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当更多的业务流程能够用机器来完成的时候 , 人力员工的位置就会显得尴尬 。 当一个岗位是否有人工参与皆可行的时候 , 处于成本的考虑 , 多数组织都会选择效率更高的机器 , 而否定人力资源 。 因此 , 很多观点都认为 , AI带来的智能化、自动化将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 , 进而导致失业率上升和劳动力市场两极分化 。
这 ,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工智能会导致大规模失业的原因 。
发出这些声音的人 , 多是那些正在从事可能被替代岗位的从业者 , 以及部分专家与学者 。 媒体 , 则成了这些声音的放大器 。 而一些数据、研究机构 , 还会通过相应的调查数据 , 给予这类观点更好的佐证 。
【生产力|三个层面,告诉你为什么RPA不会造成大规模失业】比如在2017年 , 麦肯锡发布的一则报告认为 , 到2030年机器人将取代全球8亿个工作岗位 。 李开复也认为 , 10年后50%的人类工作将被AI取代 。
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就业前景报告》曾预测 , 到2025年 , 自动化和人与机器之间的新分工将在全球范围内破坏8500万个就业岗位 。 而一些媒体 , 还会分门别类的列举十种以上的将被AI取缔的职业 。
类似的观点在中国也有 。 2018年某数据机构专家便估计 , 截至2037年 , 中国约有40%的就业将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 , 现有职业还有约四分之一被取代 。
与上一组数据不同的是 , 这组数据不只预测了AI将会取代的岗位 , 也预测了AI能够在未来创造38%的就业 。
新技术淘汰旧职业 , 更会创造新岗位
科技的更迭与应用 , 总会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力 , 与之相应的职业也就会消失 , 这是物竞天择的必然 。 但上帝在锁死一扇门的同时 , 也会开一扇窗 。 新技术会彻底让一些原本存在的工作岗位消亡 , 但同时也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 。 用生产力要素来讲就是 , 新技术造就的新生产力 , 需要与之适配的生产关系与生产资料 。
新的业务模式下 , 必然会出现新的工作岗位 。 比如机器人代替了生产车间的大部分人 , 却同时出现了机器人操作员、协调员、维修师、架构师、工程师等职位 , 这些都是新的生产模式下不可或缺的工作岗位 。
文章图片
2017年 , 达沃斯论坛上发布的《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将对中国就业市场产生什么影响》报告指出 , 尽管机器会取代人类负责的很多工作 , 但未来20年内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无人机及自动驾驶汽车等相关技术 , 将使中国就业净增长约12% , 相当于额外增加约9000万个就业岗位 。
推荐阅读
- 软件|员工幸福也是生产力!日企推“AI相亲”福利
- IT|滴滴被“围剿”三个月:Q3经调整EBITA由盈转亏 订单量、交易额均下滑
- 深圳|[深圳3d打印]深刻剖析节省3d打印材料的三个方面
- IT|大干三个月 恒大首款汽车恒驰5终下线:曾被工信部除名
- 生产力|如何把AI管起来?听听大咖怎么说
- 能源|当IDC遇上元宇宙,先解决能源、算力、数字化这三个问题
- the|美国政府将在加州部署两个大型太阳能发电厂 并提议建立第三个
- 革命|王一鸣:未来怎么推进科技创新?我觉得有三个转变
- 视点·观察|逛过这三个网站 才知道中国的数字博物馆有多强
- 生产力|如何把AI管起来? 听听大咖怎么说