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市场进入爆发期 智慧城市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 , 智慧城市迎来一场深度的社会变革 。 或许你可以很明显地体会到 , 无论在交通、教育还是医疗等领域 , 查询服务、接受服务都变得越来越方便 , 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不少事情 。

服务|市场进入爆发期 智慧城市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文章图片

数据显示 , 到2023年 , 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 越来越多的企业扎根智慧城市项目 。 业内人士指出 , 作为全球数字城市的主要战场 , 中国智慧城市正在走向世界最前沿 , 一个围绕绿色、智慧发展的城市“大融合”时代 , 正在快速展开 。
市场规模可观
9月14日 , 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 去年北京中心城区高峰时段道路交通指数5.07 , 同比下降7.48% , 处于“轻度拥堵”级别;高峰时段地面公交运行速度18.09公里/小时 , 同比上升6.29% , 交通运行状况整体好于往年 。
另外 , 轨道交通出行比例为14.7% , 同比下降 1.8个百分点;公共汽(电)车出行比例为11.7% , 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步行、自行车出行比例合计达到46.7% , 为近五年最高点 , 其中自行车出行比例为 15.5% , 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步行出行比例为31.2% , 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 。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出行 , 北京交通得以好转 。 这离不开智慧交通的力量 , 而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 。
这几年 , 智慧城市热度攀升 , 由工信部牵头的2020年《数字孪生白皮书》指出 , 到2023年 , 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 另有数据显示 , 全球1000多个数字城市项目中 , 超过50%在中国 。
政策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多处提到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内容 , 对新型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发展进行了谋划部署 , 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的巨大发展机遇 。
今年3月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又发布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 , 明确到2025年 , 将北京建设成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在“四梁八柱深地基”框架基础上 , 夯实新型基础设施 , 推动数据要素有序流动 , 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对政府变革、民生服务、科技创新的带动潜能 , 统筹推进“民、企、政”融合协调发展的智慧城市2.0建设 。
发展到现在 , 其实北京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已经随处可见了 。 比如 , 在地图App、共享单车App以及充电App上 , 用户可以很轻易地查找到附近停留最近的共享单车和数量 , 能够查到附近的充电桩距离和价格 , 在家里使用地图App , 可以查到公交车距离最近的车站有多远 , 还需要等待几分钟 , 让人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出行 。 这都是智慧城市在细琐小事上的体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