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机构已经注意到生物识别商用市场的安全性问题 , 包括对数据保护方面的治理、对个人隐私获取的监督等方面 , 行业组织也应牵头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应用门槛 。 同时 , 科技企业也要重视用户隐私问题 , 遵循‘最小、够用’原则 , 防止信息滥用 。 自查自纠 , 从源头上杜绝信息的滥用和丢失 。 ”王蓬博说 。
【技术|刷掌支付:噱头还是风口】针对隐私泄露的问题 , 盘和林认为 , 要从整体上建立数据安全的法治框架 , 并严格监管数据的存储和使用 。 同时 , 对于企业要在企业内部设立数据信息安全保护的体制机制 , 要建立数据信息内控制度 , 以体系化方式保护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姚进 实习生 王雅玉)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