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采用引育并举的方式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 , 建设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 构建了包括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湖北省高层次人才、“楚天学者”等领军人才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新工科”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并完善企业教师的引进、认证和评价机制 ,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 学校加强“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校园、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平台、在线课程建设 ,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
创新与赋能:
激活“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之“本源”
学校不断深化以“三实一创”(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核心的“两型两化”(创新型、复合型、工程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探寻“行业特色大学”向“学科特色大学”转变的“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 , 促进校内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 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 形成了“一体系四融合六支撑”的“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思路 。
学校以湖北区域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 , 以建设“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试点为抓手 , 一方面优化校内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 为跨专业、跨学科交叉培养“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推进以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的科学化、规范化运行和管理 , 建立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平台 , 为师生提供一流实验场所及软硬件环境 , 实现人才培养的溢出效应 。
学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工作 , 依托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光学信息与模式识别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产线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视频图像与高清投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 , 面向国家和湖北省的重大需求 ,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北科技创新重大专项、企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科研项目 , 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
学校以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为基础 , 创建了湖北省高校首支机器人足球队 , 连续14次获得世界机器人足球比赛冠军 。 2021年 , 学校与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5G智能巡检机器人亮相2021中国国际数字与软件服务交易会现场 , 获得中国数字与软件服务最具竞争力产品奖 。 近年来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以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蓝桥杯”等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人工智能|武汉工程大学:着力推进“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
推荐阅读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扎实推进公路工程中介服务专项整治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Hotel|向光前行,点亮未来 -- 2022上海国际商业及工程照明展
- 市民|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城市新变化 科技赋能深化文明成效
- 科研机构|人工智能点燃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可持续性|人工智能将重塑健康管理,业内专家认为可持续性是最大挑战
- 技术|史河科技《船舶除锈机器人》项目获202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 策源|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到2025年达到4000亿元
- 敏捷|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发布:集聚超20个国际顶尖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