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嫦娥二号拍摄的图塔蒂斯小行星表面各种特征地貌 | 论文[4]
我国小天体探测任务已于2021年初开始工程实施 , 任务可能命名为“郑和号” , 将在2024-2025年使用长三乙或长七甲火箭发射 , 计划实施近地小行星2016 HO3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PANSTARRS环绕探测任务 。 [7]
文章图片
郑和号小天体探测器构型及飞行过程示意图 | 论文[7]
郑和号预计在发射约1年后飞抵小行星2016 HO3 , 之后进行约1年的近距探测并实施采样 。
为确保成功 , 郑和号准备了两种采样方式:附着采样(利用4个末端带钻头的机械臂以锚定方式着陆小行星)和短暂接触分离采样 。 采样完成约半年后 , 携带样品的返回舱返回地球 。
轨道器则继续飞行约7年 , 依次飞掠借力地球、火星 , 利用引力弹弓加速 , 最终在2033-2034年飞抵主带彗星311P , 而后实施311P环绕探测 , 为探寻地球水的起源提供线索 。 [7]
文章图片
近地小行星2016 HO3的轨道及相对地球运动状态示意图 | NASA/JPL-Caltech
木星系探测及行星际穿越
除了前面提及的内太阳系 , 我国未来的深空探测计划还将向更遥远的外太阳系进发 。
我国的木星系探测及行星际穿越探测任务计划实现木星系环绕探测与天王星飞越探测 , 预计将于2029-2034年由长征五号火箭发射 。
探测器由木星系环绕器和行星际飞越器组成 , 前者4吨 , 后者1吨 , 总质量5吨。 [10]
文章图片
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飞行轨迹 | 论文[11]
为使行星际飞越器能在2049年前飞越天王星 , 飞行过程中将多次飞掠行星借力加速 , 最佳的最佳的引力弹弓飞行序列为EVEEJU , 即由地球出发后依次飞掠金星、地球、地球、木星 , 最终飞掠天王星) 。 [10]
文章图片
四种序列的行星际飞行任务轨道参数对比 | 论文[10]
木星系环绕探测器此前存在两种方案:一是木星-木卫四轨道器(Jupiter Callisto Orbiter, JCO) , 二是木星系统观察者(Jupiter System Observer, JSO) 。
前者的分系统任务为在木卫四开展着陆探测;后者计划对木卫一开展飞掠探测 , 且在任务后期将飞往日木拉格朗日L1点 。
就最新消息来看 , 似乎木星-木卫四轨道器的方案被选中 。 该探测器有可能被命名为“甘德” , 以纪念《甘石星经》中中国古代天文学对世界的贡献 。 [12]
推荐阅读
- 原神|《原神》「飞彩镌流年」2.4 版本预下载已开启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龙珠|realme GT2 Pro 预热,联名《龙珠》定制新品
- 短片|马蜂窝推全球首份《星际太空旅行指南》,发布年度短片
- 公司|《Control》开发商正在与腾讯合作开发一款PVE射击网游
- 技术|史河科技《船舶除锈机器人》项目获202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 短片|马蜂窝推出《你咋不上天呢?》,每一次探索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 直播|演示视频创作软件《万兴鹿演》新增“虚拟形象录制”
- Create|什么是元宇宙游戏?百度《希壤》成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导论|时隔五年,普林斯顿大学经典书《在线凸优化导论》第二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