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鸿蒙应用首次跨入B端,如何让8000座矿山更智慧?( 二 )


即便在一家煤矿内部 , 智能化之路也困难重重 。 以神东煤炭集团为例 , 神东有1370多家主要设备供应商 , 13.4万台各类设备 , 10余类操作系统 , 500多种需要适配对接的通信协议 。 但不同的设备装置有不同的操作系统 , 同一供应商不同时期提供的操作系统及应用 , 也彼此不兼容 。
“这造成设备之间数据共享难 , 信息互通难 , 生产作业智能联动难 , 尤其在采煤与运输、采煤与通风、工控系统协同方面 , 不同厂商的采煤机、支架、刮板输送机的接口及协议互不兼容 。 ”神东煤炭集团董事长李新华介绍 。
在安全管理上 , 国内矿山整体也未形成智能预警体系 。 神东煤炭集团可以识别出2万多条危险源 , 每年排查出1万多条完全问题隐患 , 但是依然靠的是“人盯人、人防人、人管人”的方式 , 无法动态、在线超前预警安全风险 。
此外 , 矿产企业普遍缺乏智能化管理体系 。 神东集团早在2019年便主动搭建生产数据仓库 , 采集井下1万台设备的数据 , 每天产生的数据20多亿条 , 未来的数据量至少是现在的10倍、100倍 。 但是面对海量数据 , 企业却无法将其转换为智能决策 。
经过几个月的调研 , “煤炭军团”明确了矿业的痛点 。 邹志磊认为 , “智慧矿山”的本质是工业互联网 , 参照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规律 , 矿山智能化 , 第一步是要建立统一架构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
这就像是搭建一个矿业领域的“安卓系统” 。 华为希望通过矿鸿操作系统 , 将不同的设备互联 , 通过独特“软总线”技术 , 在煤矿领域实现统一的设备层操作系统 , 以统一的接口和协议标准 , 解决不同厂家设备的协同与互通的问题 。
邹志磊介绍 , 在此基础上实现“智慧矿山” , 要构筑数字世界里面的矿山“数字孪生” 。 对应物理世界的每一个矿山 , 他们要创建一个相应的虚拟世界 , 这里有所有的实时数据 , 然后管理矿山的各类数据、模拟风险 。 “比如说 , 露天矿山爆破 , 一次爆破要用2000多根炸药 , 伴随巨大安全风险 , 做一次试验难度非常大 。 但在虚拟世界 , 他们可以模拟一套流程 。 ”此外 , 管理者还可以在大数据的基础上 , 利用人工智能 , 完成矿业的危险、效率低或者繁重的工作 。
国家能源集团信息化管理部丁涛主任表示 , 矿鸿操作系统可以从源头实现数据和接口的规范化 , 做到“正本清源” , 简化数据平台层的数据治理工作 , 为煤矿智能化的分析、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充分更准确的数据基础 。
改变传统矿山
矿鸿在当下推出 , 一个更实际的作用是改变传统矿工的作业环境 , 让工作变得简单、便捷、可靠 。
在发布会现场 , 贺海涛通过手机远程连接了井下综采面 , 展示了部分机器人实时工作的画面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布尔台煤矿的一个采煤区 , 工人以前操作的支架控制器 , 按键小、窗口小 , 平时设置参数、故障查询极不方便 。 矿鸿系统通过“软总线”技术 , 将硬件和软件互联 , 当支架操作工人走动时 , 手机上的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最近的设备 , 方便工人调控 , 不用像过去在控制器上翻找设备 , “这提供了全新的操作模式 , 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 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 ”贺海涛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