WWW成为主流 。 此后 , “开放·连接”被誉为互联网精神的核心 , 传承至今 。
开放是互联网精神的核心 , 也是互联网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然而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各类资本不断涌入 , 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 , WWW越来越朝着违背蒂姆·伯纳斯·李和早期互联网先贤本意的方向发展 , 逐渐形成了一座座山头 ,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某某系” 。 美国有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Facebook五座主要山头 , 成百上千万创业者和社会微小单元依附于这些巨头 , “二选一”或者“多选一”是常态 , 平台的一个小政策 , 会给无数人带来光明或者灭顶之灾 。
中国的情况和美国类似 , 不再细表 。
2
30年后的今天 , 互联网的“开放精神”已经成为奢侈品 , 构建所谓护城河和竞争壁垒反而成为政治正确 。 你封闭我、我封杀你成为了家常便饭 。

白骨|互联网诞生30年:重回“开放·连接”
文章图片

如果不加管控和干预 , 互联网这样发展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我还是举个例子吧 , 这个例子我提过很多次 。 有一家名为三只松鼠的企业 , 尽管做到了百亿营收 , 但在巨头面前丧失了自由和话语权 , 面对两家巨头的压迫 , 被迫阳奉阴违作出虚假陈述(详情参考《睁眼说假话的三只松鼠》) 。
【白骨|互联网诞生30年:重回“开放·连接”】我经常想 , 在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行业 , 如此规模的企业都不敢说真话 , 说明这个行业的“吃人”现象已经发展到病态地步 , 不得不重视起来 。 同样也说明个别企业具有支配行业发展的能力 , 谁敢不从 , 衡山派刘正风一家遭遇就是下场 。
如果不加管理 , 长期如此发展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 就是那句话“好的社会把坏人变成好人 , 坏的社会把好人变成坏人 。 ”在互联网行业 , 为了生存 , 坏人会越来越多 。
3
或许有人说 , 这不对吧 , 互联网这些年成绩很大 , 进入了千行万业 , 改变了几十亿的生活、工作、生产方式 , 诞生于一大批估值几百亿几千亿几万亿的企业 , 怎么能说它的问题而忽视价值呢?
其实 , 恰恰因为互联网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 发挥了如此巨大的价值 , 我们才更应该给它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 , 我们才更应该呼唤开放之光照耀到更多的人 , 真正意义上普惠链条上的参与者和使用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